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哈啦一下美國聯準會、各國的央行利率調整...美國聯準會新任主席鮑爾(Powell)昨日首度於國會進行聽證。1)前幾年美國經濟遭遇的逆風已轉為順風;2)通膨未來12個月將走升,中期將穩定於目標2%附近;3)儘管近期市場波動,金融狀況依然穩健。市場預期今年升息四次可能性升高,最新利率期貨隱含Fed 3月升息機率達87%。其實這些訊息,也是上次系統風險反應的起因吧。一般央行升息的目的是要收回市場的游資,避免經濟過熱產生泡沫。反之降息則是經濟有轉冷,避免經濟過冷。經濟發展與理論似乎以美國為首,先前連好幾年資金寬鬆的貨幣政策有效,這幾年日本歐洲也跟進。國際經濟還真的都好轉了。但過多的游資風險還是得控制,升息反而能降低一些系統風險吧。股市是經濟的櫥窗,雖有時可能是反應過度(漲或跌),但若持續下跌,表示經濟可能轉弱,那升息可能就從預期三次減為兩次甚至不升了,而不是增為四次了;但若一直大漲過熱那就會是四次,而回到應有的位置吧,這點很有趣...。就邏輯而言,央行升息代表預期經濟成長,經濟成長表示企業獲利轉佳,所得將上升。反之會降息,則是預期經濟可能衰退,企業成長動力不足。就長期投資(股市)角度,買在開始升息(不再降息了),賣在開始降息(不再升息了),或許是不錯的思考方向...。喔~旺宏大轉高階Nor(高毛利),Nor中低階就F大所言持平轉弱。旺宏又超過晶豪科了,這1~2月應可慢慢拉開吧...
JKLMIN wrote:來哈啦一下美國聯準...(恕刪) 沒有那麼簡單的拉,反正大家還是小心為好,現在你們覺得上升的空間有多大呢,為了那麼一點而冒險不值得,大家要買也別壓太大,這波是反彈,不是回升。意義差大了。
Fed升息,就是為了往後可能發生的,系統性風險:“通膨”做準備,提升美元價值,避免因所得提高,而造成物價高漲,系統性風險產生,並減少過多游離資金投資的泡沫效應,降低槓桿風險。目前美國通膨未達標,確提早喊升息,這要不是Fed對美未來經濟很有信心,就是他腦袋有洞拿水來滅火(股市),個人傾向前者。所以升息不是系統性風險,只是做預防的政策,【通膨才是系統性風險】~美國人很聰明的,早就在注意~台灣倒是通膨很久了,但台幣漲到29就不動了,能買的東西確越來越少,可見還漲不夠,應該被“出口導向”這句綁死,不敢繼續漲,結果是肥了廠商,餓死小老百姓。目前股市的回檔,“個人看法”:萬股齊漲或輪漲的美好時代已經過去,在資金減少,浪潮退去後,投資會更謹慎,有業績有未來的股票還是會續強,畢竟景氣轉強,經濟持續擴張~除非遇到另一個系統風險:貿易戰爭……才能改變我樂觀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