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問題可以用總量管制與重稅限制問題是很多打房政策早就再作,只是擋人財路的官就做不久就被轟下台,然後政策暫停開會檢討中....無限期延期中.像屯房稅,奢侈稅這些打房政策早就出來,但是沒官敢貼示公告並100%執行之. 這是因為"擋人財路"就跟科神的大巨蛋是一樣的道理.第一任第2年沒拆就是會讓其蓋完,只是官和商的比例分贓的問題罷了. 所以第2任就馬上把絆腳石踢走.如同習皇帝所言. 房子是拿來住的,不是拿來投資的.如果真要開放炒房地產. 其實可規定只限"商辦房地產",住宅房地產一律不能炒.
要人來投資,然後又要總量管制,然後又要有配套,然後又要課稅,然後又限制投資標地乾脆不用開放陸資,讓全台灣人集資來投資高雄的房地產就好,高雄市政府發公債券讓全台灣人民購買不是更好還有...對岸同胞也不是傻子好嗎??他們內地房產早就不知炒到什麼地步了,還輪的到炒高雄...很多政策不是喊口號丟風向球給人民就能解決的...如果也讓高雄人體驗一下台北高房價的話,這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