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應該分成主約跟附約吧!主約跟附約都是帳戶型哦!(現在應該沒有賣無上限了.就算有賣也非常貴.所以買了也無意義)且無保單價值準備金.用終身還本型做主約若不想要繳頂多只能保額減半而已.還是會有所損失.所以通常都不建議用終身還本型做主約.現在都有規定投保日額假若1000元.那帳戶就是250-300萬.帳戶用完保單即終止.另外用終身醫療險做主約這種又叫做終身還本型醫療險.一般保險員都會推這類保單說保費有去有回.其實也是用自己存在保險公司的錢理賠給自己.若人到走之前理賠到20年所繳的保費那一毛也不會退給您.若理賠不到那麼多.就會加計1.05倍或1.06倍退還給受益人.所以這類型的還本型醫療險會比附約型的醫療險貴上許多.因為附約型的是不管終身理賠多少.是不會退錢給您的.AMD_Hammer wrote:那叫帳戶型/倍數型帳...(恕刪)
may5488 wrote:這個應該分成主約跟附...(恕刪) 還本險是另外一種假設帳戶型/倍數型都是上限300萬,理賠到300萬,契約便終止一生只花到50萬的理賠帳戶型會給受益人250萬的理賠倍數型則一毛都沒有人有可能一生都不用住院,手術,沒有任何醫療理賠卻不可能一生都不會死亡買帳戶型醫療險,一買保險公司就注定要理賠當然保費就貴了,其實帳戶型醫療險,更像住院/手術提前給付的終身壽險(無解約金,不能減額繳清)
了解.我知道了.感覺很像終身壽險.有加提前給付住院醫療的那種.不過提前給付好像有規定年紀.之前看到一張是規定70歲之後生病.住院一天能從保單提領一定的比例.就要看住院幾天提領天的錢.但是有一個上限.好像是不能超過保單價值準備金的50%.不曉得有沒有記錯.不過二者應該還是有差別的.您說的這種比較特殊.AMD_Hammer wrote:還本險是另外一種假設...(恕刪)
我們全家都是買壽險加終身醫療的, 保費確實不便宜, 但我朋友年紀沒多老就有癌症,且還是吃素的, 真的是還好有保險, 還有因此事, 我才知道健保不是什麼都支付的, 尤其是針對重大疾病與癌症,也因為此事,我才改變觀念開始買保險, 因為我之前的觀念還真的以為有健保就好了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保險公司賣你任何險,一定是有精算過,不會賠錢的)(恕刪) 醫療險保險公司是有可能賠錢的,所以才會有一直停售的醫療險。像很久以前的終身防癌,一開始推出的終身醫療,都是保險公司後來發現風險曝露太大才停售。所以若有買到是很划算的,想想若從1歲保,繳到21歲就不用再繳,但保險公司要負擔你一生的醫療給付,負擔很大。我很後悔沒有多買一些,因為附約型的醫療險幾乎都只保到75歲,但75歲後才用的多啊!我就是愛拍照 wrote:再說一些什麼還本,利變型保險,我就更不懂了,你到底是在買保險,還是在買基金?(恕刪) 基金的話是叫投資型保單,若有定期險需求又確定會一直投資定期定額基金五年以上,買投資型保單並不會比買定期險加另外買基金的費用來的多,只要期間夠長,投資型保單裏的基金轉換優惠算起來比在外面買基金划算。這點是我以前在銀行的投資部門(幫銀行做資金投資)的姐姐告訴我的,所以別問我詳細算法,我很笨的!
應該也可以這麼說以前的人保險觀念不好.都覺得買保險是在觸自己眉頭.保險公司為了銷售自家商品.保險費用都壓到非常低廉.吸引一些人購買.世代在變化.大家保險意識越來越強烈了.越來越能接受保障型商品.保險公司才發現自己所賣的理賠率即其成本相對的入不敷出.甚至是賠錢在賣.所以紛紛的將一些好商品停售.不然就是調整保險費用.所以才會發現保險費用越來越貴.保障內容越來越少.
我們總以為自己比大多數人聰明,但其實我們就是大多數人。保險有點類似公益彩券,公益彩券集合大家的錢,扣掉將近一半的錢,再把剩下約50%分發給中獎的人。拿到錢還要再扣稅.....保險公司集合大家的錢,扣掉經營成本及利潤,再拿一些來投資、炒房,有人"中獎"就發給她獎金,為何會認為買保險會划算? 你會賺的保險很快就會被停賣,或提高保費..... 還是都覺得自己中獎機率比較高,所以划算? 否則自己把保費存起來自己累積資金池,自己存保障,省錢的機率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