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5

已經達成財務自由的大大們, 可以分享一下嗎?

2008退休如果他是從1975左右開始存骨的,應該也是相當豐厚了,
其他的領一領加上每年賣個1-2%也能夠生活(也許股息就夠了),
應該沒降低的必要,做個永續的家族基金應該也是不錯

pigstand wrote:
隨著年歲增加,靠時間...(恕刪)
cosmo0530 wrote:
2008退休如果他是...(恕刪)

貪婪跟恐懼會讓人失去理性的。假設此退休人士存了2000萬的總資產,在2008配置70%的股票,他會發現到了年底退休金只剩下1300萬的資產。在沒有工作收入的情況之下,會因為恐懼,不願意在2009年配置70%的股票,因而錯過2009的上漲。
若他遇到的是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情況會更糟糕,因為空頭持續的時間更久,撐不到多頭來臨。
pigstand wrote:
2008前後開始退休的投資人應該很有感,他們沒辦法靠工作收入去彌補股票部位的虧損;而且為了退休所需,必須要在股市低點賣出股票,沒有時間等到股票漲回來。所以越接近退休,逐步降低風險資產是符合邏輯的。...(恕刪)


如果他是以存股領息來當退休生活,不管那一年發生什麼變故都沒差,又不是因為股災,公司就不會配發股息給股東,公司還是一樣有賺錢,一樣會發股息給股東,只不過股東的帳面上,會覺得資產縮水很多,但不影響領股息過生活喔。(所以選好股,選好公司很重要)

當然!年紀愈大,降低風險也是必要的,年紀大,已經退休了,選擇標的,就不適合把資金全部放在風險高的標的上,所以才說資產配置很重要。如果從年輕時就開始存好股,跟等到退休時才開始存股,我想心態上和承受風險程度,應該差很多吧!

非常認同
只是已經住習慣台北市內,很難想像要移到外圍去!
刪...刪...刪...刪...刪...刪...刪...
刪...刪...刪...刪...刪...刪...刪...

灰狼01 wrote:
樓主說的比較接近我..
至於需多大的資產或是如何配置,方能不受股災影響個人生活,這因各人需要而不同,其安全邊際當然是愈大愈好...如投資人每年須100萬生活費,但目前股利每年有300萬,且夠分散,這樣的情形應該可以接受股災的衝擊。若股利只有150萬或太集中,那就可能因股災來臨而股利減少造成不足,被迫賣出資產
.(恕刪)


其實這可以用展望理論來看資產配置的選擇。
如果有兩種資產配置組合
A配置組合:80%可能年獲利400萬,但20%可能虧損200萬。
B配置組合:80%可能獲利250萬,另外20%可能獲利100萬。
直覺的你會選擇那種配置呢?我想應該會有不少人直接選擇B 配置。如果你的一年花費是在100萬,B 是最安全的。
但是理性來看A 配置的期待值更高啊!
選A,選B。看人的需求。
如果有人年花費100萬而已,而且如果虧損200萬可能會得憂鬱症,那A 不會是好選擇,爽爽的B 就好了。
如果有人把投資當遊戲,尋求成就感,那就選A 或A++吧。

生活玩咖 wrote:



其實這可以用展...(恕刪)

理性的人當然會選擇配置A,可惜人不總是理性的。展望理論也有其限制,預期的報酬來自於過去的統計資料,不代表未來某一段時間內就是如此表現,投資人必須意識到這點。
灰狼01 wrote: 2019......應該是2009 吧?.......(恕刪)

筆誤,馬上更正。謝謝啦。
灰狼01 wrote: 若投資人每年從公司取用孳息當生活費,只要這公司不論股災與否都可以提供該投資人足夠之生活費,不必因股災而減資,那還需因投資人年歲增長而趨向於保守,放棄績效好的投資標的嗎? 就如同波克夏會因巴老年紀而投資趨於保守嗎?...(恕刪)



不能排除股價與配息同步減少的可能性,太過理想會對計劃會帶來致命的打擊;尤其已退休人士更要小心應對,事前模擬各種極端現象。至於波克夏,那是一家規模龐大的公司,從金融災變後存活下來的可能性遠大於個人。個人退休理財規劃不應該比照辦理,這樣太高估自己了。
  • 98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