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

2018~2019一年多資產減少近億,慘!

rickchiu wrote:
以前利率2%以上都在借了....現在1.33%叫我先還? 怎麼可能


所以你現在會走到這一步呀。
如果當初你沒有貸款出來投資,
今天哪需要煩惱這些問題?
你想繼續走下去也可以。


rickchiu wrote:
大陸這邊,等p2p收益都結束後,我目標是一年利息90-100萬NT


你有沒有發現你每次都是想用未來的目標來解決現在的問題?
你確定P2P之後還能有收益嗎?
如果沒有,你的下一步考慮了嗎?
就算真的如你所想,一年利息90-100萬,
那寬限期過後你的貸款本金要從哪還?
一年算本利還200萬好了,
其中100萬讓你用理財收益的利息還,
那剩下的100萬要去哪邊生?
再貸一筆出來?
就算以你心中的理想情況來看,
你的金流依然是負的呀!


rickchiu wrote:
所以只要我陸續還本金,我理財型房貸額度會增加的...也是可以備不時之需阿


理財型房貸額度本來就是跟一般房貸互補,
但是你要備甚麼不時之需呢?還款嗎?
借理財型房貸出來還一般房貸?
不就是借高利率的出來還低利率的?
為什麼你會認為這是一個可行的方法呢?


rickchiu wrote:
p2p是有賺錢呦


有賺錢也沒用呀,
你的負債還是越來越多呀。
你有想過問題出在哪嗎?


rickchiu wrote:
現在幾乎都移到銀行去了....雖然收益低一點....
但是更穩了,加減賺.......


銀行的理財商品也不是一定賺的,
千萬不要以為跟銀行買就比較穩,
很多時候銀行賣的理財商品比你想的還要可怕。
尤其你對於理財商品的知識真的太缺乏,
給你幾個實際的案例,
幾年前台灣的很多銀行狂賣一種理財商品叫做TRF,
這個東西可怕之處你可能想都沒有想過。
你私募被騙,頂多就是你手上的錢賠光光就算了,
當成是去賭場賭一把賭輸就好。
TRF的全名叫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
一買下去就是12個月,
很多人第5,6個月就已經把本金賠光光了,
但是抱歉!因為TRF一次就是12個月,所以你本金賠光也不能出場!
要玩滿12個月!
後面沒錢賠怎麼辦?因為這東西不是銷售銀行自己開發的,
而是國外更大的銀行(比如香港匯豐銀行)開發出來,然後其他國家的當地銀行去批來賣,
所以投資人沒錢賠,就是銷售銀行先行代墊,然後再去跟投資人追討。
這事件之前鬧得很大。

更早之前香港銀行還流行一個東西叫累計期權(Accumulator),
跟TRF很像,可以說TRF就是這東西的一種變形,
2008年讓香港不管是銀行還是投資人都賠得很慘。
當時還有人把他的英文名稱改成 I kil lyou later,
你用 ikillyoulater 去估狗就能查到這個東西。

這些在當時都是銀行賣的理財商品!


rickchiu wrote:
我家還有另外兩個小孩....不可能全是我的,你想太多.......


那問題就更難解了,不過這就不是這邊要討論的事情了。


rickchiu wrote:
1.遺產稅沒多少,房地產是按評定現值課稅....省得很.....(搞不好課不到)


這個因為我不知道你父母之後會留多少遺產,所以就不討論了。
如果資產不多而且主要在不動產的話,
確實有可能遺產稅不高。


rickchiu wrote:
2.還有負債不會無限制膨脹的,目前20年算下來,2500萬也不過要還3000萬而已...
不會到4000萬的,不用亂算......


我說的4000萬不是指你的負債。
而是你可能需要付出的實際成本。


rickchiu wrote:
3.房地合一稅是不適用105年以前取得的,況且有些房子是我名下,更不適用...


