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遠見雜誌報導: 台灣海峽的綠金寶藏

很多寶藏阿
michaelroddick wrote:
2018-01-31...(恕刪)
「高鐵和高捷的經驗殷鑑不遠, 股東和政府屬意的承包商先分拆工程, 工程費上面賺得飽飽的, 最後股東兩手一攤, 政府接管, 所有的損失都是全民買單, 所以只有透明公開, 才不會讓有心人士上下其手」


......
......

仁兄你好,

關於上面你所考慮的事情,

我想了一想,

其實也不用考慮。

因為這些嘗到甜頭的人,

會一而再,

再而三的去做,

搞這個對他們來講駕輕就熟,

這是很有好處的。

不然台灣比中國大陸接觸西方市場早30年,

( 從1949國民政府來台灣,

到1978鄧小平改革開放這段期間計算,

換句話說我們領先中國大陸30年 )

今天淪落到這個地步,

不是沒有原因的。

我接觸過一個政府標案,

專案的範圍是台澎金馬自由地區,

這個裡面有美國人, 政府官員, 高級民意代表,

都是報紙翻開就可以看得到的人,

政黨輪替沒有威脅到這批人的生存方式,

也沒有威脅到這批人的地位,

甚至有的人還越來越往上爬的高。

這件事情大概有10年以前吧?

他們計劃構思的這一段期間我比較不清楚,

我接觸的是已經進入計畫的實際研究階段,

也去美國看過他們這套系統是怎麼運作的,

結果到最後這個計畫我親眼就看到 他們怎麼做的,

就跟仁兄你所考慮到的一樣。

目前我所看到的現象,

過去是這個樣子,

現在也是這個樣子,

如果大家不忘初衷的話,

將來一定還是這個樣子。

你考慮到的是一定會實現的,

祝我們兩個想的都成功。

這表示我們兩個都很瞭解台灣。

呵呵~
Rubon 3rd
fish_fish wrote:
離岸風電是IPP,...(恕刪)


目前這件事情還感受不到政府是不是有特許的權利,

但是政府在這裡面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或者說是干預的空間,

電業自由化下,

政府還是有主導的力量,

這個時候民意代表,

政府官員,

跟能吃到這一塊餅的財團,

他們會想盡辦法賺錢。

台灣不是一直都這樣嗎?

過去是這樣的話,

未來也這樣?

這個習慣短期之內不會改變。

和坤?立法委員坐很穩就是一個指標。

不過我沒有說和坤有參與這個事。


Rubon 3rd

heinzvon wrote:
又要轉移焦點了,本樓是討論風力,對質疑的黨國時代應該要另開樓


是阿 愛暗示政府推綠能有私心
但真要講卻又對現成成天偷台灣人民錢到自己口袋的事實不提
盡提些莫須有 也許有 將來有 可能有的事情來混淆綠能
然後講久了自己也認為已經發生似的
然後拿這反綠能發展
談風能嘛
你就說說台灣風場優不優就夠了
難道會有車禍你就不開車?
甚麼戰爭吵到風力發 電
這跟
買股票說會有系統性風險不一樣無聊嗎?
拿這類似的理論一直講 是累不累
照這類邏輯推演
不必做事情了
或是只能給你[喜歡]的人物上台才行

事實就是台灣擁有全球數一數二各種綠能資源集一身
何必故意忽略這個只講政府可能弊病

個人覺得洋流是最有機會技術和建設領先
風力穩定性可能略低洋流
黑潮親潮除非地球毀了不然動能不會斷
現在也已經試發電

台電董座楊偉甫:電價不調 虧損跑不掉

.....

台電主管指出,台電一月分已虧損廿五億元。楊偉甫表示,初估燃煤減發的六十一億度電全用天然氣代替,成本至少增加四十八億元,今年若沒調整電價,虧損跑不掉。

受到電業法修法影響,電價去年一整年都沒有調整,電價與市場價格已有落差。
......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2972126?from=udn_ch2cate6644sub7238_pulldownmenu

忌妒珊伯爵 wrote:
事實就是台灣擁有全球數一數二各種綠能資源集一身
何必故意忽略這個只講政府可能弊病 
...(恕刪)

老百姓如果有想繳給台電一度7-8元
或是有承包綠能的公司
才能說這是寶藏
不然對台電和國庫來說
這都是錢坑
dohan8850 wrote:
老百姓如果有想繳給...(恕刪)


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伯爵的想法太天真了。

伯爵可能沒有承辦過公共工程標案的經驗?

或者是從事要大規模地政府協調的經驗,

能源供應牽涉到複雜的國家能源政策,

台電以及一大堆如狼似虎的下游承包商所生產出來的電,

我們要多少錢去買。

這不是一件單純的事。

Rubon 3rd

忌妒珊伯爵 wrote:
是阿 愛暗示政府推綠...(恕刪)


環境優又如何?能一度電三塊?
什麼發電都可以做啊,你要蓋一間腳踏車發電廠,問題就成本啊,洋流對台灣來說的確算是最好的發電選項,而且還不像其他綠能發電量忽高忽低的,但問題就在海底發電機組,海水容易腐蝕,簡單來說還是材料科技跟成本問題,現在做出來的大多是些教授小規模學術研究用

回到本文的風力發電,還是那句老話,政府只要不補貼,照市場價一度電三塊收,雙手雙腳支持蓋,要塞幾隻風車隨便你

dohan8850 wrote:
老百姓如果有想繳給台電一度7-8元
或是有承包綠能的公司
才能說這是寶藏
不然對台電和國庫來說
這都是錢坑...(恕刪)


在冬天不需要那麽多電的時候,需要停下便宜的電廠(2-3元),買7元一度的風電。
在夏天需要很多電的時候,就沒風了。

政府是在打那個算盤?

Rubon 3rd wrote:
完全同意你的看法,...伯爵可能沒有承辦過公共工程標案的經驗?
...(恕刪)


搞不好人家很有經驗, 只是站的位置不同...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