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投資理財的一些小小心得分享(好吧!我是薪水不多的小資族)。

不錯的觀念
感謝樓主分享
mark起來方便以後追蹤
我的Blog:http://ahhsu.blogspot.com/
今天看了幾篇01的文章,其中提到擦童鞋理論。


「擦鞋童理論」

據說是約瑟夫•派屈克•甘迺迪 (Joseph P. Kennedy, Sr.) 在 1920 年代末時所提出。老甘迺迪聽見路邊的擦鞋童也開始分析起股市行情,隨即便出清手上的所有股票。許多人問他:「現在股市行情這麼好,為什麼急著出清股票?」。甘迺迪回答:「股市連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擦鞋童都如此熱衷股票行情,代表現在股市行情已經過熱,沒有投資的價值了。」果不其然,當年股市嚴重泡沬化,美國股票崩跌,而當時甘迺迪每張賣幾十元美金的股票都跌到每張只有幾毛錢,甘迺迪此舉讓他順利逃過那場股災。

這是說當完全不懂股票的擦鞋童也開始熱衷股市,甚至將僅有財產拿去投資,那可能就是股價的最高點了,因為連資金最少的人都投入股市,巿場已經不會有新的資金支撐,股價可能會隨時暴跌。也就是為什麼股市常有跌深反彈與漲多拉回的情況了!

很多論壇朋友都說,連不懂股票的人都開始在發問及尋找所謂定存股。
顯然最後一隻老鼠要進來了,還有人要「噓」小聲點,因為有出貨的對象了。

「股市D先生」

美國股市有個D先生。
  
D先生在1968年到1982年就採取觀察大盤指數來投資,道瓊每次跌破800點,D先生就不客氣的購買,突破1000點就賣出。這個循環連續四次,D先生每次都遵守紀律操作,,的確獲利不少。

但1982年後道瓊指數就頭也不回的往上漲,到2000年時已經達到一萬點。D先生在1982年已經四十多歲,2000年已經六十歲老頭子,在沒賠錢情況下,退出股市。

我的感想:

在短線技術操作,進行所謂「零和遊戲」,有人贏必然有人賠,爾虞我詐,互相猜忌裡,當然沒有人相信論壇會有人公佈自己的賺錢方式,最多只是給個大方向,或是準備出貨而已。

但這些朋友從來沒有想過投資除了短線之外,還有如我這類,屬於價值型長期持有者,參與的是「正和遊戲」。
正和遊戲,是一種雙方或是三方以上都獲利的概念,不需要彼此算計。

或許真的出現擦童鞋理論了,或許股市真的在高點了。
那又如何呢?
對於長期持股者,很嚴重嗎?
一不貸款、二不融資融券、三請問誰有看過一次崩盤,全部公司都倒閉的嗎?
擦鞋童理論,對於長期持有者(你也可以說是定存股者),有威脅到嗎?
對於至少要抱著10年以上的投資者,只要公司不倒,只要公司壽命長,危險嗎?

大盤指數高很危險?
對於短線者而言可能是如此。
長期投資者呢?
那要等到何時?等到退休的那一天嗎?
別忘了,等待的同時,就在損失時間,而時間卻是複利最好的朋友。


對於想要長期持有的投資朋友者,有一則真實故事,可以看依下。

2010年真實事件百歲人瑞葛瑞絲.格羅納過世後,把價值700萬美元(大約2.1億台幣)股票遺產,捐給學校。
如何累積2.億多財富呢?方法很簡單。
她在1935年用180美分買了3股亞培股票,經過多次股票分割和股利再投資,累積到2010年,總計有十多萬股。

一堆專家都說她的投資方法是錯誤的,只是運氣好。
真的嗎?紙上談兵誰不會。
花了75年時間,歷經過世界大戰、能源危機、股市崩盤、911攻擊事件,還有金融海嘯,多少電子、金融熱門股誘惑。真的容易嗎?

花了75年時間,180美分變成700萬美元,每年複利報酬15.1%,這已經接近大師水準了。

難道要她改買各類基金、連動債、期貨及權證之類嗎?

