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宏碁vs.大盤2017/4/1-2019/3/31


pigstand wrote:
時間拉長對於大盤比...(恕刪)


P大:
Acer大打算是持有宏碁兩年,在相同的基礎下你可以計算兩年的時間報酬。

這樣應該比較公平吧!!


先說明,我持有宏碁股票,我也支持指數型投資,但我認為p大這種比較法是沒有意義的。

p大的假設前題討論是「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兩種投資法的績效差異。

大盤指數,就是所有個股表現加總的結果,所以大盤漲10%,表示這些個股「平均起來」漲10%,而這當中一定有些個股超過10%,另有些少於10%。以機率法則來說,任選一支股票,他有50%的機會將超越大盤指數,另有50%的機會是落後於大盤指數,這種機率,跟擲銅板是相同的。

所以若拿大盤和單一個股來比較,去論斷被動型投資還是主動型投資孰優孰劣,是沒什麼意義的。

就像有人問我指數型投資好不好,我回說,你先等一下,我去丟個銅板,如果人頭向上就是好的,字向上就是不好的,那我丟完銅板再跟你說。

這樣的回答有意義嗎?

那時間因素也不是兩者比較的關鍵,因為無論是一個月、一年、或十年,在任何時間點上做比較,就是有一半的機率將勝過大盤績效,又有一半的機率劣於大盤,怎麼比,都是50%。

因為大盤就是靠這些股票組成的啊!

就像丟銅板,你丟1公尺高,丟10公尺高,或是從101大樓丟下去,人頭和字的機率一樣都是一半,差別在於看到結果的時間要多久而已。

當然,你會說,我有研究過宏碁,我認為他基本面不佳,不會勝過大盤,所以拿兩者來比較。

但會做這種事的人,從頭到尾就都不能叫「被動投資」,因為你去研究了這支個股,還叫什麼「被動投資」。

又有人說,有些個股買了之後下市,主動投資不好。但有個股跌100%,就表示另有個股會漲100%,怎麼樣大盤指數都是這些個股總合表現的結果。

若拿大盤績效跟基金經理人來比,就有意義了,因為這是投資法的差異性比較,論斷ETF被動投資,和基金主動投資的差異,這種比較,就能說明那種投資較好。

指數型投資是很好的,我也推崇。但怎麼樣,他也只是去追求符合「平均」的績效。就像班上學生的成績表現,如果有一種方式,不用唸書,不用上學,不用準備,就可以「近乎保證」的方式,讓你取得班上的平均成績,這對於學習成績很差,或者沒時間唸書的學生來說,是有很大的誘因。

但你不能要求資優生也要去考個平均成績,他就這麼強,他有辦法另外發展,你又何必強求他當一般人呢?

不過,在投資市場中,最大問題就是一堆資質不好的學生,自以為是天才,在那跟人拚搏,這些人,真的要勸他們去取平均成績就好了。

先了解自己程度在那,選擇自己要的方式就好了。

上面說的這些,其實我很早就想回了,但到了現在宏碁漲上來後才回,不是上來幫忙踢一腳。而是說明,這種比較法做出的結果,是沒有意義的,所以買宏碁有賺到錢的大大們,也不用再多說什麼了。因為股價和大盤本來就都會上上下下,兩邊比來比去,只是流於口水戰而已。

拿一支個股出來單挑,要說明主動被動投資的差異,這種研究法,在研究方式上就有問題了,做出來的研究成果,是沒有參考價值的。

指數型投資是很好的,但不要因為這種比較而受誤導。

上述說明有得罪之處,敬請見諒。
Angrybirds wrote:
先說明,我持有宏碁...(恕刪)




我也覺得沒什麼好比較的,就算比出來也不客觀。

就好像拿一個群組和一個人作比較也沒什麼公平性,例如拿一群學生(良莠不齊)和一個很差的學生作比較,或和一個資優生作比較?沒什麼意義吧?

群組和群組作比較,個人和個人作比較,才比較合理咩~~

PS:個股的波動比較大,尤其是電子股。(只拿一檔電子股和ETF作比較?)

