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31 CIP 與中興工程顧問公司簽署彰芳及西島離岸風場新台幣三千萬陸上變電站工程設計合約
2018-11-12CIP 離岸風電本土產業鏈盛大成軍買好買滿 本土化進度最快
六、百分之百陸上變電站採購:陸上變電站從統包到零組件,CIP 正式承諾貫徹百分之百本土採購,華城、中興電工、中鼎、泰興四家廠商均已正式通過統包商資格篩選,即將角逐新台幣 16 億統包合約。
2019/07/31東元電機布局離岸風電 與CIP簽訂陸上變電站統包合約
==============================================================
東元跟CIP 簽訂陸上變電站統包合約
華城 被攔胡? 跟CIP方面還有商機?
sea_learn worte:
毛利率真的很低?沒有...(恕刪)
就我的理解,華城的工程大都是公家單位的,好像有爭議時,華城會先認虧損,日後再用理賠收入回沖
至於毛利率,我個人是把損益表的銷貨收入與工程收入拆開計算,逐季追蹤至今。毛利率大致在15%--20%間波動,若賣中小型的變電產品毛利就低一些,若有出中大型的就往上走,而去年2018Q4跟2019Q1有出貨櫃型的升壓站,毛利率一度達到21%。
工程部門就不用講了,看不懂。Q2工程營收拉高到4.4億元,不知跟彰化那個離岸風電陸域變電站有沒有關係,若有,那工程的虧損就平常心看待即可,因為工程依完工比例認營收,初期有一些虧損很正常,到後期機電安置後,利潤就應該會跑出來了。若我的看法是對的,那麼華城以後的季度獲利波動會很大,有時因為入帳的關係,EPS衝高到1元以上也很正常。
第二季沒賺錢,我歸納兩個重點,第一是工程部門虧了近3千萬元,另一個重點是華城重電(原來的日立華城),他的銷管研發等費用支出真的重,只能說以前日本人在管理的時候,花錢真的太凱了。我猜現在華城100%主導,經過一兩季的調整,費用應該會降下來才是。也不是沒有好消息啦,華城重電Q1虧損7340萬元,Q2只虧3390萬,我猜公司已經在改革華城重電的費用結構。
華城重電因為是做超大型的變壓器,在出貨前費用、材料存貨都會飆高,但出貨的那一季換營收與獲利會飆高,這從過去日立華城時代就有跡可循。
以上,供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