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bitiously wrote:
中裕即時行情11/07...(恕刪)
NBI生技觸半年線回穩 反彈在即?Celgene本益比海嘯低
MoneyDJ新聞 2017-11-06 12:31:36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美國投資人對生技業者的財報期待甚高,財報表現不如預期、導致族群連續多日走軟,直到上週才出現反彈走勢。分析人士認為,生技股這波跌勢正好為投資人創造買進機會,以過去的歷史軌跡來看,族群即將反彈。
美國知名財經網站霸榮(barron`s.com)報導(見此),SPDR S&P生化科技指數基金(SPDR Biotech ETF XBI,代號為XBI.US)年初迄今大漲逾44%,是標準普爾500指數同期間漲幅(15.59%)的近三倍。然而,Biogen、Amgen、Gilead和Celgene四巨頭公布的上季每股盈餘雖佳,暢銷藥的營收卻令人失望,導致生技族群腳軟。
不過,投資人別太灰心。Wolfe Research技術分析師Rob Ginsberg說,從XBI相對於標普500的歷史表現來看,10月份對XBI來說,通常是一年之中第二差的月份,平均會在11月反彈。
在四大巨頭中,跌勢最慘的要屬免疫醫療製藥業者Celgene Corp.。嘉實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顯示,該公司從10月20日起至10月26日為止,股價只花了5個交易日,跌幅就高達26.5%。
Celgene 10月26日宣布下修2020年財測、並坦言牛皮癬(Psoriasis)新藥「Otezla」銷售不如預期,導致股價跳空慘跌16.37%。不僅如此,Celgene還在10月19日宣布,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口服療法「Mongersen」的第三階段臨床試驗,將不會啟動,股價應聲在20日重挫10.76%。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Matthew Harrison在Celgene起跌前,就將其投資評等設定為「減碼」,但他10月27日再度將評等調回「中性權值」,理由是學名藥的競爭雖帶來風險,但隨著市場預期作出調整,Celgene的風險/報酬比已經恢復平衡。
Mizuho分析師Salim Syed也說,Celgene用未來12個月每股盈餘預估值來計算的本益比只剩下11.9倍,創金融海嘯爆發以來新低。這意味著喜愛追高殺低的股民已出場,Celgene如今值得價值型投資人再次評估。
XQ全球贏家顯示,最能代表生技業表現的美國那斯達克生技類股指數(NASDAQ Biotechnology Index,簡稱NBI)在跌到半年線後就開始止跌回穩(見圖)。NBI 11月3日終場上揚1.57%、收3,320.33美元;10月份共計下挫了5.81%。
ambitiously wrote:
NBI生技觸半年線...(恕刪)
^NBI - NASDAQ BiotechnologyNasdaq GIDS - Nasdaq GIDS Delayed Price. Currency in USD
3,286.15
-18.41 (-0.56%)As of 11:58AM EST. Market open.



ambitiously wrote:
^NBI - NASDAQ...(恕刪)
生技股震 醫療基金加碼時機到
生技類股短線疲弱,保德信投信分析,幕後原因是美國專攻生產抗癌、消炎藥的生技龍頭股「賽基」主力藥品銷售成績不如預期,加上新藥研發進度落後,迫使公司下修2020年的營收目標,拖累大盤;預料生技股短期烏雲散去後,醫療產業仍具中長線投資契機,建議投資人此刻可分批加碼,並採取平衡布局生技、製藥、醫療器材、醫療服務四大次產業的策略,降低波動風險。
據理柏(台灣)統計,截至今年第3季底,全台共10檔「生物科技/健康護理股票」型基金,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規模第一大,達新台幣94.7億元,市占率40%;其餘9檔合計規模140.4億元。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2002年成立之初便操盤至今,穩健操盤風格受投資人青睞。
江宜虔分析,創新為製藥、生技及醫療器材等次產業擁有高獲利率及獲利穩定度的主要因素,這也讓產業長期具有較佳的本益比及股價表現,採取定額定額或分批布局,醫療保健類股都堪稱優質選擇,長抱兩到三年,有機會爭取不錯投資績效。
江宜虔進一步指出,目前醫療產業股價評估處於近幾年相對低點,從美國多家券商評估的報告來看,大型製藥廠獲利成長於明年轉佳,,此刻正進入創新產品增加的循環,預期獲利成長可望明顯回溫。
研究機構EvaluatePharma預估,今年起未來五年,對病患而言,全球藥品支出年複合成長率6.5%,生技、製藥類股獲利也值得期待。
(工商時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