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PMFMA wrote:B大,,說的好,態度決定一切
人的態度,會決定一切...(恕刪)
Ethen543 wrote:
投資沒有穩贏的,只...(恕刪)
他沒有買宏碁,他買了友達,這幾天我在友達版寫了一些在公司資訊找到的資料,分享給他們,也許事實刺痛到他了,好或不好都都是公開資訊所記錄的內容,大概就像平常我將宏碁資訊整理成資料給大家參考的意思一樣~~~
#############################################################
華為在網通,手機界很有名,聯想在大陸的nb/pc界是第一名,大陸人其實向心力很強的,和韓國人一樣,韓國人當初三星note 7一直爆,他們還是相信三星,還是會買note 8,所以華為這種強勁的對手加入nb/pc業,首手第一個被影響的應該是聯想,初期華為不會有啥影響力的,因為他總量太小,據點太少,如果三、五年華為在大陸市場可以打開知名度及市佔率,那第一個死的就是聯想,因為這兩家都是大陸企業,2016年聯想大陸筆電市佔約46%,Dell第二名,市佔13.8,第三名是華碩市佔13%,第四名是hp市佔9%,第五名是蘋果市佔8.5%,其它市佔9.6%,宏碁在2016沒有排在裡面,記得之前我和大家說過,宏碁選擇會賺錢的市場,大陸市場從2015的2xx億降到2016年的10x億。
即然大陸人向心力很強,那一定會買國貨的族群有46%,現在都被聯想吃了,未來三、五年後若華為成功會吃掉聯想大陸的市佔,那聯想為什麼nb/pc是全球市佔第一?很簡單,因為"量",聯想大陸市場量很大,所以整體可以把nb/pc的成本壓很低,所以只要是市佔8~10%的華碩或宏碁是無法匹敵的,現在若真的華為在三、五年起來了,大陸市場吃掉一半後,那聯想量就變小了全球市佔也變小了,這對於華碩、宏碁反而是件好事,因為聯想整體的量變小了,價格沒有辨法像現在這麼殺了,那華為想吃歐美市場,我只能說,很難,如果是業內的,大家都知道,很多歐美國家都不買華為的伺服器或是路由器,原因就是他們說華為會放病毒讓資料回傳到大陸(新聞說的),
http://www.beephone.com.tw/shownews.php?id=16760 ,所以華為要打開歐美市場沒有這麼簡單,華為的加入,短間時不會有啥影響的。
其實"量"很重要這個點,我也和大家舉過例了,為啥宏碁chomebook無人能敵?很簡單嘛,因為高市佔,全球市佔高達28%,短時間對手要超車,很拼~~
###############################################
糕通的晶片跨入pc領域,對未來pc產業競爭是否會帶來洗牌?
ans:這對不需要多高深的話就能看懂了,目前供應水果的只有因代耳一家,現在多了一家糕通,對於碩華果汁店,碁宏果汁店,想聯果汁店…等會有啥影響?反正嘛,因代耳或糕通哪一家的水果品質高又便宜,碩華果汁店,碁宏果汁店,想聯果汁店就用誰的水果來打果汁嘛,有啥影響,真要有影響,說不定消費者能用便宜的價格喝到一杯新鮮的果汁,或者是果汁店的獲利能更好了。當初谷哥的作業系統出來時,會對微軟有影響,結果宏碁chromebook也是爽爽賣,有啥影響。
w 大您提的問題範圍有點大 我就我所知道的跟大家分享
我的結論是短期影響不大 長期而言 具體要看 微軟/Intel/高通 這三家的策略怎麼走
為什麼呢 ?
目前高通芯片主要是 835 高階支持+微軟針對 ARM 平台免收 Windows License fee (~ USD $1x)
終端價格定義在 NTD 15000 - 20000 間的筆電市場,目前即將會發表的品牌有 Lenovo / ASUS
我的看法短期影響不大是因為
(1) 為何消費者要去買個 Always connected NB ?