所以應該不是什麼樣股票會讓人抱得住。
而是好公司,投資者有信心,不畏風雨,就永遠抱得住。。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說:「長期投資者,無論何時(大盤高還是低)進場,長期來看都是贏家,至少過去如此。」


以上小弟淺見。


感謝竹軒大大
你的價值投資分享文真的很棒
是版上少數真正有幫助到"新手"的人

不過我想很多新手初入股海一定不想「價值投資」
那他們想幹麻?
只想賺差價~
我是過來人我懂
yen0320 wrote:
今天看了幾篇01的...(恕刪)


樓主講的「正和遊戲」,讓我想起「我的職業是股東」這本書,作者是林茂昌先生,之前有讀過幾本其翻譯著作,文筆清晰易讀,翻譯通順。這本書之前在書店就嘗試翻閱幾遍,一直買不下手,原因是怕會干擾當時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後來又拜讀了孟格先生的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了解市場不全然是有效率的,也有非理性部分,巴菲特跟孟格就是靠這個缺陷而獲利。
作者從零和遊戲跳脫至正和遊戲的心路歷程,談到基本分析及技術分析,隨機漫步,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效率前緣,市場非理性,市場非布朗運動,而是列維飛行狀態,說明市場還是有漏洞,可以由認真的投資者獲得超然的報酬。
最後,作者的一段話最精采,選擇投資理論時,不要迷信主流或大牌。不妨挑個自己喜歡或是適合自己的理論去實踐。不用跟別人去擠熱門,自己慢慢地試做,檢討,思考,就好像在散步一樣。漸漸地,你就會走出你自己的私房景點。你會熟悉此地的一草一木,也會發現,在別人所忽略的角落裡,竟藏著珍寶。讓投資多麼的愜意丫。
我還是先待在投資組合及資產配置的保護傘裡好了。

yen0320 wrote:
在01發文,其實是...(恕刪)



好奇問一下~~~

這樣10年下來~~

版主的資產累積多少了??

例如說~~~總投入金額20萬~~~10年後變200萬之類的~~

yen0320 wrote:
今天看了幾篇01的...
2010年真實事件百歲人瑞葛瑞絲.格羅納過世後,把價值700萬美元(大約2.1億台幣)股票遺產,捐給學校。
如何累積2.億多財富呢?方法很簡單。
她在1935年用180美分買了3股亞培股票,經過多次股票分割和股利再投資,累積到2010年,總計有十多萬股。

一堆專家都說她的投資方法是錯誤的,只是運氣好。
真的嗎?紙上談兵誰不會。
花了75年時間,歷經過世界大戰、能源危機、股市崩盤、911攻擊事件,還有金融海嘯,多少電子、金融熱門股誘惑。真的容易嗎?

花了75年時間,180美分變成700萬美元,每年複利報酬15.1%,這已經接近大師水準了。

難道要她改買各類基金、連動債、期貨及權證之類嗎?

所以應該不是什麼樣股票會讓人抱得住。
而是好公司,投資者有信心,不畏風雨,就永遠抱得住。。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說:「長期投資者,無論何時(大盤高還是低)進場,長期來看都是贏家,至少過去如此。」
....................(恕刪)
不錯的故事與銘言,發人省思!!

個人認為一開始打定要存股的話,
就不能有以中短線做價差為主的心態去持有,
也不能一次性資金單壓梭哈,
不同的進場心態就要有不同的做法,
做價差的人當然就要適時停損、破線走人,
自然不同於價值投資的方式,
自己本身要拿捏好即可~

謝謝分享~
樓主很多觀念都值得我們這些小資族做參考
感謝樓主分享
mark起來,做個標記

yen0320 wrote:
今天看了幾篇01的...(恕刪)





yen0320 wrote:
但1982年後道瓊指數就頭也不回的往上漲,到2000年時已經達到一萬點。D先生在1982年已經四十多歲,2000年已經六十歲老頭子,在沒賠錢情況下,退出股市...(恕刪)


這段寫的很中肯
1982~2000年是美國股市最長的多頭之一
如果因為股市創新高,就認為高點到了
退出市場觀望,想等待低點到來
結果市場要回不回的,一路走高
就會錯失史上最大的多頭行情

yen0320 wrote:
今天看了幾篇01的...(恕刪)


感謝~再感謝~
  • 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