(我沒有宏碁也沒有0050,我可沒有支持任何一方,只是愛講話而已)
Angrybirds wrote:
指數型投資是很好的,我也推崇。但怎麼樣,他也只是去追求符合「平均」的績效。就像班上學生的成績表現,如果有一種方式,不用唸書,不用上學,不用準備,就可以「近乎保證」的方式,讓你取得班上的平均成績,這對於學習成績很差,或者沒時間唸書的學生來說,是有很大的誘因。
但你不能要求資優生也要去考個平均成績,他就這麼強,他有辦法另外發展,你又何必強求他當一般人呢?
不過,在投資市場中,最大問題就是一堆資質不好的學生,自以為是天才,在那跟人拚搏,這些人,真的要勸他們去取平均成績就好了。
先了解自己程度在那,選擇自己要的方式就好了。


說的很好,也相當精準了.

很多人喜歡以巴菲特建議大家投資指數即可,

也就是巴菲特提醒多數人,
資質不好,又喜歡短線操作,人云亦云,不如投資指數.

現在的巴菲特,
其實真正的投資績效,
已經遠不如以前,

不是現在他弱了,
而是資金過大,
本身就是龐大經濟體如此而已.
既然是龐大體系,
追求的成長率就是相比於市場.

事實上,
很久以前的巴菲特,
是沒在跟市場比的,
報酬率動則30-40%以上,
因為很久以前巴菲特資金相對少可以進行利基型公司的投資,
占資金比重也非常大.

現在根本沒有高成長公司可以容許巴菲特龐大資金,
這些高成長公司即使漲了3倍,
對於巴菲特的整體績效也是微不足道,
這些高成長公司,
大多太小了.

但是對於有思考的投資人來說,
尤其是小資金的,
動不動就只要求市場平均報酬,
可惜.
NanoGG wrote:



P大:
...(恕刪)

只比較兩年會不會太小看Acer大大?若一位價值投資專家只能forecast兩年的話,那就坐實了我的看法。更改與否這還是得取決於Acer大大的意見,請你問問他是否願意只比兩年,我再來更改標題,謝謝。

Angrybirds wrote:
先說明,我持有宏碁...(恕刪)


這篇是這幾年01我看過關於指數投資最精闢的論述,文筆真好
yoyomum wrote:



這篇是這幾年...(恕刪)

沒辦法判斷每個人是否適合被動投資或主動投資,但很明顯的是可以用來判斷這個投資人是否有自知之明。人貴自知,尤其在投資方面奮鬥那麼久的人應該更能夠體會到這一點才是。
記錄個5年很好啊!巴菲特不是説當你買進一檔股票時,就要考慮你是否能持有10年的打算,也就是說價值投資短期是不容易看出來的,把時間拉長,或許你將看到宏碁的漲幅是大盤的數倍,不要不相信價值投資的威力,時間會證明一切。
pigstand wrote:
時間拉長對於大盤比較...(恕刪)

其實我無法理解拿大盤跟某支股票來比的意義何在? 結果不是僅僅取決於區間你設多長時間嗎?
如果是取幾天 兩三個月的時間 一堆股票勝過大盤 相對的 你取區間爲20年以上 大盤勝算本來就高了不是? 只要台灣有股市存在 就會有大盤 但是有幾間公司能一路撐20年 30年甚至50年都還很強勢? 產業結構變更本來就快 拿這兩者相比 只是單純私人恩怨 還是真的想看到什麼有意義的東西?
會選這隻股票的原因,我認為是要證明如果我們認真去瞭解一家公司經營的狀況,(產品,財務,規模,經營者理念、、、等)你就可以提高投資的勝率,因為宏碁的改造,經過高人的分析及説明深得大部分股友的認同,但也有不少人持保留態度,既然有這麼多的不同意見,不如用時間來證明一切,如果隨便選一隻股票來跟大盤比,那根本就是無意義的事情,此次就是要證明我們若是願意比一般人更努力學習投資,未來你成功的機會就會比别人高。
  • 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