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約可看成0.4%以下讓ECB有寬鬆傾向。

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
EUR/USD約從1.35至1.08(-20%);同期CRB約313至154(-50%)。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
EUR/USD約從1.08至1.07(-0.01%);同期CRB約154至194(+26%)。
美國當年訂下失業率6.5%以下或通膨2%的目標,先到的是失業率而非通膨,這要感謝同時期的基本金屬和原油等產能過剩,且歐、日的貨幣寬鬆使得資金成本較低。但歐元區會有這樣的機遇嗎?IPI、PPI或WPI的上升,不會立即反應在CPI,當它反應時會影響貨幣政策展望。小結論,EUR/USD貶值,CRB上升,這樣持續下去,很難想像未來不發生輸入型通貨膨脹;若經濟成長仍不佳,則變成停滯型通貨膨脹;若區域強弱不均就更麻煩了。那ECB該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