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小小投資者

獨孤求敗5805 wrote:
一直到今天才有機會...(恕刪)


獨孤大
非常感謝,這些意見對我很有幫助。

我過往學的東西算多、應該也可以說是雜,這也是開這個版的原因之一。經過一段時間的遺忘和沉澱,對總體經濟的討論成了最近這個版的主軸,相對下當年我也學過的基本分析、技術分析、籌碼分析,反而幾乎沒寫,這大概就看出我還要進步的地方。

理論的東西我還是會盡量在這幾年慢慢應用在投資,尤其是基本面,這部分我近幾年學得比較多(雖然離開市場,但是學了不少相關的學科),大概半年左右會進入實戰,產業面我就非常弱了,和理財版這邊的高手比起來,我想至少是要花兩年去專心學習的差距。以此算來,基本面、產業面要能像我用總經時那麼順手,大概還要三年吧,只能一步一腳印了。股票部分雖然我也有長期持股,但部位還小,反而參加抽籤的部位還多一些。

市場消息真的太多,我比較忙碌時都只看新聞標題,通常只用在反向做,市場和討論區一面倒的樂觀或絕望氣氛,會讓我想研究反著做的可能性,這好像是長年的習慣了,不過這也不算很好的習慣,它常常讓我想追蹤新的消息,反而離市場太近,操作週期變短。
感謝樓主的分享,有用的資料不少,追蹤一下。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感謝樓主的分享,有...(恕刪)


謝謝,歡迎常來。您的版很有內容,我還在慢慢追。
自編貨幣指數1,原因:
我想自己編貨幣指數,這裡寫下大概的原因。想編的主因之前有提到,但散落在好幾篇,這裡稍做整理。

----
原因-1:美元指數
1.瞭解美元指數:
 成份:EUR 57.6%、JPY 13.6%、GBP 11.9%、CAD 9.1%、SEK 4.2%、CHF 3.6%
 時間:1973年3月後編製,以貿易量加權的方式編製。(1944年起的布列敦森林體系結束,匯率自由浮動)

2.一些考量因素:
 2.1 EUR、GBP、SEK、CHF 都是歐洲國家,貨幣關連性較大。
 2.2 商品貨幣僅CAD,佔9.1%。
 2.3 全球化約在1990年代開始。
 2.4 EUR比重57.6%。

3.計算57.6%的概念:
  引用我06/04貼的資料:上市總市值253,004億,加權指數8,591,29.45億/點;台積電股價160.0,普通股股本2593億,市值41488億。若其他上市公司股價(市值)不動,台積電股價來到1108元時,其市值287304億(增加245816億,指數約16937),則
287304/(253004+245816)=57.6%

  意即以06/04為基礎,台積電股價若來到1108元,指數位置約16937,而台積電影響指數為57.6%,這個狀況下,台股指數就算大漲大跌,對很多股票並沒有參考性。這個比率相當於EUR對美元指數的影響。換句話說,美元指數不太可能和EUR/USD的走勢差太多,那它對其他匯率和商品市場的參考性並不高,如果美元指數很強,USD/TWD弱(則台幣強),在我看來並沒有不合理的地方。

----
原因-2:現狀及過去一年
  美國QE結束後,到去年底調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照說是美元回流的力量,也因為預期心理跑了一陣子,但實際發生後,影響力好像約兩週,接著資產價格反向。如果只是原本價格跑過頭的恐慌溢價,台幣好像不該從33.8回到31.x元、黃金好像不該從1050回到13xx,當然還有一些像是CRB、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高收益債殖利率等佐證。年初至今,美元的強影響的方向應該反向才是,且目前美元升息預期仍持續。(註,也有相反的項目,但各項目本就有自己的基本面)

  不管是年初轉強的CRB可能引導的通膨預期,還是Fed升息的預期,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在這種背景下愈跑愈低(近兩個月才轉弱),可以看出有另一股不小的力量,而相當於美元的力量不多。所以我之前列了歐元區負利率和QE相關事件,只能說我習慣先看美元,倒是一時忘了歐元的份量,從歐元區流出的資金,固定收益資金的應該是會面臨負利率,轉往美國之餘,應該也會分一點去其他地方,而其他經濟體沒這麼大,吸收一點對匯率也會有影響;而其他歐元區的資金,不只相對於美元弱勢,對其他貨幣及商品也是,轉往其他地方應該是理所當然。

  往回推一年,這個力量可以解釋很多事。但我沒辦法往回推兩年,因為那時我離市場很遠,事件可往回追,但對事件預期的力量完全沒感覺。

----
原因-3:貨幣強弱
  2009年後的美國、歐洲國家、日本的貨幣政策都極為寬鬆,這表示CRB容易上漲,而美元指數單就成分來看,只有CAD能反應商品,但它只佔9.1%。

  這些國家的貨幣政策會影響其貨幣的強弱,但強弱應該反應在哪邊?以美元來看,美元強弱可以定義為購買力的強弱,因為這裡要討論貨幣指數,則簡單分為:
  A.購買其他貨幣的強弱。
  B.購買非貨幣(房、服務、商品等)的強弱。

  這個分類的重要在於,美元指數只能看到A的局部,這不包含對CNY、AUD,更不用說對TWD了;對B的部分則反應不出來。因此目前在看美元的強弱時,仍需要參考CRB指數。另外,世界主要的貨幣,並不是只有USD,例如EUR,美元(或歐元)指數和EUR/USD也只反應A的局部,不反應A+B的強弱。

  過去十年就算不查證,我相信我們經歷過美元弱且歐元弱的狀況(非美元/歐元指數的強弱,而是考量A+B的貨幣強弱),但我們經歷過美元強且歐元強的狀況嗎?

  對於現狀,說美元這幾年在轉強中,我想很少人會反對,但若未來歐元區貨幣轉為緊縮時又會如何?也許會看到美元強,而歐元更強的局面,這時美元指數會弱,而對歐美之外的任何資產來說,都會有很大的壓力。(仍是提醒,這可能還要很久,領先一步就好)
貼對ECB貨幣政策的評論,新聞來源:http://times.hinet.net/news/19774890

貼它主要是因為某些看法和我不同,且還有一些額外的政策資訊。


貼一下債務和GDP比率

1.歐元區、美國


2.義大利、西班牙
最近貼圖比打字多,有愈來愈混的傾向。

月份不好對到直線,且公布時間會比較晚,使用請小心。另外,我以前沒經驗,第一次這樣放著比對。


掉進水溝的包子 wrote:
開這個版是用來記錄...(恕刪)


好消息反應在半年後,所以建議階段性持續買進,別做短,因為台灣股市不會算非常客觀,至少也要持有個三到六月。
getbetterandbetter wrote:
好消息反應在半年後...(恕刪)


不好意思,請問是指我貼費半指數和SEMI B/B ratio那篇嗎?
最近快修完課,休息個幾天就要轉成準備考試模式,雖說是有興趣,但有家庭的人這樣子還是很累。真的感覺,如果單身、年輕、想拼,就真的早點拼一拼,有小孩後,可用的時間差很多。

之前因為忙碌讓我遠離市場大概三年,接下來又要遠離了,我想這個版應該會慢慢轉成聊天和貼圖模式(也許會寫完貨幣指數);至於投資書籍的版,雖然還想寫個十幾本,但速度要放很慢了。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