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1、1/4二次分別在[全聯]不同的門市購買同一個促銷品~[大比目魚厚切],二次條碼刷出來的價格都跟它的促銷價不一樣,自以為便宜,條碼刷了,購物名細沒細看就走了。我一直以為買的是169元,但事後調出電子明細看,其實是199元。因為小孩喜歡吃,1/12我再去原來購物的一家店買大比目魚,為了慎重起見,買之前我請一名男店員幫我查價,確認是169元;但後來購物結帳時,我見另一名女櫃台人員沒人排隊,我過去結帳時,女店員刷出179元,我當場指著門口的大促銷圖片說價格不對,店員也說刷錯條碼了,又掏出一個條碼刷出169元,當場跟我致歉,然後我又跟她反應我1/4在她們店裡也買了同樣的比目魚,也是刷到199元,後來店員幫我刷退1/4的199元,再幫我補刷169元。接著我跟她反應我1/1到另一家全聯,也是刷成199元。她說別家分店,她們無權刷退,要我自己找時間去該店刷。
一個一月份的促銷品—大比目魚,單獨置個冰櫃放在大門口(兩家店擺的方式都一樣),刷出來的價格都跟促銷價不一樣。到這兩家店買的應該也不是只有我一個,應該很多人都自認為買到很便宜的169元,但其實刷到的應該都不是這個錢,有細看明目有去討的,才能用正確的價錢買到。然後,全聯常常在做促銷,一次促銷就一次新的條碼,而且還有分不同的檔期,那個條碼其實很亂,這樣做是會惹民怨的,會影響商譽。
如果有導入電子價籤,線上線下一個價錢,然後同步更新,既省人力又有效率,還可以減少人為糾紛,所以我相信大型賣場導入電子價籤是個趨勢,這不是流行,而是解決問題的必要性。
寫了這麼多,想想,就把上面電子價籤的部份刪掉,改寫成純綷的客訴文,投到全聯的客服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