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1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pqaf wrote:
等uLED真能量產再...(恕刪)


p大說的完全同意,真的等要接近量產再來估成本比較準

但問題是microLED 連看過demo的人都很少了,目前大概就今年CES Sony的那台吧!還有什麼公開場合的demo嗎?
小弟看過幾份調研對microLED 的詳細成本預估,樂觀到無法想像的境界,比如說2020年yield rate 八成左右,用5um的晶片來估(現在連40um都還2266,他調研已經估一片wafer切幾億顆,超厲害),或是前面有前輩提到有媒體寫手機面板一片$300美金,唉,要算成本真的看何時能看到第一片demo再說吧!microLED 這技術跟歷史上的其他顯示器技術很不同,以前在講PDP, FED, LCOS的時候,好歹拿個樣品出來,現在各家講microLED 說難聽就是打嘴炮,誰看過什麼好的樣品?

越說感覺離量產越遠,不講了
友達借劵賣出96.4萬張, 借劵擔保金只要140%,擔保維持率須高於120%, 成本雖低,但風險也不小,股價稍微漲個16%,就可能被追繳擔保金.

以宏碁為例,
宏碁最近5個交易日,股價從$15.8 漲到 $21.2,漲了34%.空方應該都被追繳擔保品了. 加上波段漲幅較高,部分出借人想脫手獲利了結,就會提前call 回借劵, 借劵人被迫用更高的利息,去找新卷或 從集中市場買進回補, 光今天借劵賣出就回補還劵 高達1.3萬張(前一天尚有22萬張).

不過另外的20萬張借劵賣出者,也許還想繼續賭一把,

因為宏碁Q3 稅後淨利雖不錯,但一半來自於業外,包含轉投資事業如佳士達的現金股利 和 上半年的匯兌損失回沖. 這些業外收益是一次性的,並非每季都有這麼好康,

宏碁Q4的本業獲利若是持平的話.,稅後淨利,很可能又會大幅下降, 借劵賣出者也許打算咬牙,暫先補繳擔保品,或借新還舊方式,多撐個幾天,準備和多方再大戰一場.

===============
友達10月營收下降,昆山廠又尚未能 即刻救援,繳出該有的業績貢獻.
大家(散戶和法人)最近對友達Q4營運普遍有疑慮,中短期投資人紛紛告退,融資逐漸減少,外資卻從法說會前一天25號就開始默默買進(以往是法說會前後連續大賣),外資是否有拿到可靠消息,正在暗爽呢? 是否公司派有意靠遞延所得稅之類的會計作帳衝高Q4稅後淨利呢?

營收下降的原因,若是 季節性因素,導因於 低毛利率的NB和平板出貨量大降,這也許不是壞事,
因為低毛利率或虧本的產品,表面上空有營收數字,營業成本卻很高,反而拉低整體毛利率和獲利.... 減少微利或虧損的產品出貨量,雖導致營收減少,但也大大降低營業成本,毛利率獲得提升..此時,若適時藉由其他高利率的產品線,弭補一部分流失的營收,還是有機會,讓稅後淨利持平 或 稍微上升.

營收下降,不代表獲利一定會減少.

友達及旗下投資公司,出脫了6.6萬張達運的股票給特定人,本以為會有10幾億的業外收益,美化Q4財報數字...

但公司宣稱,本次交易後,達運仍為本公司之子公司,依相關會計準則規定,處分價款與帳面價值差額帳列資本公積項下,不影響本公司當期損益

相關會計原則,我沒能理解.這是指賣掉達運的差額,會變成資本公積,增加股東權益和公司淨值嗎? 還是賣掉達運的差額,增加了資本公積,可以用現金發放給所有股東呢?


pqaf wrote:
友達借劵賣出96.4...(恕刪)


資本公積,可以增加股東權益和公司淨值。也可以發放股利。
幕容晴 wrote:
資本公積,可以增加...(恕刪)
但把10幾億差額,直接入帳到 資本公積,沒有先經過 當期損益表,再轉入保留盈餘,那就 沒法美化當季財報損益表的淨利數字,有點可惜...

處分 有控制實權的子公司持股或自家庫藏股,算入 資本公積異動; 處分 不具控制實權的子公司持股,算入 損益盈餘,
好奇,會計法這麼樣 記帳的出發點為何?

我是看到一個好處, 如果列入保留盈餘,這筆錢就會被友達董事會抽 10%員工獎金和1%董監酬勞;但算入資本公積時,好像就不會被抽走 11%獎金,不用抽20%營所稅,也不用提撥10%法定盈餘公積.可以100% 分配給股東

股本,資本公積和保留盈餘,三樣都是股東權益.
但股本和資本公積是股東出的本金, 保留盈餘是靠員工賺來的錢.



依據公司法規定,公司若受到大環境不景氣影響,使公司股票跌破面值,公司可將跌破面值的股票,以低於面額的市價買回,其所產生的溢價可列為資本公積

會計師表示,資本公積在公司無虧損狀態下,可以轉增資配發股票給股東,如此一來,即能提高公司淨值,對於股票價值低於淨值的公司來說,可說是一大利多

國稅局官員指出,資本公積除了彌補虧損外,無虧損的公司,經過股東會的同意,可將資本公積轉增資,配發新股給公司股東,或是將超過票面金額發行股票所得的溢額,以及屬於受領贈與的所得,按股東原有股份比率,發給現金股利。

