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29張台灣50與1口大台,那一個風險高(謝謝各位大大的解答)

monkeyman wrote:
大部分沒漲跌幅
但有穩定機制
所以保證金專戶也不用用做到槓桿1倍吧
是吧


個人不喜歡把策略的罩門交給「機率」。您會指出沒漲趺幅但有穩定機制,意思十之八九就是在猜,是不是可以不用完全的做到無槓杆,也能沒有爆倉風險,這裡本身就有些盲點。

就算有再穩定的機制,有人規定盤中就不能一路趺掉七八成嗎? 會不會發生這種事? 應該沒人敢保證吧。

至於,要放足保證金讓倉位絕對不會爆,或是要跟它賭賭所謂「穩定機制」是不是真的這麼穩,您應該可以自己決定。

另外,保證金只針對期貨和選擇權才是這麼用,有些國家的大盤,根本沒有期貨可以做,或是它的結構本身也不適合用「長期轉倉」來做,這時通常可以用的替代商品通常是基金或 ETF,除非是正二、正三這類,不然通常都是無槓杆的商品。

順道一提,想要透過一個平台,就能挑盡各國大盤,最簡單的方法是透過「美股」的 ETF。美國的股市有全世界貨色最齊且交易量最大的 ETF 供交易選擇。想要交易美股,可以去券商開立「複委託帳號」或是直接到美國的券商做線上開戶。
感謝您的回答
讓我獲益良多
myballsonfire wrote:
個人不喜歡把策略的...(恕刪)
myballsonfire大大您好
這些日子我做了一些研究
世界各國大盤PE大多是在12-18之間移動
15以下就可以買
應用在台指 15以下買 18以上賣
若從2001至今,年報酬可達15%以上



1.每半年轉倉比較有利是嗎?
因為多了許多逆價差

2.SP與SC為配角



myballsonfire wrote:
個人不喜歡把策略的...(恕刪)
上面那條線是PE18
中間是PE15
下面是PE12
monkeyman wrote:
這些日子我做了一些研究
世界各國大盤PE大多是在12-18之間移動
15以下就可以買
應用在台指 15以下買 18以上賣
若從2001至今,年報酬可達15%以上


有興趣可以看看這篇

https://www.cnbc.com/2018/01/18/this-is-a-gutsy-way-to-go-international--and-reap-huge-returns.html

重點在於,均值年 15% 您會滿意嗎? 如果已滿意,就這麼用它有什麼不好? 如果不夠滿意,再來想看看有什麼組合能在不提升風險的前題下增加獲利,或是增加一些可接受的風險提升,進而提升獲利。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用上一點點的槓杆,畢竟,大盤要歸零是很難的。

槓杆也不一定只能做在同一個標地,把做出來的槓杆套去更安全的標地也是一個選擇。(例:兩三成資金去買債,然後剩下七八成資金做到十成的運用去做股,這時,股若能用期貨取代,效果會比 ETF 用 margin 來買更好,只可惜,很多市場沒有相對應的期貨可以這麼用。不過,升息階段,債價趺機會大,這也要考慮一下)

把全球市場當獵物,要注意的問題是稅。

用複委託或用海外期貨的話,一個人只有 670 萬免稅額度 (而且還要扣掉國內的應稅收入)。

假如當年度應稅收入 300 萬,等於只剩下 370 萬的海外免稅額度。若用海外期貨當標地,若資金夠大,就要小心下列這種例子。

1000 萬因大趺今年虧 500 萬,但今年沒海外收入可以抵。明年大漲,又回到 1000 萬。其實根本沒賺,但卻有 500 萬要算明年的海外收入,(500 - 370) * 20% = 26,等於明年估計還要多交 26 萬的所得稅。

去國外開戶的話,除了上面的所得稅,還要多考慮一條遺產稅,以及所用的交易商是不是合法的,會不會資金直接被偷,(網路上充斥著各種的地下交易商,像前一陣子風聲不小的千禧),不過如果確定是合法的交易商,通常最大的問題就是萬一人掛了,需要事先想想怎麼解決,家人才能把錢拿回來。其次會碰到的問題就是到底要開哪種戶頭,若要用 cash account 要自己去了解一下 cash liquidations, good faith violations, and free riding.

