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長久理工掛帥功利為輔,雖然造就以前的經濟,但廉價勞工代工式工商業,在21世紀挑戰漸漸褪色。
也許需要另一種角度來看世界自身,如何激起年輕人的鬥志,有對未來的期許,未來的挑戰遠超過以前,
要有改變的心態,失敗的準備,不斷戰鬥勇氣。
個人有觀察到兩個有趣年輕族群:
1. 等爸死:
家境優厚,家有數棟不動產,家長常常提及財富,生活優厚。當然不用功不努力,努力也不會賺多過零用錢,雖然家長常常要求功課要求努力,沒什麼努力動機。當然混日子等爸死(生活目標?)。
2. 混等死:
家境不優,功課普普,老實保守,收入一輩子也買不起房子。如果太聽話又沒受到刺激的話,年輕時還可以小確幸下,老了就混等死。真正是要改變,自私努力為自己。
自己從學生時期 (1998年) 就開使買股票 工作收入一部份還學貸 一部份定期買股 幾年後股票賺的用於買房的頭款 有幾年光景 每星期工作 60-80小時
最後悔的是初 高中時就有教過複利的概念 可是高中 大學打工時卻不知重要性 到學生後期才覺醒 白白浪費了四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