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書流 wrote:
租屋只能用簡易家具...租屋只能用簡易家具..? 應該沒試過月租2萬5 住在6000萬豪宅的那種感受吧.(恕刪)
房東可能傻了,6000萬存銀行都不只2萬5,北市像樣的三房兩廳都要40000了。
給香吉士大大, 為什麼使用40年房貸是一場賭注,先買我至少有實質的資產在手上,不管局勢如何變動,我的資產還是在,機會還是遠遠贏過未知的分析。
很多人的角度是以不動應萬變,顧慮太多未知的層次面,就因為無形的通膨,生育率,央行利率,而放棄買房的機會,這也是賭注吧?
不同的是我籌碼還在手上,機會大於未知的判斷。
就以我兩年前汐止買房的經驗,那時也是漲聲四起,噓聲大呼聲,
也是一堆人等著跌,說不定這些等的人到現在還在發文看跌,
當初買500萬現在變800萬, 如果當初跟著等的話,我現在已經買不起。
我只是以過來人經驗建議還沒買房的網友,你能把握抱住的是機會,
不要以未來情勢判斷它是未爆彈,數據不能信,股市數據分析最多,
還不是錢在裡面來來去去。
要說無形的我也會說,買房下去你就有無形的動力,
努力想辦法賺更多的錢,絞盡腦汁的想成功的捷徑,
無形的產生優越感,你會發現精力,體力,腦力,都翻倍的成長。
如果要傻傻的過一天算一天隨波逐流,慢慢的你只會怨天尤人
阿布1411 wrote:
房東可能傻了,600...(恕刪)
實質的資產...??
也是啦...
那2008年次貸是怎麼回事?
美國的房子應該不是紙糊的吧??

很多大大只是提出風險可能及不合理所在~

<本圖轉自"人口紅利看輝煌年代後的亞洲小英雄(中)法意聯盟" JOE>
上圖是JOE由央行整理出的~
大大可參考一下~~

"自住實質的資產"小弟當然有~
家裡兩大兩小 60坪住的舒舒服服~
一樓門口還可以種花養草~
所以小弟完全不擔心手中"自住實質的資產"價格波動~
如果跌打算樓上買下來打通~
給小孩當房間~~

人生除非孤寡一生~
不然一定會有換屋需求~
手上的實值資產升值了~
換更大坪數的負擔也更重了~
啥? 對~薪資也成長~
可是~ 小弟剛出社會起薪比那時南韓平均高一點~
現在南韓大學畢起薪7萬以上~
啥? 對~往週邊鄉鎮考慮~
可是~ 習慣的生活機能不容易改變~
年輕住市區?中年住山上? 比較難一點...
勞工可不像公務員~
要到65歲才有錢領喔~~
而且這麼順利就不會有房價問題了~
前面很多大大都提到~
重點在不合理的房價~
而非貸款年限~

而目前台灣房價合不合理~
起碼目前小弟不會出手~
也不是小弟的菜~
留給有能力的大大賺~

貪是貧字頭 慾多化成愁 千江取瓢飲 知足自長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