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6533晶心科振作一點!


Metrowerks wrote:
之前看到李家同教授...(恕刪)


非常感謝M大的信心加持

立馬再次放空數張晶心科

技術線型全面走空橫向整理爆大量出上引線

繼3月底嘴砲CEO出來開法會狠賺一波

這次機會怎能錯過20~30%以上跌幅機會

這家沒市場沒人才沒技術沒資金的炒股公司

還有人傻傻在等
量未達天量,6月4400萬,成本2000萬賺6毛,4月及5月都2200萬,4月+5月賺1毛,所以7月2000萬損平,全年目標仍成長1-3成,以不成長8~12月之月均為3000萬賺0.25,5個月可賺1.25元全年近1.5元,可期待。
6~8月簽合作的服務合約共同推廣業務,沒有授權金但未來成長性很强。
僅個人看法
T大(至於炒股,往好處想,這樣的標的可以不用管基本面,逢低買進終有一天會被炒高
而且這支接近零成本持有的人很多,就算有利空也沒有那麼簡單整個崩下去。)
目前止很真實,抄手高點利多不斷,散戶多營收回落直接就回跌,局外人看報告比對股價,霧裡看花。
一路看來,巧大&T大是比我們這些普羅大眾更深入產業面的,小弟持有此股算來也快17個月,去年到今年年初為止像在高空彈跳,年後到現在應該是雲霄飛車,接下來呢?我想別太刺激,像爬高山的小火車即可,感謝兩位大大提供的資訊及見解

巧巧新人生 wrote:
T大(至於炒股,往好...(恕刪)
晶心科內部薪資人事及管理如上很多大大所述,令人擔心。
公佈的布局確有漸入佳境。
百元以上股價應可支撑比較優異的薪資,多給點薪資留住人才,省去培訓零績效的浪費。
下半年(8月後)3000萬/月保住今年不衰退。
僅供參考
晶心科內部薪資人事及管理如上很多大大所述,令人擔心。
公佈的布局確有漸入佳境。
百元以上股價應可支撑比較優異的薪資,多給點薪資留住人才,省去培訓零績效的浪費。
下半年(8月後)3000萬/月保住今年不衰退。
僅供參考
RISC-V架構市場獲得重大進展,中國大陸上海市經濟信息委員近日宣布將針對採用RISC-V架構的物聯網、工控產品提供補助,成為首個支援RISC-V的政策,將可望加速RISC-V在中國大陸市場普及速度。法人看好,布局RISC-V架構已久的晶心科(6533)將可望因此受惠,有機會因此獲得大陸IC設計廠擴大下單,帶動業績向上成長。
中國大陸近年來積極發展半導體產業,其中IC設計產業由於必須購買指令集架構才能開發產品,在Arm授權金過高的疑慮下,現在成本相對較低的RISC-V異軍突起,逐步成為大陸IC設計產業的新寵兒。

大陸上海市經濟信息委員近日也宣布,將支援RISC-V架構、32位元為基礎的處理器晶片研發及量產,應用領域主要為物聯網、工控等;在人工智慧領域,需支援雙精度浮點運算、多核心等先進技術,同時也是大陸第一個支援RISC-V的補助政策。



巧巧新人生 wrote:
晶心科內部薪資人事及...(恕刪)
要抱緊,有機會逆勢上漲。
今日相對抗跌,看來有撐!
巧巧新人生 wrote:
要抱緊,有機會逆勢上...(恕刪)
小㬢 wrote:
一路看來,巧大&T...(恕刪)

我在職五年來其實也看不懂這公司在幹嘛啊,不能算有多深入吧。
這公司股價的每次起伏,其實我也完全不懂是怎麼回事,偶爾太奇怪會問問人而已。
今年二月看到另一間網站說董事在賣股,還有人質疑合約書一年才多五份,才比較認真去瞭解。

前陣子離職跑去跟一些有錢人抬槓,也是被問了一堆有的沒的問題。
昨天聊的那位是不同產業的,剛好看到中國在補助 RISC-V 產品,他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他說對岸不重視智財權,前陣子剛好對岸中興剛被美國整,可能也會逐漸開始重視自產晶片這塊。
然後晶心賣的是 CPU 原始碼授權,客戶可以看到原始碼,這樣過去是不是會被盜版?
接著又跟我講很多台商過去對岸被抄被搞的案例,問我晶心到底這種模式有沒有問題。
這問題我還真答不出來,因為我沒有實際到對岸走過,那些故事也只是聽說,沒什麼實感。
在這行還真的沒想過盜版問題,仔細想了一下還真有可能,只是有沒有那價值就是另一回事了。
對岸真有心要養人才的話,開放的 RISC-V 架構應該可以自己拿來搞,又何必冒法律風險。

所以說這段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買新聞自婊:
中國大陸近年來積極發展半導體產業,其中IC設計產業由於必須購買指令集架構才能開發產品,在Arm授權金過高的疑慮下,現在成本相對較低的RISC-V異軍突起,逐步成為大陸IC設計產業的新寵兒。

如果原本中國的 IC 設計業只要買 ISA 授權就能做產品,那代表他們也能拿 RISC-V ISA 自己搞。
除非晶心特有的 ISA 擴充部分別具吸引力,不然他們沒理由會去找晶心簽約啊

薪資結構問題不方便多說,不過中資進駐新竹周邊後確實有不小的影響。
芯道互聯不只是挖聯發科的人,對晶心的人也有動手,後續會怎樣也只有天知道

以 RD 角度看這間公司的話,留在公司的強者還是很多,但主要能改善產品的人才沒被凝聚起來。
幾年前一些老員工離職以後,新人雖說能力也很強,但傳承就如 M 兄說的有斷層,無法完全替代。
跨部門的知識共享方面變得很被動,遠遠不及四、五年前的狀況,研發部門變得像一盤散沙。
以現存的人力來看,支撐公司不倒、不出大狀況是不困難,要增加研發動能則需要體制上的變革。
體制上的變革指的是引進類似 Scrum 的方法,不過這就要看高層那些石頭腦袋能不能接受了。
至於前面 M 兄提到的 SW 那邊處長的問題嘛,嗯...至少兩三年內一些強者還不會跑,放心吧

商業佈局上我的理解就是碰運氣吧,為了有運氣可碰,所以努力在市場上存活,等待時機到來。
所謂碰運氣,就是看市佔率第一那家會不會出大事倒台,或者佈局的產業終於大規模興起吧。
對岸的舉動到底對晶心是轉機還是危機,我不是業務部門的我也不懂,只能站在一邊看戲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