這種 Always connected, 代表的是要花錢買 SIM 卡,買傳輸量,全世界沒有幾個國家像台灣上網吃到飽
以 Windows 現行架構 一上網就會花許多流量 而且使用者無法控制流量開關 (Android / IOS 可以做到)
這點會讓消費者困擾與產生爭議。
且目前大家在外面 NB 使用 "Hotspot 熱點" 已經習慣,connected NB 早已存在。
(2) ARM 平台相比 X86 主要的優勢是省電,這在 Mobile 裝置上非常明顯 (電池小,使用時間重要) 但個人認為在 NB 上優勢不大
以目前 Intel 商用 NB 一天約可使用 10 hours,滿足一天的使用需求,回家再充電即可
(3) Intel inside 的品牌深值人心,Intel 的市場業務/通路 深入各各國家,這是幾十年來建立的規模
高通在移動業務是霸主,但是在 PC/NB 業務 很多人不認得 "高通 Snapdragon" 這牌子
去賣場買 PC/NB,大部份人先看價格,再看是那個品牌廠出的,如果價格一樣 一個是 Intel,另個是 Snapdragon,我想大家會選 INTEL 的,因此高通的挑戰不小。
(4) 對品牌廠而言,假設高通成功,那 Lenovo/HP/Dell/Acer/Asus 就用高通平台就行了
我想品牌廠是樂見有第二供應商,畢竟也被 Intel 主導這麼久了 有競爭才有談判的地方
這種市場趨勢的問題與看法沒有標準答案
以上是小弟的拙見 歡迎指教
willk wrote:
我提出的問題,還是沒...高通的晶片跨入pc領域,對未來pc產業競爭是否會帶來洗牌?(恕刪)
聯想的創辦人是柳傳志,目前是楊元慶操盤
底下分做 PCDG/Mobility 兩大主要產品線
PCDG 由蘭奇負責,Mobility 由先前的併進來的 Moto 人負責
聯想的組織問題這 1-2 年來一直不是很穩定
這次找劉軍回來,主要是 PC 這塊業務被 HP 超越,必須要重整下
加上楊元慶近年帶領聯想的成績普通,也讓柳傳志急了 才有這次的調整
個人看法是一間公司要調整體質 不是半年的事 通常都要花 1-2 年
蘭奇先前在 Acer 的衝量策略,Acer 也花了不少的時間調整
那麼此次聯想要調整 也是要花不少的時間的
我也認同 A 大的方向,這是 Acer 的機會,後續還是要持續觀察營收財報及產品
才可以知道轉型是否成功
Acer_kewei wrote:
他沒有買宏碁,他買了...(恕刪)
chihwie0918 wrote:
w 大您提的問題範圍...(恕刪)
c大比較專業

chihwie0918 wrote:
1) 為何消費者要去買個 Always connected NB ?
這種 Always connected, 代表的是要花錢買 SIM 卡,買傳輸量,全世界沒有幾個國家像台灣上網吃到飽
以 Windows 現行架構 一上網就會花許多流量 而且使用者無法控制流量開關 (Android / IOS 可以做到)
這點會讓消費者困擾與產生爭議。
你這個問題,其實現在微軟在力推esim卡技術,把sim卡內建在晶片組,消費者不用花錢去買sim卡
而且可以任意更換電信商服務系統..所以短期要推的難度在於電信商是否配合
蘋果推esim也有一陣子了
chihwie0918 wrote:
(2) ARM 平台相比 X86 主要的優勢是省電,這在 Mobile 裝置上非常明顯 (電池小,使用時間重要) 但個人認為在 NB 上優勢不大
以目前 Intel 商用 NB 一天約可使用 10 hours,滿足一天的使用需求,回家再充電即可
arm的確是比較省電,我認為長期會侵蝕現有的intel平台,主要在pc廠的獲利主要來自於商用電腦
商務人士希望的就是要省電,但初期會先從平價/低效能/輕薄/消費用pc去搶市場,商用電腦是最後階段
高通835比傳統intel晶片組省電50%,網路傳輸速度1 gagabite ,lte pc有機會搶佔市場
chihwie0918 wrote:
(3) Intel inside 的品牌深值人心,Intel 的市場業務/通路 深入各各國家,這是幾十年來建立的規模
高通在移動業務是霸主,但是在 PC/NB 業務 很多人不認得 "高通 Snapdragon" 這牌子
去賣場買 PC/NB,大部份人先看價格,再看是那個品牌廠出的,如果價格一樣 一個是 Intel,另個是 Snapdragon,我想大家會選 INTEL 的,因此高通的挑戰不小。
這個我看法不同,畢竟高通知名度已經不輸intel,我認為高通會利用手機業務來包裹pc晶片組銷售
asus跟聯想這種手機跟pc都有的業者能夠享有經濟規模採購量,尤其是聯想,晶片成本會降低..