不要搞錯,你繼承父母的房子之後再賣掉,稅金會很重的原因,
主要不是因為房地合一稅的原因,而是你的售屋所得會很高。
售屋所得就是你的賣價扣掉成本,你覺得你繼承來的房子成本是多少呢?
再者,當你需要賣房子去還貸款的時候,代表你是急賣,你覺得急賣可以賣到甚麼價錢呢?


rickchiu wrote:
當初不是說甚麼CRS,會有一堆人(台商?)逃漏稅被抓 ? 還是被罰到死? CRS還沒實施嗎??


急甚麼?今年才剛開始跟其他國家交換資料而已,
讓子彈飛一下。


rickchiu wrote:
你沒有很實際了解狀況....所以你預言是不會成真的.......


類似的話,你從2012年就開始說了,
當時我跟你說匯率風險,你不信,然後2014年你就自己發文證明我的預言成真了。
當時我跟你說投資風險,你不信,然後你私募被騙了,P2P被倒了。
當時我跟你說貸款來投資風險太高,你不信,然後你走到今天這一步了。
現在我跟你說按照你目前的做法繼續下去,洞會越來越大,你還是不信。
沒關係,你可以繼續不信邪。


rickchiu wrote:
我現在不就是在控制金流嗎? 我貸款也沒遲繳過啊....


你真的知道我跟你講的金流是甚麼東西嗎?
你就看你現在每年的總收入減掉總支出是正的還是負的就知道了。
貸款到目前沒遲繳,就是我說的你目前還沒有面臨立即斷炊而已。


rickchiu wrote:
我要靠大陸的收益,把損失的一億賺回來...


我猜這句話現在連你自己都不會相信了,
只是喊爽的而已。
就算按照你之前的理想情況,P2P後續收益都正常,然後放銀行理財一年利息100萬,
再讓你房貸不用還,
你要賺到一億,也要再100年。
rickchiu wrote:
1.反正以2500萬房貸來說.....原本以前一年50萬的利息,現在一年只要33萬多......
大約20年下來省300多萬利息....可以多買3-4萬個便當吃一輩子了


怎麼不乾脆說不要貸款,一年省50萬,20年下來你就省了1000萬可以買10萬個便當吃三輩子了。


rickchiu wrote:
然後,第11年再重新貸款20年吧......


所以我說你的洞只會越來越大。
另外,你覺得現在的房貸可以保證利率10年都不變嗎?
再來,你買的理財商品可以保證報酬率10年都不變嗎?


rickchiu wrote:
到時候利率會不會1%不到啊?


有可能,也可能3%, 4%或更高。
rickchiu wrote:
3.大陸銀行商品是可能違約拉,但機率依舊是很低....連這都怕還需要投嗎?


首先,機率這種東西很神奇,
你覺得它低,它偏偏發生給你看,
你覺得它高,它偏偏死不發生。
大陸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跌出負數

再來,理財商品本身可能就具有風險,這要看是甚麼商品而定,
所以就算締約方(銀行)不違約,你也不見得就是賺錢的。
就像你買股票,股價跌了,沒有人違約,但是你還是賠錢了。
我猜你在簽約前或當下大概也沒有仔細去了解自己買的商品是甚麼,風險在哪邊吧。
rickchiu wrote:
有可能,不知道,反正以前4.8都在換了....4.3匯率風險低一點了吧.........


為什麼你會覺得4.3匯率風險比4.8低?
雖然我大概可以猜到你的想法,
但是我可以跟你說,你的想法是錯的。而且錯得離譜。
匯率風險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
簡單的說,
當初匯率4.8時,有當初的市場狀況,跟相應的匯率風險,
現在匯率4.3,有現在的市場狀況,跟相應的匯率風險。
就單說疫情就好,都有可能是造成匯率波動的因素。
所以你不能簡單的用數字去認為4.3比較低,所以風險就比4.8低。
除非你能確保兩個匯率時空的變因是一樣的,
問題就在於全世界沒有人敢說自己看得準這種事情。

就像股價1000的時候的風險,
不見得會比股價800的時候的風險高,
因為股價也是眾多因素考量之後的結果,
舉個例子,
當A股票股價1000的時候,爆出一個利空消息,
這時候,可能因為投資人的信心還比較強,
所以這個消息只讓股價從1000跌到800,跌幅20%。
但是如果今天A股票的股價跌到800的時候,再爆出同樣的一個利空消息,
有可能因為這時後投資人的信心本來就有點動搖,現在再爆出消息,整個投資人信心被瓦解,
股價有可能從800跌到500,跌幅37.5%。
當然,以上數字都是隨便舉例,目的是要告訴你 風險 跟 現值 並不一定是正相關的。
vivian93 wrote:
如果當初你沒有貸款出來投資,
今天哪需要煩惱這些問題?


