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台北房價一坪只值20萬,以經濟學角度衡量

其實 經濟學這個學問 一點都不科學,前人的理論 常常是會被時代所淘汰的。
多學習是好事 重點是"思考"與"行動"。
估且不論共產國家。
現在全世界管錢 /掌權的上位者 ,幾乎都是遵從凱因思學派的方式在"救經濟"。通貨膨脹只會一直下去,已經變成一種必要之惡了,請問 該怎麼做才能對自己最有利?

最後,還是佩服樓主有研究的熱忱,但建議你放棄奧地利學派這種鑽牛角尖的魯蛇思考。人生其實還是很美好的。
小弟的看法是

以金融商品的角度衡量

台北房價一坪可值80萬

以生活必需品角度衡量

台北房價一坪只值20萬

abc003 wrote:
姚明坐火車,和巴菲特...(恕刪)


總覺得樓主講話有憑有據,理性討論不帶情緒,其他人就...用口水圍剿情緒字眼一堆又提不出反證。

路過看看而已。
請問樓主:你是要討論台北房價的價格、還是價值呢?

如果要討論的是價格,我還是那句話,供需決定價格!
就如同我在15樓寫的:

經濟學中的供需理論決定於價格!


你把供給與需求的因素看的太單純了,
需求:除基本住的需求外,投資、利率低及QE造成資金浮濫去化的需求等

供給:就只有舊屋與新屋的來源


你把上述的要素考慮進去,就可得知,過去十年,為何房價持續上漲?且上漲最多就是炒作最兇的地方

但如果是要討論台北房價在你心中的《價值》,
那也不好討論了,每個人的心中價值都不同!
你很有學問,也很用心的引經據典非常多的論述,只是要印證台北房價在你心中的《價值》
但《價格》不會因為每個人心中的《價值》不同而決定,只有市場的供需才是真正會影響《價格》!
樓主,在六樓點出的重點呀.....

"
垃圾債因為違約風險最高所以利息和報酬應該要比較高

2009—2013年,垃圾債券的價格年均暴漲21%,

收益率則從20%暴跌到了史無前例的5%。

2013年5月8日,垃圾債券的收益率自有記錄以來第一次跌破了5%,

創下了4.97%的歷史最低紀錄 這相當於美國10年國債在2007年7月的水準


國債是由美國政府出面舉債,只要人們不擔心美國崩潰,

國債永遠是債券市場中最安全的品種。

在同期限的債券中,國債價格最高而收益率最低。

因此,國債收益率成為整個市場中的利率定價基準,

任何一種同類債券的收益率都會高於國債。

2013年5月,垃圾公司成功「晉級」為2007年的美國國家信用
如果反著說,就是2007年的美國國家信用到2013年已經淪為「垃圾」"



恬適生活 wrote:
2013年5月,垃圾公司成功「晉級」為2007年的美國國家信用
如果反著說,就是2007年的美國國家信用到2013年已經淪為「垃圾」



最後這句的論述有些問題,建議多往前看約30年,大約是為了對抗停滯性通貨膨脹的時期(當時FED主席還不是葛林斯潘),其實這可以看到長年債市多頭的結果。(不好意思,對於年份和實際利率就不查證了)

目前的垃圾債殖利率相當於2007年的美國國債殖利率,以FED近幾年拉低短中長期公債殖利率加上被認為正在升息循環,可以得到垃圾債價格過高,幾乎到天花板的結論,但其不能據以認定美國國債的違約風險上升而淪為垃圾,因此同意要有風險意識,但仍得尊重目前無風險利率有其成因。未來如果緩步升息,但整體仍是低利率;或快速升息,但在利率仍低時就停止升息;或更進一步轉為降息,整個事件又變得如何?

另外,我認為某本書出版之後,當時彭淮南接受立委質詢曾經提出反駁,這之後跟房市相關的政策(含以貨幣政策影響)就讓我感覺與過往不同。當然這只是個人猜測,但我不期待彭淮南任內房市會崩盤(跌應該是難免)。

恬適生活 wrote:
樓主,在六樓點出的...(恕刪)


不同的時間點和不同的標的物拿來比較和做結論?
無言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看到第四頁就有點消化不良,更別說一堆它人言之無物的回應....

或許是標題誤導了網友吧....

嗯.....看來樓主文章還是有緣人才能體會.

感謝樓主提出諸多數據資料.消化中....


並先回應樓上兩位的疑問....並建議文章內容不單是表面文字,重要是"涵意"

"2013年5月,垃圾公司成功「晉級」為2007年的美國國家信用
如果反著說,就是2007年的美國國家信用到2013年已經淪為「垃圾」"


簡言之,垃圾債之所以高報酬是因其"高風險",當報酬與國債相當,表熱錢追捧而造成"高價格低報酬".

故垃圾債目前是"高風險高價格低報酬" <==== 危不危險呢?!

國債呢? 思考一下吧!
恬適生活 wrote:
看到第四頁就有點消...(恕刪)


其實我對垃圾債的結論是一致的,還是有看到哪裡不一樣?

我特別提出對於美國國債淪為垃圾的部分,有三個點:
1.往回追溯久一點,在債市長期多頭之下,例如10年、20年前,不同時點美國國債利率相當於之後年度垃圾債的利率,應該得到什麼結論?如果當年「只」這樣判斷債券價格過高,要幾年才看到「合理價」。
2.「垃圾」債、投資級債的分類及用字內含,是在說明其違約風險,而不是利率風險,用過往美國國債淪為「垃圾」為結論,違約風險上升了?
3.2007年發行的美國10年、20年、30年國債,如今的價格應參考殖利率,而非當初發行的票面利率,其相對於為「垃圾」債,仍是無風險利率。
abc003 wrote:
為什麼台北房價被高...(恕刪)


為什麼低薪族總是喜歡賴在台北市?

  • 3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