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火 wrote:
<<我舉例的資金流向 用2千換來超過一億市價的資產>>
如果沒寫錯的話: 用兩千換一億, 換算槓桿就是五萬倍,
此無異空手入白刃, 真神人也, 假以時日, 世界首富非君莫屬!
如果是用兩千萬, 那麼擴張信用僅約五倍, 還算在合理範圍。
但這跟你之前長篇大牘的論述, 僅投入10%資產, 好像很不一樣?
===========================================================
也許我又誤解了!
要提高金融交易的績效, 以小博大, 拉大槓桿倍數是最快的方式,
這也是現今衍生性商品如期貨、選擇權商品等慣用的操作模式!
只不過這類交易, 操作難度更高, 如無[停損機制]搭配, 硬凹的下場,
結局通常是被抬出去!
靠借貸套利, 同樣要面對無法預知的風險, 沒有三兩三, 千萬別上梁山!
這也就是我為何一再強調[風險管理], 避險的重要!
====================================================================
所謂本大利小, 其利不大; 舉例說明如下:
當你有一億的資產, 結果只拿出一百萬(1%)來投資, 如果不擴張信用,
一年後順利賺了一百萬, 單就這筆投資獲利率100%, 夠大了吧! 但相對你的總資產一億,
賺到的這一百萬不過是100萬/一億, 總資產僅僅不過增加1%, 意義上當然不大!
這有點像你去找郭台銘(這個人在台灣你總該聽過吧!)投資總金額一億的生意,
告訴他年獲利率是100%, 你猜他會怎麼想?
這就是我所謂的[本大利小, 其利不大]!
同理可推: 當你只有一百萬的總資產, 全數投入一筆交易, 也賺到了一百萬,
則總資產增加100%, 當然就會很有感覺了!
前者資本大, 獲利的趴數雖高, 但投入金額趴數小, 故最終結果趴數還是小!
後者資本雖小, 在相同的獲利趴數下, 因為換算投入金額的趴數大, 所以最終結果趴數還是大!
不好意思! 不經意玩了一點文字遊戲, 害你看不懂!
==========================================================================
先聲明, 我真的不想打筆仗! 山高水遠, 咱們還是吃喝玩樂去也! 卡實在!
好的 今天再歸納總結
總共寫了三段
第三段推翻了第一段
而第二段屬於自問自答 跟我已回答的無關
現在再來補述一些實體套利經驗
以前大陸剛開放 對於三機二箱極度飢渴 有多少賺多少
再來從北京包火車車廂 裝滿牛仔褲 廉價電子錶
沿路賣到莫斯科
再從蘇聯換回琥珀 魚子醬 皮草
到緬甸買原礦 再切割寶石
到東歐買倉庫存貨
以上都是暴利
懂得時機 懂得市場 懂得行情 懂得空白點 懂得客群 懂得下手...
以前就常寫 知識的落差就是暴利的所在
我菸酒不沾 生活規律作息正常 視力1.2~2.0 血壓107.70 固定捐血
為什麼不去放浪形骸 搞個三妻四妾 不是很簡單嗎?
前文就有提過
在做甚麼事前 要先想想 對自己 對家庭 對社會 對國家 有甚麼好處?
為什麼要去做損人不利己的事呢
投資也一樣 先看風險 再看報酬 是否有隱藏成本與費用
避險的措施 要換取甚麼價值 對應自己的人生 符合自己的生活型態
持續健康享受財富的價值
達到自我要求的境界
都是十字箴言的功勞
以上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