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5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nasa2017 wrote:
看到你資料2015-...(恕刪)
已經是陸續一直補進 到快五百張。。。 成本已經是攤到十八 左右 所以 很無言。。 原以為 這次有收盤在14.25以上 要再追加 看來不要十三以下 就很阿彌陀。。。。
美股又拉肚子了
星期五..各位保重..
leader44 wrote:
那就 認賠全部出清...(恕刪)
中美要貿易大戰了 ,
也許友達會意外受惠,
先觀察看看……
mtalps2001 wrote:
折舊費用佔銷售額的比例,那裡可以查到?
從台廠和韓廠的季報中,季營收和 季折舊費用的占比,可以推估出 舊廠的折舊比. 通常財報顯示在8%~12%間,

從新廠的投資額,分7年去攤提,可算出每年的折舊費用.
再用有效產能面積 和 ASP 可以算出每年的銷售額.
另外從BOE的財報 季營收和季折舊費用,也能輔助推算.

例如,新廠 花1000億,每年約需 折舊110~140億,
ASP$220 x 30匯率 x 5.5平方米 x 12萬片 x 75%有效產能 x 12月 = 392億年銷售額.
這就是彭董所說的,大陸每花$10蓋新廠,每年只能創造$0.3~$0.4的營收.那不是有效的投資.

所以,新廠 每年折舊/銷售額= 140/392 = 35%,

當報價不好時,ASP低,占比高達35% ,如此高的折舊占比,絕對會虧損.

當報價好時,ASP 和銷售額高,占比可能就在25%.

大陸業者因為有政府對設備做部分補貼(不是全額補貼),財報顯示折舊占比約在18%~ 25%間.

台廠因8成產能都已經完成折舊,只有少數新廠仍在折舊期,整體折舊占比約是9%~13%間,

大陸業者就算有政府豁免部分設備款,折舊占比仍是高於台廠約8%以上, 這就是台廠折舊的優勢,就算台廠部分銷售需多5%關稅負擔,台廠獲利能力還是比大陸強.

日廠和韓廠的折舊占比也是很低,但他們平均工資是台灣的1.5~2倍,人事費用比台灣和大陸高出太多,在微利化的LCD面板產業中,高昂的人事費用吃掉了大部分的利潤,已失去競爭力.

日本JDI 和 sharp技術再好,但成本太高,仍是連連虧錢,遲早會淘汰出局. 韓國LCD也是經營的很辛苦,正逐步關掉韓國部分舊廠,退出LCD產業, 把LCD新廠移轉到中國,節省人事成本,讓韓國在地工廠,積極往 OLED 轉型.

現在apple 積極投入uLED研發,讓 中台日韓 面板業者有了危機感,全力加速uLED的進展.
=======
一座7.5代廠,佔全球電視面板產能約3%多,一年產值約300多億。以目前的市況,可能利潤不到20億,甚至可能虧損。
與其放任其虧損,
韓國或許可考慮,再關一座7.5代廠,今年全球供需就可能由寬鬆轉而吃緊,由虧轉盈。犧牲小我,完全大我。說不定又能大賺。
nasa2017 wrote:
可以參考 佳世達董事...(恕刪)
應該是1.6. ... 所以 呢? ???????

leader44 wrote:
應該是1.6. ....(恕刪)

我不是基於對股利的猜測,而是基於看壞台股後市,感覺山雨欲來風滿樓特別強烈,所以連續三天清空全部持股,其中包括友達320張,群創200張,前者有獲利68757,後者則虧損10047,短期內會退出觀望.
繼續緩跌盤整
leader44 wrote:
應該是1.6. ....(恕刪)
鑽啊 我腳嘛 沒法走。。 就看這一牌 董事門 如何出牌啊!
fostery wrote:
我不是基於對股利的猜...(恕刪)

leader44 wrote:
應該是1.6. ....(恕刪)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操作股票,應該有自己的邏輯及紀律.
不然很容易變套牢大戶....
請加油!
pqaf wrote:
從台廠和韓廠的季報中...(恕刪)



謝謝樓主的說明,讓小弟更清晰面板產業。
  • 380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