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kevin wrote:
看了很多,樓主被鞭的...(恕刪)
375是現在大家的簡稱...
全名應該是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
名稱很明顯的叫做減租條例...
証明一件事...
當初的租金可能過高...
為照顧農民生計以法律強制規定租金給付範圍...
因此租金在當時已然較實施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前為高...
故實施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
*************************************
你搞錯方向了...
補償的規定是因為怕地主隨意收回或賣出佃農所承租之地...
影響佃農生計...而有此規定...
目的有二...
一..恫赫地主..若隨意收回或出售土地...非但有違反法律之嫌...並且須付出相當代價...
二..補償佃農..今若佃農同意地主解除租約..至少也有相當的補償金得以維持家計...
但今天有許多佃農已毋須依此向地主承租之土地所耕種之作物所得維持家庭生計...
反而是繼承佃權甚至分割至許多後代子孫繼承佃權..待地主給予補償...
試問...這又有何道理存在...
另外...對於歷史共業...本人深感不同意...因為沒有共業問題...只有要求補償問題...
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