元太公布2017年第4季合併營收為新台幣35.05億元,單季稅後淨損0.50億元,單季稅後每股虧損(EPS) 0.04元。2017年合併營收152.03億元,全年合併稅後淨利20.78億元,稅後每股盈餘1.85元。
==================
京東方2003年花約100億,收購韓廠Hydis,取得各項面板專利,從此有能力可以生產IT 面板和 IPS(FFS)電視面板.
BOE當年生產的PC面板,就是打上 BOE-Hydis的商標,開始接HP等國際電腦大廠訂單.
但BOE-Hydis一直虧損,2006年Hydis申請破產.
元大2008年 花100億,從 京東方 手上,買下Hydis,因此惹上勞資糾紛,但因apple的各類產品愛用廣視角IPS螢幕,讓IPS技術變得火紅.各大面板廠為了生產廣視角面板,紛紛向 元太購買技術授權.
元太靠Hydis FFS廣視角技術(類似IPS),授權給LGD,友達...等各大面板廠.每年爽賺權利金25億左右,可能已經超過200億了.
華星光電這幾年從友達搬走不少技術,最後卻只花三億就和解了事...
======================
台積電市值6.8兆,全年稅後淨利3400億, 淨利/市值 = 5%
友達2013~2017年五年累計獲利670億,平均每年稅後約 134億.
友達市值 1300億,如果5年平均賺超過$200億的話,才能讓外資有信心拱上$20吧?
友達10年前會大虧,是因為當時台中剛蓋好G7.5和G8.5新廠, 每年會計準則的折舊費用需認列 900億上下,加上反托斯和解金超過300億,還有太陽能部門海外剛投資,也是一直虧,當然就很難賺到錢.
但折舊費用和稅後淨利,都算是營運現金流入, 每年營運都有產生幾百億的現金流入,這些營運產生的現金,拿去還款和再投資後,友達近10年手上的現金每年一直都維持在800億上下.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現在一年的折舊費用只要300多億,也沒有反托拉斯賠款了,太陽能雖仍在賠,但也已經認列太陽能事業資產減損和折舊攤提幾百億了,現在太陽能一年虧損約只剩10幾億, 現在比較麻煩的是,昆山LTPS新廠每年要虧50億以上(友達得認列一半虧損),后里新擴產,在會計認定上,應該也是會虧損
最近3年,因 后里大擴產 和 昆山設廠, 銀行借款和利息 才會居高不下.現在種新樹,日後才能乘涼.
10年前後,時空背景差很大... 京東方現在新廠那麼多,每年的折舊費用就要認列600~1000億台幣.舉債幾千億台幣,大陸銀行利息費用很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