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1年有10億出售成交額 財力有多大


fwfe941119 wrote:
嗯~K大說的有理~交...(恕刪)


會嗎?

台灣論節稅

多少開好住好再領補助的?
fwfe941119 wrote:
定存和定存股,不就差了個股字,又不像放銀行穩賺


定存股現在沒那麼『好康』了!
很多人買定存股,
是為了可以『退抵稅』。

你沒看錯,
不是買股票得繳所得稅,
而是買了股票後,
還可能因此享受退(扣抵)綜合所得稅的好處!

原因是:
公司盈餘繳納營利事業所得稅,
所以公司分配的股利中,
包含這部分『可扣抵稅額』(兩稅合一的概念),
很多買定存股的人,
會挑選『扣抵率』高與體質較穩的股票,
做為定存股。

但今年稅改後,
已將可扣抵額減半,
使得原本可扣抵兩萬元的稅,
變成只可扣抵一萬元。

很多人會哀哀叫(包含我,前文已經說過,我公司年度盈餘在分配時,會因此少了很多扣抵額),
但其實兩稅合一,
本來就不是全球稅務常態,
歐洲許多先進國家,
早已不再實施兩稅合一。

雖然歐洲各國敢廢除兩稅合一,
但台灣民風比較剽悍,
官商勾結比較嚴重些,
輿論也比較好操控,
所以如果台灣全面廢除兩稅合一,
勢必會引起官商民代乃至股民海嘯般地反對!
馬政府比較笨,
竟敢為了租稅公平,
不惜得罪這些難惹的勢力,
硬是將兩稅合一的可扣抵稅額減半!(幸好沒有全面廢除,不然我就大失血了!)
這下子很多人(包括我)因此得多繳稅,
所以馬政府才會引起這麼多民怨!
一般民眾不會理解這些,
不理解老馬是在刮較有錢人的稅(而沒有朝窮人課稅),
只會跟著罵,
很好笑!

這幾任財政部長中,
我最恨現在這個財政部長,
因為他的稅改害我荷包大失血!
但這幾任財政部長中,
我最敬佩的也是現在這個財政部長,
因為他真的在推稅改,
以落實租稅公平。
可惜(還是該說『幸好』?)他人孤力單,
根本打不過立院財委會的大委員們,
民眾也不會給他任何支持(因為民眾根本搞不清楚狀況)。


dulinsu wrote:
定存股現在沒那麼『好...(恕刪)


作股票D大想必是穩賺的投資專家,連扣抵稅額都能如此精切~
我等小小散戶應該多多學習,別老是賺了點股利,卻賠了大段價差~

要不也應順應K大提供之脈絡,轉往期權發展,
K大能指點此一迷津,股期對敲想必亦是熟門熟路,
小小散戶或許也該順應潮流,多跟有識之士多多學習節稅之道才是~

有錢人懂節稅,稅收公平窒礙難行,~
萬丈高樓從地起,聚沙成塔,
至少,從股民交易著手,也還能粉舖公平~~
這方面的推動,也實在有勞K大和D大多多費心才是~
沒人說証所稅不合理
不合理的是課稅方式
証所稅是資利得稅,也就是有賺才要繳
誰能說服我
1為何政府要對股市投資人收取那麼高的交易稅?(若沒政所稅含義)
2為何還需繳交健保補充保費?只應健保虧損?
3為何以繳完稅的股利還扣抵減半?
4既然是資本利得稅,為何購買基金、債卷、甚至房產合一稅不一併實施?不都有資本利得的概念?

政府要課資本利得稅不要只真對股市投資人,不是要站在公平正義的高度嗎?
課稅的精神不是要公平、公正、公開嗎?可以只針對某族群嗎?

這政府做事方向大多正確,敢去碰前幾任不敢碰的議題(包含年金改革,核四存廢,二代健保,房產合一稅等),是太想在歷史留名?但過程跟結果都很愚昧

要麻都不碰,要改革就一次公平正義到位

(這些燙手議題也有可能是這一任無法像前幾任拖下去)

kantinger wrote:
會嗎?台灣論節稅多少...(恕刪)
雷蒙斯 wrote:
沒人說証所稅不合理不...(恕刪)


1為何政府要對股市投資人收取交易稅?
時至67年,考量國內股票市場規模不大,常有人為操縱、哄抬摜壓、短線進出等情形,
使股價高低無法真實反應企業營運狀況,致真正投資者裹足不前,反成集資投機者獲取暴利所在,
且政府當時為減輕農民及中低所得者負擔,透過降低綜合所得稅、關稅及印花稅等措施,使稅收減少。
為增裕國庫,財政部遂參照日本作法,修正證券交易稅條例第2條,
將稅率由1.5‰提高為3‰,經 總統於67年11月27日修正公布


2為何還需繳交健保補充保費?
前衛生署長要以戶總所得收
但立院不要
搞成健保補充保費


3為何以繳完稅的股利還扣抵減半?
讓更專業的回答如何?
跟證券交易所得沒關係
兩稅合一要不要再開一棟樓

4既然是資本利得稅,為何購買基金、債卷、甚至房產合一稅不一併實施?不都有資本利得的概念?
台灣合法生意
目前稅制上除了證券買賣
價差所得有都免稅的嗎?

全部稅改一次改
全世界那個那樣做
不就跟沒改一樣

如何?

kantinger wrote:
1為何政府要對股市投...(恕刪)

反正要改變的人已經掛了,這是全民的選擇,我們很多人都是流淚投下去,奈何結果不如預期,你就不要再一直講了,沒用的。
kantinger wrote:
1為何政府要對股市投資人收取交易稅?
時至67年,考量國內股票市場規模不大,常有人為操縱、哄抬摜壓、短線進出等情形,
使股價高低無法真實反應企業營運狀況,致真正投資者裹足不前,反成集資投機者獲取暴利所在,
且政府當時為減輕農民及中低所得者負擔,透過降低綜合所得稅、關稅及印花稅等措施,使稅收減少。
為增裕國庫,財政部遂參照日本作法,修正證券交易稅條例第2條,
將稅率由1.5‰提高為3‰,經 總統於67年11月27日修正公布


2為何還需繳交健保補充保費?
前衛生署長要以戶總所得收
但立院不要
搞成健保補充保費


3為何以繳完稅的股利還扣抵減半?
讓更專業的回答如何?
跟證券交易所得沒關係
兩稅合一要不要再開一棟樓

4既然是資本利得稅,為何購買基金、債卷、甚至房產合一稅不一併實施?不都有資本利得的概念?
台灣合法生意
目前稅制上除了證券買賣
價差所得有都免稅的嗎?

全部稅改一次改
全世界那個那樣做
不就跟沒改一樣

如何?.(恕刪)

=============================================================

K大對稅制之議,所學近似泰斗,見識縱貫古今,
所提當完備之至,令人愧嘆不如,
而對版友所提證交稅,補充保費等之雜訊,
皆能以陳年舊帳,及不干我事輕鬆排解,令人耳目一新,
尤以"如何?"二字結語,更是鏗鏘有力,令人拍案叫絕,
足見大將之材,非螻蟻之輩能攖其鋒也~
望K大繼續大聲疾呼,為真正的公平稅制盡心盡力,
則實乃萬民之福,小小股民之大幸也~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