https://www.fidelity.com/learning-center/trading-investing/trading/avoiding-cash-trading-violations

monkeyman wrote:
1.每半年轉倉比較有利是嗎?
因為多了許多逆價差
2.SP與SC為配角


1. 要多久轉一次都無所謂,重點在於越大的逆價差越好。如果一個月一個月轉能弄出 500 點總價差,半年一轉只弄出 450 點,計入交易成本後,您要選哪一個? 我喜歡前者。不過,個人同時也是一個很偷懶的交易者,所以我都直接用最遠月的。

2. 主角配角不重要。用台指真的搞下去,您就會發現,一年下來,期貨做沒幾口,整年的交易幾乎都是 OP,但 OP 的獲利沒多少,絕大多數的獲利都來自於期貨。那,誰是主角? SP/SC 最近要留意的是保證金規則的改變,所以超額保證金自己要小心控制,免得一不小心帳號爆倉。

可以使用的工具非常的多,要注意的細節也相當的多。個人的建議是「騎驢找馬」。能用上手的工具就先用先賺,然後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再慢慢延伸。不然,一直研究下去,相信再研究個二三十年也不可能研究得完。況且,根本沒有所謂「終極策略」,因為市場會變,規則會變,而且人總是能不斷的想出更好的東西來。

有許多您所問的東西,其實都是因為欠缺實單經驗造成。真正開戰,自然會有自己的見解。我個人會建議您用一口小台和一口選擇權做規劃,做上一兩年。相信您所存疑的許多東西,都會很自然的解決。因為,即便是問一個有實務經驗的人,他所說的話您也是只能參考,因為他做法也必然不會與您相同。一口小台配一口選擇權,比對十口大台配四十口選擇權,差的也只是需要管理的資金規模不同罷了。

您可以教一個人怎麼開車,講得口沫橫飛,這邊要注意,那邊要注意,這邊可能會有突發狀況,那邊可能會有什麼突然的變化。但是,在那人親自上路前,相信他是無法全然體會的。別人的經驗可以縮短學習的路,但實戰的經驗,有時後是無法取代的。
非常感謝my大的回覆
沒想到問了一些問題
竟然得到這麼多的回覆
15%其實是保守算
應該有近20%
這樣的報酬率我非常滿意了
因為這幾年投資台股
以年報酬率來看
大約11% 12%
而用台指轉倉更不用花太多時間去研究東 研究西
報酬率又更高

深深感謝 讓我找到新方向

myballsonfire wrote:
有興趣可以看看這篇https...(恕刪)


哇~ 不知道我的問題會不會也被這樣"噹"耶~

但Myballsonfire 大 ~真的是無私的神人等級~ 所以還是想問一下~(噹一下也值得!)

就是~ 大台(小台) 都有分一般和全時..例如:小台09 & 小台09全

這兩個很明顯的點數有些差距..

那不知道若以月月多單轉倉策略的投資法 ~ 應該是一般還是以全時為標的?

還有、還有~ 現在萬點已經持續了那麼久~~ 還用多單策略?? 感覺很危險說~~


myballsonfire wrote:
相信我一句話,如果...(恕刪)
哇~ 這篇一定要收藏起來 ~ 反覆讀到懂~仔細搞懂~ 很有價值的文章

真的~ 自己從網路爬文和學習這些好一段時間了~ 但仍然疑問滿滿~~ 正因為遲遲不敢實際操作和下手...

看來真的得先丟一筆學費取得實戰的歷練了...

目前$ 是有一點~ 但股市萬點那麼長一段時間了~真的歷年罕見 ~ 現在還繼續用多單轉倉策略真的很難克服自己的恐懼感...


myballsonfire wrote:
有興趣可以看看這篇https...
有許多您所問的東西,其實都是因為欠缺實單經驗造成。真正開戰,自然會有自己的見解。我個人會建議您用一口小台和一口選擇權做規劃,做上一兩年。相信您所存疑的許多東西,都會很自然的解決。因為,即便是問一個有實務經驗的人,他所說的話您也是只能參考,因為他做法也必然不會與您相同。一口小台配一口選擇權,比對十口大台配四十口選擇權,差的也只是需要管理的資金規模不同罷了。

您可以教一個人怎麼開車,講得口沫橫飛,這邊要注意,那邊要注意,這邊可能會有突發狀況,那邊可能會有什麼突然的變化。但是,在那人親自上路前,相信他是無法全然體會的。別人的經驗可以縮短學習的路,但實戰的經驗,有時後是無法取代的。(恕刪)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