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 Lin1106 wrote:
從2015年就開始...(恕刪)
我不懂面板產業 僅就一般外部投資判斷
遮掉公司名稱 一家公司淨值21元 EPS差不多3.5元 股價不到14元
一般投資者都會覺得這有點不正常吧?
那麼這"不正常"的原因是甚麼?
因為供給量持續放大 價格持續走低 將造成未來營運虧損
如果加上這個原因看起來"不正常"就變得比較合理了
不過這比較合理的不正常卻有幾個值得被探究的
其一 這是一種預期 也就是股價已經事先反映了預期 所以當預期真的發生時 股價下跌的壓力也相對變輕
其二 商品價跌的預期已經在去年下半年發生 然而 友達卻依然維持營利 那麼這最終要造成虧損的臨界點究竟何時會來臨 以及會持續多久 虧損多嚴重
我僅能從公司的發言來判斷
我觀察公司的發言基本上脈絡一致 也不避諱競爭的壓力 但同時對自己的競爭力充滿信心
那麼再從財報實績來看
我發現去年第三季財報公布後 外資大舉買入同時借券開始有鬆動
而第四季財報後外資轉賣 借券又增多 但是一直未滿
第四季財報公布前有媒體預估毛利與EPS 雖然都認為會賺錢
但是那個如果是那些數字 我個人就不看好友達
因為意味著友達並沒有比較好的競爭力
而後財報出來 比媒體最早的預估高 但是僅達我個人預判的低標
後來有看到彭總有談到第四季成本只降了1% 未達目標的2%
這點讓我對友達又保持了信心
簡單講 在許多投資高人的預期中 友達在15元以下橫盤的一年多
是不是快要有個決定性的方向了呢?
如果公司真的對自己是有信心的 那麼股利的分派方式應該可以看得出來
除了具體可以拿到多少錢之外 這也是我個人目前最為長期投資的觀察重點之一
不成熟的觀點提供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