所以你可以看到,華碩跟聯想先跳出來支持了,這對於單純只做pc業者不利
chihwie0918 wrote:
(4) 對品牌廠而言,假設高通成功,那 Lenovo/HP/Dell/Acer/Asus 就用高通平台就行了
我想品牌廠是樂見有第二供應商,畢竟也被 Intel 主導這麼久了 有競爭才有談判的地方
這種市場趨勢的問題與看法沒有標準答案
沒錯! 所以我才會說pc市場在穩定多年之後將迎來重大洗牌, 從晶片業者到下游組裝廠
傳統秩序破壞後,會出現新贏家,但過程會很崎嶇..畢竟以往的行規被打破了
chihwie0918 wrote:
PCDG 由蘭奇負責,Mobility 由先前的併進來的 Moto 人負責
聯想的組織問題這 1-2 年來一直不是很穩定
這次找劉軍回來,主要是 PC 這塊業務被 HP 超越,必須要重整下
加上楊元慶近年帶領聯想的成績普通,也讓柳傳志急了 才有這次的調整
個人看法是一間公司要調整體質 不是半年的事 通常都要花 1-2 年
蘭奇先前在 Acer 的衝量策略,Acer 也花了不少的時間調整
那麼此次聯想要調整 也是要花不少的時間的
您說的有偏差 ,我有在投資港股,聯想集團的財報我長期在追蹤,我的看法是聯想已經調整的差不多
聯想這幾年是被手機拖累,pc這塊市佔率是節節上升,pc市佔率已經創下歷史新高21.4%
蘭奇在這段時間穩住聯想最強的pc業務,有他厲害的地方
但蘭奇已經63歲..在中國一堆狼性領導人中,是不可能更上層樓
以下摘自聯想年報
"本集團通過 切實執行戰略以爭取市場整合所帶來的機遇,並專注在快速增長的產品領域展現創新能力,使 其表現繼續優於個人電腦市場,於整個回顧財年內市場份額錄得歷史新高並位列第一。此外, 本集團的遊戲和可拆分電腦銷量錄得雙位數的強勁增長,分別錄得同比增長 34%和 69%。
截至二零一七年三月三十一日止財年,本集團的全球個人電腦銷量同比下跌 1%至 5,570 萬部, 市場則同比下跌 3%。聯想的市場份額持續增長並錄得歷史新高,根據行業初步估計,在本財 年,其全球個人電腦的市場份額同比上升 0.4 個百分點至 21.4%。
本集團於回顧財年的商用個人電腦銷量同比上升4%,市場則同比上升1%。在本財年,聯想商用 個人電腦的全球市場份額同比上升0.5個百分點至22.9%。本集團於財年內的消費個人電腦銷量 同比下跌6%,較市場表現略好。根據行業初步估計,聯想的消費個人電腦在本財年的市場份額 同比上升0.1個百分點至19.6%。
於本財年,集團的個人及平板電腦合計銷量維持平穩,錄得6,660萬部,市場則同比下跌8%。 本集團繼續鞏固其於個人及平板電腦合計市場中位列全球第一的位置。根據行業初步估計,在 本財年,個人及平板電腦的市場份額同比上升1.1個百分點至15.4%。
截至二零一七年三月三十一日止財年,本集團的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的收入同比下跌2%至 301億美元,佔本集團整體收入約70%。儘管面對市場挑戰,本集團於本財年進一步提高個人電 腦和智能設備集團業務利潤。業務集團的除稅前溢利同比上升2%至14.94億美元。除稅前溢利率 同比上升0.3個百份點至5.0%,主要由效率提高所帶動。"
香吉士廚師 wrote:
B大,,說的好,態...(恕刪)
從供應商/通路/ 競爭對手/產品/定價模式都會大不同,所以施崇棠才會叫屬下要洗腦
Computex 2017: Always Connected PC sounds great, but we'll have to wait
Qualcomm and Microsoft made a compelling case for a new class of laptops with 1Gbps wireless, longer battery life and full Windows 10. Asus, HP, and Lenovo will be first to offer Always Connected PCs, but they aren't ready yet.
http://www.zdnet.com/article/computex-2017-always-connected-pc-sounds-great-but-well-have-to-wait/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