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慶鴻 wrote:拉高稼動率跟良率沒...(恕刪) 翁大,投的量夠多才具備足夠的data base做良率調整而且很多問題沒放量是無法被發現的至於一線客戶不要的料,還是很搶手的,看怎麼賣而已我待過的廠多年前曾經以一片三百美元價格賣掉報廢的65吋面板
如果2018供給大增而造成低價競爭 這未必是壞事沒有國家資金的挹注 中國小廠的競爭體質必然居於劣勢而對中國政府而言 中國有強勢的面板企業存在即可弱勢的企業可以淘汰目前中國的戰略是在半導體 半導體有無限開火權偏偏半導體鐵得很低命中率 需要更多資源挹注才有機會這讓中國面板業更只能自求多福所以 如果低價競爭 友達應該參與產業次序重整後 維持技術優勢 友達會迎來長多只是陣痛難免而這個股價難道沒有預先反應這個陣痛嗎?再痛也不會多痛到哪裡去了
markcfwu wrote:中國這個國家剛剛大...(恕刪) 南韓這個國家剛剛大國崛起經歷過一次大的泡沫風暴要說它是有狼性也行台語說的好僥擺無落魄的久這句話對南韓廠商無效。現在中韓要合璧啦!延宕數月,南韓政府同意 LG Display 於中國設首座海外 OLED 面板廠https://technews.tw/2017/12/26/lg-display-factory-china/根據《路透社》最新報導,南韓貿易部門在 26 日表示,下屬相關審查委員會已批准了南韓面板大廠 LG Display 在中國建造 OLED 面板生產工廠的計畫。由於在南韓 OLED 面板技術是受政府補助的技術之一,任何海外設廠計畫都必須向政府提出申請,獲得許可之後才得以進行。因此,此次獲得政府同意之後,LG Display 才可陸續進行中國的建廠作業。報導表示,2017 年 7 月,LG Display 就已經向南韓政府提出允許在中國興建首座價值 5 兆韓圜的 OLED 面板工廠計畫,以滿足海外市場對 OLED 電視螢幕快速成長的需求。不過,因為南韓政府質疑該計畫未來可能被競爭對手竊取技術,因此延宕了數個月都沒有批准 LG Display 的該項投資計畫。南韓政府遲遲不批准興建中國 OLED 面板廠期間,LG Display 又宣布,批准一項價值 1.19 兆韓圜(約 11 億美元)金額的投資項目,用於擴建該公司在越南的 OLED 面板模組工廠,填補中國 OLED 面板廠獲准投資興建前的市場需求。根據集邦科技旗下光電事業處分析師邱宇彬表示,南韓政府核准 LGD OLED 面板製造登陸一事,對 OLED 電視的發展是相當重要的里程碑。OLED 雖然在 2017 年以 1.5M 的出貨坐穩高階電視寶座,但僅 LGD 單一供應商、供給規模小,以及液晶仍有 QD、8K 等規格環伺等威脅並未解除,唯有持續擴大市場規模才能確保競爭力不流失。投入中國生產,意味著除了 LGE、Sony 等全球品牌外,LGD 有更多餘力在地化供應中國品牌 OLED 面板,讓這些出貨市占持續提升的品牌成為 OLED 陣營的忠實客戶,確保 OLED 未來幾年的基礎競爭力。如今 LG Display 的投資計畫獲得允許,業界人士指出,南韓政府願意放手的原因之一,可能跟日前中國面板廠京東方開始量產 OLED 面板有關。根據南韓貿易部表示,南韓政府批准 LG Display 在中國興建 OLED 面板工廠的條件,是 LG Display 要使用南韓的材料和設備更多,並增加南韓的後續投資,加強安全檢查流程等。對此,LG Display 的發言人沒有多做相關評論。(首圖來源: LG Display)
若以為價格競爭可以讓大陸業者控制產出產能,讓2018面板景氣不致於崩盤,可能過於一廂情願了連續兩個月, 32吋55吋大陸業者的主力尺寸價格幾乎持平反而台廠的主力尺寸43吋40吋49吋依舊有幅度的持續下挫顯見對岸的六大品牌業者也很清楚台面板廠的策略, 當然是見招拆招個人預估2018面板雙虎仍有一定的機率回到10元面額以下的股價台面板廠的經營階層除了尺寸差異化的策略外, 真的該想想辦法了
友達L6A 月產能約 15萬片基板, 生產 32吋,39吋 和 IT面板,假設 32吋月產能40萬片 39吋月產能 30萬片,32吋 Q4 只跌$2 (sep$68,Dec$66) 39吋假設跌$10友達L6B 月產能約 13萬片基板, 生產 65吋,公司宣稱 最大月產能有 23萬片,Q4跌$33(sep$355,Dec$322)友達L7A + L7B 月產能約 17萬片基板, 主要是切 43吋,50吋,75吋...假設分配 7萬片基板給 43吋,那月出貨量有 7 x 8 x 82% = 46萬片,Q4 跌$10 (sep$122,Dec$112)分配 7萬片基板給 50吋,那月出貨量有 7 x 6 x 82% = 34萬片,Q4跌$17(sep$160,Dec$143)剩下 3萬片基板給 75吋,那月出貨量有 2 x 6 x 82% = 10萬片友達 L8A+L8B 月產能約 12萬片基板,假設都生產 55吋, 那月出貨量有 12 x 6 x 82% = 60萬片,Q4 只跌$3 (sep$180,Dec$177)=============合計電視面板 最大月產能約 243萬片.友達的高階面板,報價並不是 這些標準品的參考報價,但我還是大概用 參考報價來算一下Q4的跌價損失 (季出貨量必須乘 3倍)粗略算40x 3個月 X $2 + 30x3x10 + 23 x 3 x 33 + 46 x3 x10 + 34 x 3 x 17 + 60 x 3 x 3 = 240+ 900 +2277 + 1380 + 1734 + 540 = 7071萬美金 = 21億台幣看起來友達Q4在電視面板的跌價損失似乎不重, IT面板Q4跌價幅度不大,若再考量Costdown ,折舊減輕,處分部分資產的效果後,友達Q4獲利不會比Q3差太多...外界預估友達Q4 EPS只有$0.4,應該是過分低估了.Q3 電視面板報價跌幅兇猛,平均跌幅約15%,友達EPS季減$0.1,來到$0.92Q4 報價跌幅相對緩和許多,平均跌幅約7%,希望EPS季減也能少些外資前幾個月大聲喊出 目標價鴻海$200GIS $430旺宏 $75友達 $10很多人都相信了這些大牌分析師的專業,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