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自律..不追高殺低..股市仍比債券好..獲利一定是較高..賠錢風險也不會高到哪裡去我在民國80~90年間是買中鋼股票..每月買一張(才1萬多)..直至鋼價大漲賣出至今未補回(等跌)2009後來改買營建股..遠雄(19元~30元).宏盛(13元~16元)遠雄不適合討論現金流..因為這隻股票賺價差才是王道以宏盛為例...我一年前在yahoo股票版提供自己的「自律守則」宏盛16元開始分批買進..14元以下提高金額加碼...當時宏盛無建案.股價是該公司「低點」=安全文才po沒兩天就有人嗆我做法不對.賠錢了..因為宏盛又跌至13元我只能對他說所謂分批買進當然就是...市價13元我就掛13元買...到底問題在哪裡?又怎樣是賠?當年他的股利亦是不薄(每年賣一塊地)能否賺到就看未來走勢.說什麼預測什麼都假的.我也不知宏盛值多少錢.實際上賺多少錢才是真的..此討論版現已關閉..就無法回去做印證和此大大討論做法哪裡有誤我要說的是..分批買進不追高殺低..自律的人投資股市不見得風險大於債券股市任何時候都有優質股...例如.我今年分批買進彰銀...當然..他問題一堆.過去賠錢.體制混亂..但不這樣怎會便宜?等他整頓好了.年年獲利..股價會是現在的嗎?所謂逢低布局..但逢低大家不買.等高了才去追.風險就高
跟現金流無關 以下是個人觀察(如同以前投資未上市的7-11 出自對周遭環境的觀察)以前沒有電腦的時代 近視的人就很多現在除了電腦 網路 電玩 又多了低頭族.....眼睛不好的人只會越來越多.....精華光 金可這些隱形眼鏡股都是高價股....印證了這個現況……隱形眼鏡股來不急上車那麼光學鏡片股寶利徠(1813)還有機會嗎這種市場大 業者不多的公司吸引我的注意我認為有技術門檻先探1716期(3月初)有報導這家公司我有開始投資 下週二(3/26)要開法說會為了提高整体報酬率 有時我也會買些業績有想像空間的非定存概念股股票投資存在高風險 我有時也會踢到鐵板……大家要小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