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ECFA這條水管,轉變了台股的去向

美有連動債
日有雙卡雙星
怎這些可以
跟對岸就不可以
以前弄啥群島的跟走私
有比較好嗎?
有見過外國怎搞中東的
一個那樣大
沒關係 可以製造對立 資助衝突
兩伊先好好打一打
再各個擊破
你說的跟她說的不一樣耶
這二位是不同人…
蔡英文不公投…
怎麼辦
hondon12521 wrote:
小英並沒說反對ECF...(恕刪)
hondon12521 wrote:
還是回歸主題吧不談公...(恕刪)


都不會,想太多了

換人玩玩也不錯啊,因為我有好多疑問想不通:

1 不開放美牛,農業市場,勞動市場要怎麼跟台灣主要貿易國簽FTA?還是說台灣還有其他產業可以"犧牲"?

2 沒有FTA,沒有ECFA跟陸客(禁陸客就夠台灣受了),台灣外銷,內需怎麼成長?等歐美景氣回來嗎?

3 台灣經濟沒成長,不擴大公共投資,不加稅,怎麼達到財政平衡?




ryanku918 wrote:
但現在跪的這個不給好處還強迫要跟他姓, 不然就動不動禁足, 不讓你出去和朋友玩



嚴格說起來,是他不讓外面的朋友跟你玩,還跟外面的朋友說"我的房子又大又舒服,去跟那不跟我乖乖跪的兒子玩的話,這又大又舒服的房子就不讓你們進來歐"

hondon12521 wrote:
在台灣的工資比大陸高的情況下
要銷大陸不會選擇在台灣設廠吧
ECFA是給台灣出口到大陸的廠商遷廠到大陸排除最後一道障礙...(恕刪)

現在要關稅,都留在臺灣的廠商!
簽ECFA變成0關稅,留在臺灣的成本降低,反而要遷去大陸?

天才!完全看不懂你的說法!

ryanku918 wrote:
簽ECFA才花多久就搞定了, 那所謂一定會和其他國簽的FTA呢?...(恕刪)

搞定了?

請問你大陸製的汽車,什麼時候可以整車進入台灣?
台灣的面板,什麼時候可以0關稅賣去大陸?
這一點都不天才

如果從台灣到大陸 或 大陸到台灣都免關稅

如果我的市場定位在供應大陸內需
那我在設廠時就有兩個選擇,大陸 or 台灣
因為大陸工資比台灣便宜,運費較低,所以成本較低
當然選在大陸設廠比較有利

這些留在台灣的廠商,有的是台灣大陸都有廠
如果較低的工資,效益小於運費,就會兩地設廠就近供應
如果較低的工資,效益大於運費,就會變成大陸設廠回銷台灣,把台灣的廠關掉

以毛巾業來說,在台灣生產賣台灣市場
因為沒簽ECFA 大陸毛巾進來要加關稅成本
簽了ECFA,大陸毛巾進台灣免關稅,反而更逼死未去大陸設廠的毛巾業
要增強競爭力,只好加入到大陸設廠的行業

當然
如果生產的東西是大陸沒有的,做不出來的
那ECFA當然對他有利

han172189 wrote:
現在要關稅,都留在臺灣的廠商!
簽ECFA變成0關稅,留在臺灣的成本降低,反而要遷去大陸?

天才!完全看不懂你的說法!
han172189 wrote:
搞定了?請問你大陸製...(恕刪)


正確, 這也是我一直質疑的, 中國對ECFA的態度, 和台灣簽署FTA的問題, 一直是我質疑的點, 一個想用經濟鎖住台灣, 卻卡住重要的關鍵不讓外資有理由在台灣設廠, 讓台灣想出去就得繞道中國, 一個和中國經濟急就章, 和他國卻卡在政府談判問題, 這也是我持續在質疑的論點

而你說的這兩個問題正可以說明早收清單中的讓利都是實質幫助不大的, 但我相信這兩項遲早會開放, 但什麼時候? 等台灣整個汽車和面板的供應鏈都搬到對岸去後, 對岸就會開放了, 大家可別忘了, 原本裕隆是認為汽車整車輸出中國是有很大的機會, 但當發現沒有這項"利"之後, 那智捷馬上到中國設廠, 連帶汽車零組件廠如東陽, 也在那廠中國廠區附近建新廠, 面板也是, 他就等著台廠去對岸設廠, 幫他們建立整個完整的產業鏈, 這就是中國的如意算盤, 就像中國對紡織業讓利, 但紡織業的供應鍊是大量化學製品, 又是低毛利的產業, 不在他們十二五計畫內, 才讓利給你台灣, 但台灣紡織業在過去二三十年早就都陸續到各國去了, 其中又以中國為大宗, 在台灣的產業鏈早已分崩離析掉了, 如今這些產業不再受中國青睞, 但他們明顯想透過這樣的經驗能再複製到汽車, 面板等台灣比中國有優勢的產業, 所以我才認為ECFA對台灣是好是壞, 要看政府透過ECFA能幫台灣開了多少國家的門

金融業是另一個令人起疑竇的案例, 原本金融業到中國設分行, 承作人民幣業務相關議題在早收談判是你來我往, 甚至逼得台資銀行要趕在前年底強將分行籌設完成以加速承作人民幣業務進程, 但在幾個月前中國銀監會卻大幅放寬金融業登陸限制, 比過去的要求大幅放寬, 而且滿一年後馬上可以承作人民幣業務, 同時中國又大幅降低存準率, 在中國面臨流動性風險的敏感時刻, 送來這個大禮, 樂觀的當然可以想太棒了, 但難道不該保守的思考, 現在和一年多前的時空背景有甚麼不一樣, 為什麼才差不到兩年, 條件能放寬這麼多? 搭配中國央行政策, 如匯率限制的放寬, 存準率的降低, 加上台資銀行登陸條件放寬, 很明顯中國有資金的流動性問題, 而這時他也盼能有台灣的資金加入

說這些並不是就說我們不需要ECFA, 而是台灣不必把ECFA想的這麼美好, 對我來說, ECFA只是一個跳板, 只是一個讓中國不再侷限我經濟空間的殼, 但如果這個目的達不到, ECFA對台灣人民就沒甚麼好處(金字塔頂的商人除外)

hondon12521 wrote:
當然
如果生產的東西是大陸沒有的,做不出來的
那ECFA當然對他有利...(恕刪)


這才是台灣應該要做的事

你不能期待,中國永遠不會趕上台灣
就算台灣不過去設廠
要是台灣不前進
中國遲早會做到台灣所有的產業
而且做得更好更便宜

你不能期待阻隔中國來確保台灣
你只能期待台灣在本質上超越中國

如果毛巾業,沒有競爭力
政府應對該產業提出警告
看他要轉型更精緻的產品,還是直接轉業
把沒有競爭力的產業,讓給能提供更低價格的產品進來
也造福其他國民可以買到更低價的產品
撐在那邊靠政府做市場阻隔,就算中國不進來
越南,甚至勞工更便宜的國家也要進來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