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37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https://udn.com/news/story/7253/2910166



又改口說2018產能供需平衡
因為蘋果力挺達運來對付三星獨佔OLED市場,今年發佈技術成熟,被友達認可,以後谷哥跟蘋果力挺對抗三星,後市可期,大概是這樣飆起來。
kernlliang wrote:
又改口說2018產能供需平衡
群智諮詢,IHS,Witsview 三家研調都同步改口,2018年供需平衡,報價止跌了...供需風險再次延期到 2019年.

報紙標題利多加持,不知 今日面板雙虎 走勢如何反應? 依然不為所動? 還是噴了? 還是又盤低?


就等 外資 瑞士信貸 蘇厚和 和 摩根大通 張恆 這兩位空頭司令,怎麼改口了..

1月底面板雙虎法說會,會提出2018年市場展望,外資圈通常會在2月初,對 面板產業發布年度投資建議報告.

如果 蘇厚和 有一天真的改口,那外資圈就會蜂擁而上了.但說不定 張恆仍會說 2019年供需過剩,維持賣出建議,繼續 喊狼來了...

颱風預報再次失準,颱風沒有登島,飆漲的菜價漲不動了,就要翻轉下滑到正常市場行情了. 但 關島附近下一個颱風又將形成.



蘋果和中時報紙說,市調單位WitsView表示,2017年電視面板價格已經出現20~40%的修正

但 財訊快報巫彩蓮常常看空面板慘業,她報導,WitsView預估,2018年面板價格會較低於去年20-40%.

同樣的新聞,報導說法卻差異極大, 2017報價已經跌了25%以上,都快跌到成本價了.如果,照財訊報導的說法,2018年還要再跌20~40%,那還得了.如果這麼慘,工廠乾脆關一關好了.

最近幾年面板報價循環,好像是2年一個週期.

報價大跌後,需求大增,供貨吃緊,報價大漲.

報價大漲後,消費者等降價忍住不買了,供貨不再吃緊,報價大跌.

2015年底 32吋電視面板報價大跌45%,友達股價$8,2016年報價反彈,友達股價漲6成多,到$13

2017年底 40吋電視面板報價大跌25%,友達股價$12,2018年報價反彈,友達股價????
可以請教一下P大,關於友達折舊的問題嗎?

依目前來看是否2018年的折舊會持續下降,您的預估今年的折舊狀況如何?

先感謝您的回覆.
pqaf 2017-07-18 13:33 wrote:
年份 資本支出 折舊攤提費用
2017 --550 --- ?
2016 --454 --- 397
2015 --317 --- 477
2014 --160 --- 569
2013 --249 --- 636
2012 --431
2011 --569
2010 --846
2009 --608
2008 --970
2007 --650

============
我大概簡單推算,與實際會有蠻大誤差,略作參考就好,不要當真.

因為 資本支出後,要等到設備裝機正式量產才開始認列折舊...兩者間會有約1~2年的時間差.且不同設備折舊年限從3~10年不等,廠房折舊又可長達20年~50年.

假設,取過去6年資本支出的平均數來比較...

2016年的折舊攤提費用397億 vs 2015到2010年這6年的資本支出的平均數429 ,實際值是預估值的 93%
2015年的折舊攤提費用477億 vs 2014到2009年這6年的資本支出的平均數477 ,實際值是預估值的 100%
2014年的折舊攤提費用569億 vs 2013到2008年這6年的資本支出的平均數612 ,實際值是預估值的 93%
2013年的折舊攤提費用636億 vs 2012到2007年這6年的資本支出的平均數679 ,實際值是預估值的 93%

套用上面的假設
2017年的折舊攤提費用大約= 2016到2011年這6年的資本支出總和 / 6 x 93% = 337億,但因為昆山廠一期600多億投資案,有49%股權屬昆山市政府,他的折舊和營收也被認列到友達母公司的合併財報中,所以,友達合併財報 今年可能要認列 337+45 =382億

(但這部分額外幫昆山市政府認列的折舊費用和損益,應該會在財報最後 權益歸屬時,回沖回來.實際怎麼算,要再多觀察幾期友達財報如何作帳...)

同理,2018年年的折舊攤提費用大約= 334億 + 45億(昆山一期) + 30億(昆山二期) = 409億.


當初預估2018年折舊費用是 400多億,但目前昆山廠二期計畫似乎要調整,設備下單暫緩,今年資本支出比原先計畫少了100億.
明年友達的折舊費用可能是在 380億吧...正確數字,等這個月底,友達法說會時,官方會主動提出2018年預估值.

不過 合併財報的折舊數字裡,昆山市政府要負擔L6K廠一半費用,財報最後的權益歸屬時,會把50億金額回沖給友達.
昆山廠的獲利或是虧損金額,也會在財報最後的權益歸屬時,由非控制權益(昆山市政府) 做分擔計算.

現在還不確定昆山廠是否真的已經滿載出貨,有了昆山廠 這個大變數,友達每季的獲利數字,暫時變得很難去預測.

pqaf wrote:
當初預估2018年...(恕刪)



感謝P大詳細的資料,我看好2409 2018年的表現,慢慢加碼中,您真的很專業.
Overcome Fear wrote:
我看好2409 2018年的表現,慢慢加碼中

我不是面板業內,談不上什麼專業...這樓只是我個人筆記心得 和 報紙多空參考資料的紀錄,
這樓不做 直銷式的洗腦大會...不做獲利保證,不招攬會員造市,不推銷下線會員買進,

投資有風險,買賣與否就憑各位智慧和審慎評估囉.

pqaf wrote:
我不是面板業內,談...(恕刪)


您放心,我是自己研究後才打算買這隻從去年年底開始買進,因為找資料才看到您的分享,我是著重在籌碼面跟心理面的分析,但基本面跟其他方面我對這隻比較不熟,所以才請教您,謝謝您了.

Overcome Fear wrote:
您放心,我是自己研...(恕刪)


p 大不錯了,
隔壁去年還喊衝讓人套在相對高點
  • 383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3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