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你知道,其實40年房貸,是對你有利的嗎?

不管是20年房貸,30年或40年房貸,
人民要的是合理的房價,
政府有責任讓人民安居樂業.
40年房貸有人支持有人反對,
與其討論幾年房貸是有利的?
那不如討論現今的房價為什麼高的買不起?
如何檢討,因為付不起高房價而要延長房貸時間?


moacetyl wrote:
如果可以多還? 但是...(恕刪)


你可能沒有貸過吧?? 對 假設你本來欠銀行三百萬 每個月繳本金xx+利息oo, 這個月有錢多還他10萬 則下個月就是290萬的本金xx加利息00 三百萬與兩百九十 所產生的本金與利息當然有一點點差別 因為銀行預設你是20年還清 290產生的利息一定比300的少 如果你有錢繳掉299萬 剩下的一萬 他還是會算本月本金xx+利息oo 一共算滿20年
不要說年輕人了 就連很多30~40歲事業小有成就的人都買不起房子吧
就算買了 也未必能換到好的生活品質

所以重點根本不是年不年輕 貸款年限長不長
而是高房價壓的大家喘不過氣呀

難道我貸款40年...房價就會變低嗎?
變低的只是表面上那看起來"好像"每個月少繳了好幾成負債而已吧

實際上呢 你還是買到高房價呀 光利息就夠你多買個好幾坪了吧



所以是房價居高不下呀 跟貸款幾年一點關係都沒有...


政府怕建商怕的要命
然後選舉的時候怕選民不選就開始說一些未來不會也不敢兌現的支票

明月書流 wrote:
租屋只能用簡易家具...租屋只能用簡易家具..? 應該沒試過月租2萬5 住在6000萬豪宅的那種感受吧.(恕刪)

房東可能傻了,6000萬存銀行都不只2萬5,北市像樣的三房兩廳都要40000了。
給香吉士大大, 為什麼使用40年房貸是一場賭注,先買我至少有實質的資產在手上,不管局勢如何變動,我的資產還是在,機會還是遠遠贏過未知的分析。

很多人的角度是以不動應萬變,顧慮太多未知的層次面,就因為無形的通膨,生育率,央行利率,而放棄買房的機會,這也是賭注吧?
不同的是我籌碼還在手上,機會大於未知的判斷。

就以我兩年前汐止買房的經驗,那時也是漲聲四起,噓聲大呼聲,
也是一堆人等著跌,說不定這些等的人到現在還在發文看跌,
當初買500萬現在變800萬, 如果當初跟著等的話,我現在已經買不起。

我只是以過來人經驗建議還沒買房的網友,你能把握抱住的是機會,
不要以未來情勢判斷它是未爆彈,數據不能信,股市數據分析最多,
還不是錢在裡面來來去去。

要說無形的我也會說,買房下去你就有無形的動力,
努力想辦法賺更多的錢,絞盡腦汁的想成功的捷徑,
無形的產生優越感,你會發現精力,體力,腦力,都翻倍的成長。

如果要傻傻的過一天算一天隨波逐流,慢慢的你只會怨天尤人
阿b當初買了那樣多還豪宅
後來就因為動力不夠嗎?
川普媒體報的多 厲害吧
去查查幾次了?
台灣有破產保護這種東東嗎?
美國如果哪天經濟好轉
升息了
亞洲會變怎樣?

kantinger wrote:
阿b當初買了那樣多還...(恕刪)



他喔,應該章小蕙花光的吧,由此作為警惕,老婆要選胖跟醜的,但是我辦不到

川普是個人行為偏差,過度投資,聲色犬馬,大家只是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跟他不能比,離破產還差的遠,如果要無限上網,過度渲染此話題,一樣是來嚇唬人的,沒幫助的建議。

美國次貸風暴是非主流貸款(就是信用不好也可以貸款)所以升息逼死一群人,不等於代表全世界核貸標準,現在只是把貸款年數多了選擇,又不是說流浪漢都可以貸款,可以當警惕但不能因噎廢食。

阿布1411 wrote:
房東可能傻了,600...(恕刪)


實質的資產...??

也是啦...

那2008年次貸是怎麼回事?

美國的房子應該不是紙糊的吧??

很多大大只是提出風險可能及不合理所在~


<本圖轉自"人口紅利看輝煌年代後的亞洲小英雄(中)法意聯盟" JOE>

上圖是JOE由央行整理出的~

大大可參考一下~~

"自住實質的資產"小弟當然有~

家裡兩大兩小 60坪住的舒舒服服~

一樓門口還可以種花養草~

所以小弟完全不擔心手中"自住實質的資產"價格波動~

如果跌打算樓上買下來打通~

給小孩當房間~~


人生除非孤寡一生~

不然一定會有換屋需求~

手上的實值資產升值了~

換更大坪數的負擔也更重了~

啥? 對~薪資也成長~

可是~ 小弟剛出社會起薪比那時南韓平均高一點~

現在南韓大學畢起薪7萬以上~

啥? 對~往週邊鄉鎮考慮~

可是~ 習慣的生活機能不容易改變~

年輕住市區?中年住山上? 比較難一點...

勞工可不像公務員~

要到65歲才有錢領喔~~

而且這麼順利就不會有房價問題了~


前面很多大大都提到~

重點在不合理的房價~

而非貸款年限~

而目前台灣房價合不合理~

起碼目前小弟不會出手~

也不是小弟的菜~

留給有能力的大大賺~
貪是貧字頭 慾多化成愁 千江取瓢飲 知足自長流
40年...崩盤的前兆嗎

已經遠遠超過所得比...


不過對投資客不錯,每月少繳很多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