貸款不過2500萬,目前,我既未遲繳過,也沒需要到賣房來還債

代表我有這能力可以控制....

vivian93 wrote:
寬限期過後你的貸款本金要從哪還?


第5~11年,把現在增資過去的200萬,從ATM領回來就行阿

很難? 再不然轉貸也行,房在房貸在.....不難...

搞不好銀行一直讓我寬限,或是之後又求我增貸...

vivian93 wrote:
為什麼你會認為這是一個可行的方法呢?


理財型房貸只是備用,中文很難理解?


vivian93 wrote:
銀行的理財商品也不是一定賺的,


對阿,現在形勢日益嚴峻,但是我從2007年投銀行理財也破千次了吧.....

還真的沒虧過.........我倒想看看是那家銀行能讓我遇一次虧損看看.....

你說得TRF是一種衍生性金融商品,跟我投的真是牛頭不對馬嘴..........

vivian93 wrote:
售屋所得就是你的賣價扣掉成本,你覺得你繼承來的房子成本是多少呢?


房屋是評定現值阿...但出售的房地產,房地比很低....反正這稅不高,不適用二稅合一的


vivian93 wrote:
今年才剛開始跟其他國家交換資料而已,讓子彈飛一下。


恩,真心期待有人因CRS被關或被罰到死的來現身說法....子彈不會再飛十年還沒出現吧?


vivian93 wrote:
你要賺到一億,也要再100年


不用啦,之前已經賺幾千萬了阿,反正我會一直努力不懈的......


vivian93 wrote:
怎麼不乾脆說不要貸款,一年省50萬,


現在一年利息才33.X萬.....而且已經欠下去了,怎不要貸? 不合邏輯
vivian93 wrote:
為什麼你會覺得4.3匯率風險比4.8低?
雖然我大概可以猜到你的想法,
但是我可以跟你說,你的想法是錯的。而且錯得離譜。


要賺錢,不想要風險? 天底下沒這種事......只要維持4.3的匯率

我增貸過去的200萬,10年後,還是能淨賺60幾萬NT的.....

我也可以不多貸這200萬NT阿,10年後,一毛也沒賺到.....那,離賺回一億的目標就更遠了...
如果沒投過大陸理財的,其實不要加入討論或是批評。 就以自身經驗來談即可。理財目前困難是資格限制變多,沒有內地工作證明的以後只能擺債券或是餘額寶之類的。 債券目前我看約3.5%—3.8%。 十年固定利息的。


人民幣這一波強升其實打破眾人眼鏡,不久前還是會貶至8以上
+1

brandonhu wrote: .如果沒投過大陸理財的,其實不要加入討論或是批評。 就以自身經驗來談即可。理財目前困難是資格限制變多,沒有內地工作證明的以後只能擺債券或是餘額寶之類的。 債券目前我看約3.5%—3.8%。 十年固定利息的。

人民幣這一波強升其實打破眾人眼鏡,不久前還是會貶至8以上

vivian93 wrote:
為什麼你會覺得4.3(恕刪)

人家想要把一手好牌打成爛牌
你管人家那麼多?
反正最後賠錢破產的是他
你又沒有影響
我們看戲就好
醉望紅塵 wrote:
最後賠錢破產


目前是赔钱没错,以后要破産,你可能要大失所望。。。。
經你這麽一说,我發現我就算有一億没收回来,也没破産也,我還挺會撐的。。。。
rickchiu wrote:
目前是赔钱没错,以后(恕刪)


其實樓主自己衡量好風險和報酬即可!只能祝福!
  • 18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