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脩 wrote:
今天重回20了,希望能多少跌深反彈,能賠少一些是一些
你要能賣才是。
建議樓主,解套的方法,就是賣了吧。
承認這次的錯看,記取教訓。
還有,得失心不要看的那麼重,在股市中賠錢是很正常的。雖然錢真的不好賺!
只求"勝率"有大於"賠率"。
心順了,其他的就容易了!
以上給您參考!
平安、健康最重要
大概就 購併 題材了。
看整個pc 前景,養不活那麼多大咖的公司,不購併,早晚有人會掛點。
以下摘自股市新聞>
---------------------
筆電品牌宏碁(2353)近年營運表現不佳,市場則有聲音指出可朝與其他品牌商併購的方向
走,點名華碩與聯想,雖然市場多認為此僅停留在議題層面,不過金仁寶董事長許勝雄則
認為,若聯想與宏碁併購,強強聯手是好事情,有利產業的整合與布局,且都是仁寶(
2324)客戶,合併與否都有利,他也強調台灣不應侷限產業往某個方向發展,例如只單純
衝刺品牌或是代工,應兩路並行,創造更大贏面。
宏碁近年表現不佳,營運持續依迷,近期市場有聲音指出,宏碁官方持股比重約6.48%,
因此若有第三方打算惡意併購,只要花約35.5億元的代價,就能持有超過官方持股比重間
接取得經營權,引起市場討論。
宏碁官方否認有被併購之計畫,且市場多認為聯想或華碩並不會有意願併購同質性高的筆
電品牌商,不過議題持續發酵,許勝雄昨日召開記者會時也被問到同樣問題,他指出,宏
碁與聯想都是仁寶的客戶,合併與否對仁寶都是好事情。
且他強調,聯想與宏碁雙強結合,有利產業的整合布局,且雙方在各種不同國家各有強弱
表現,結合後發展可期。
許勝雄也認為,台灣不該侷限產業的發展面相,例如要求只能走品牌路或是純代工,台灣
有完整的生產體系,因此應兩路並行,也就是品牌、代工各有一片天,尤其台灣市場小,
很難支撐一個品牌長大,但生產上台灣具領先優勢,因此代工業仍有發展的空間。
3325km wrote:
許勝雄也認為,台灣不該侷限產業的發展面相,例如要求只能走品牌路或是純代工,台灣
有完整的生產體系,因此應兩路並行,也就是品牌、代工各有一片天,尤其台灣市場小,很難支撐一個品牌長大,但生產上台灣具領先優勢,因此代工業仍有發展的空間。
他對產業的前景預測我不敢說一定不準.
但是準度不會太高. 威寶就是一個例子.
看他當年在眾人看衰的情況下,堅持要弄一家新的電信公司;威寶.
威寶做得如何,不用多說,數字會說話,從創辦至今多年,...
把仁寶的股東也拖下水, 不知道跟著虧多少錢了.
如果沒有威寶在燒錢, 仁寶的股東不知道可多領多少股利.
比錢,比人才,比集團規模都不如電信三雄+亞太電信,許董仍然認為創辦威寶可行.
Acer的主要市場並不止於台灣,它也不是靠台灣一個市場撐起整家公司.
反而,許董自己都知道台灣小,電信業者都只靠台灣的營收來維持,
許董竟認為台灣可以撐起五家電信業者,而它創辦的威寶有可能會獲利.
所以,我認為許董對產業前景的預測準確度,是很一般,很普通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