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2

可以買台新金 (2887)嗎?

回沖是指重新拿回經營權,勝訴的結果如果是賠償,應該是不同的帳目。
上次的虧損應該是認跌資產減損 既使拿回經營權 也不能回沖

如果求償 全額賠付 貢獻EPS 約 1.4~1.6元 要看今年股票股利狀況 看股權膨脹多少才能精算

如果賠50億 就是 貢獻eps 0.5元

股價不算審判結果 第一季 大概走到12.05~13.4 是蠻合理的 推論第一季公司淨值約 13.4元 約在淨值的0.9~1倍
第二季 大概走到 12.4~13.8 推論第二季公司淨值約 13.8元 約在淨值的0.9~1倍

推估配息 0.2元 配股 0.8 元

10元買進者 除權完 9.07元
11元買進者 除權完 10元
12元買進者 除權完 10.9元
13元買進者 除權完 11.85元

相對起來 11元以下買進的 蠻划算的

等利空測試拉回再加碼
該怎麼辦才好啊 wrote:
請問一下,台新金法...(恕刪)


翻了翻之前的新聞


" 台新金財務長林維俊指出,今日改選結果基本上彰銀已經不是台新金的子公司了,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台新已經被逼到無路可走了,台新金不得不提列148億元損失。

林維俊表示,投資彰銀損失由金控端認列,對銀行財務不會有影響,至於金控資本適足率將由目前的130%,調降至120%上下,由於金控最低資本適足率要求為100%,因此,台新金沒有增資的壓力,且此次認列損失不影響台新的核心競爭力,沒有實際損失,若彰銀股價未來上漲了,台新也會有回沖利益。 "


所以台新金指的回沖會不會是不考慮官司結果,

純粹是以真正賣掉彰銀時的價格,

要高於之前的成本才能有回沖?


沒賣出彰銀 既使彰銀漲到100元 了不起影響到淨值 或者在財務上列為 未實現利益

之前算過 當初設定彰銀損失的股價 跟現在彰銀股價差不多 所以不會有什麼大利益的遐想

先把彰銀丟一邊 先看投資價值 彰銀只是附加價值 如果贏了多漲一點 輸了就是原樣

要噴出很難 除非宣判日 不然就是慢慢驚驚漲 沿5日 10日慢慢上攻 上面還有兩關大壓 12 13

慢慢買 拉回買 不要追高 為宜

7月前的目標價13.2~13.5元 (覺得大盤隨時會崩 世界股市隨時會大跌 只能時間驗證)

如果後面景氣恢復 說真的有股利 又賺錢的8 9元 金融股都不錯 永豐 台中銀 台企銀 國泰金

9000點買 台中銀跟台企銀的親戚最近算入股利 都已經解套了 不過合庫還虧7%
貼一下中時的新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310000046-260202

2016年03月10日 04:10 記者張志榮/台北報導

至於投資評等獲得麥格理資本證券台灣金融產業分析師許世德調升至「表現優於大盤」,合理股價預估值則略微調降至13.2元的台新金,則是基本面利空出盡的代表。台新金過去1年股價下跌13%,表現劣於大盤達6%,投資價值已屆過去10年區間相對低點,意味著TRF利空已反應在股價中。

許世德指出,台新金去年第四季淨利僅16.25億元,較第三季31.5億元下滑,儘管包括全年淨利132億元在內的數據並不漂亮,但應是底部所在。預估每股獲利將由

2015年1.39元攀升至
2016年的1.55元、
2017年1.61元、
2018年1.79元。

真的假的?
2016年的1.55元、
2017年1.61元、
2018年1.79元

是法人要上車了嗎?
林全任閣揆, 對台新金的官司應該會有所幫助.

畢竟當初就是林全任財政部長時將彰銀的經營權轉(售)給台新金.

小弟這種想法正確嗎?
這麼做不是太明顯了嗎?
大家都在看的應該就不會發生吧?


lkk16838 wrote:
這麼做不是太明顯了嗎...(恕刪)


至少也要幫台新解套吧不關怎麼說現階段要上不上要下不下對一個正常公司發展都不是很好的狀態。
還是回歸到公司治理
透過三年一次董監改選
只要公部門不要出奧步
掌握董監席次就成

林全 已經當官了 而且是大官


長榮大房已經示範表演了
不是嗎?

時空背景全不一樣了,可以期待,但不要當成理所當然!

天冷來杯清酒 wrote:
林全任閣揆, 對台新金的官司應該會有所幫助.
  • 36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