官員表示,在「超過票面金額發行股票所得溢額」範圍中,包括十個項目,其中四項必須課徵所得稅。

這四大資本公積項目,分別為:一、公司發給現金的資本公積,屬於庫藏股票交易溢價;二、特別股收回價格低於發行價格之差額;三、認股權證逾期未行使,而將帳面餘額轉列者;四、股東逾期未繳足股款,而沒收的已繳股款。

另外,屬於受領贈與的所得者,由於不具股東出資、公司返還股東投入資本的性質,同樣必須列入股東分派年度的投資收益或營利所得,申報並課徵所得稅。

(一)保留盈餘之意義與要素
保留盈餘是連結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之股東權益的一個科目。
(二)公司盈餘之分配
分配之前保留盈餘=期初累積未分配盈餘或基初累積虧損+本基純益
盈餘分配順序:
1. 彌補虧損。
2. 提撥盈餘:保留盈餘之提撥是為了限制分配。提撥盈餘又分為法定盈餘公積及特別盈餘公積。
3. 分派董監事酬勞及職工獎金。
4. 股利之分配。


資本公積包括資本溢價(股本溢價)和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等



為什麼有些公司賺五毛發兩毛,有些公司卻賺五毛大方給一塊?這是什麼原因呢?

「股利」主要有「股票」股利及「現金」股利兩種,而股利分配來源包括盈餘、法定盈餘公積及資本公積三種。這三種來源都得以股票或現金的形式發給股東。

第一種:用盈餘分配股票或現金股利,指的是用「保留盈餘」發放股票及現金股利。保留盈餘包括公司以前年度未分配的累積盈餘以及當年度的盈餘,簡單說就是指公司歷年來賺的錢(損益)沒有分配出去而累計下來的結果。

依照公司法的規定,公司沒有盈餘時是不能夠分配股利的,即使有盈餘,也不可以隨便分配,而應該依公司章程規定的方式分配。

第二種:用法定盈餘公積分配股票或現金股利。以法定盈餘公積分配股利的前提是必須在公司沒有虧損的時候,按股東原有股份比例分配股票或現金股利。但是以法定盈餘公積分配股利,仍然不可以隨心所欲,而應以法定盈餘公積超過實收資本額25%的部分為限。

第三種:用資本公積分配股票或現金股利。以資本公積分配股利的前提也是必須在公司無虧損的時候,若有虧損,應先彌補虧損後,才可以分配。

至於資本公積分配股利,僅限於發行股票超過面額所產生的股本溢額,或受領贈與所得的全部或一部分,按股東原來持有股份比例發給股票或現金。由於近來國內會計處理改採國際會計原則,且交易型態日趨多樣化,「資本公積」細項累計已達近20種。以下舉幾個常見的例子說明:

以發行新股方式進行「企業合併」,發行新股價格超過股票面額產生的合併溢價,性質和上面所說的股本溢價性質相同,所以可以作為發給股票或現金股利之用。

母公司出售持有子公司的部分股權而產生的資本公積,而母公司仍有控制力(如原持股90%,現金出售5%後,餘85%仍保有控制力),這部分的出售屬於「實際取得或處分」投資,所產生股權價格與帳面價值的差額,也可作為發給股票或現金股利之用。

若母公司並沒有實際取得或處分子公司股權,但被動的只因子公司權益的變動,而使自身持有子公司的權益產生變動,所調整的資本公積(如子公司現金增資而母公司未等比例認購,使母公司對子公司持股比率從90%降低為85%),因為母公司並沒有實際取得或處分的行為,所以這部分產生的資本公積,是不能用來分配股票或現金股利。

公司發行認股權或可轉換公司債產生的資本公積,因為僅是會計處理上過渡性質產生的科目,不能用來分配股票或現金股利。另外像常見的「組織重組」而產生的資本公積,不是實際向第三人取得或處分的情況,所以也都不能用來分配股票或現金股利。

以上簡單歸納能作為分配股票股利及現金股利的幾項來源。發放股票股利可保留帳上現金,但是會膨脹股本,稀釋獲利;反之,現金股利不會膨脹股本,但會支出大量現金,亦不利尚需大量資本投入的產業。

其實股利發多發少,配股票還是發現金,關乎公司的股利政策、未來營運規劃以及股東的期待。股東們拿到高額股利固然高興,但若是公司向銀行借了很多錢,導致負債比率過高,借錢的目的不是用在清償債務或擴充營運,而是用來發放現金股利,應該並非股東所樂見。總之,股東還是應該充分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避免因小失大,贏了股利,輸了股價。

(本文已刊登於2015.06.19 經濟日報A15經營管理版)
友達 外資張數 3,188,971

群創 外資張數 3,575,169


目前還是群創勝


我是覺得外資只是想把雙虎持股弄得差不多

股價也差不多而已

....
pqaf wrote:
但把10幾億差額,直...(恕刪)


追求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絕大部分國際會計準則都是從弊案(公司主導、員工操守)修正而來。
和小部分的邏輯思考研發(筆戰)討論出來。

包含樓主貼的各式各樣的紅字資本公積都可以是過去的作(假)帳手法,股票分紅費用化等等。
在過去都是作(假)帳手法。

一者、公司主導美化財報。
二者、員工見縫插針,監守自盜,混淆會計科目。

--
可以想像一下,把自己的公司管理部、業務部、研發部、製造部、等等等,獨立出來成為四間以上的公司。
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統計,2017年第3季全球智慧型手機面板的總出貨量約5.3億片,較去年同期小幅增長1.0%。

三星顯示器(SDC)受益於蘋果新機iphone X的拉貨備料,帶動三星顯示面板出貨量約1.06億,較去年同期增長6%。

京東方(BOE)同樣是受惠於海外品牌的出貨拉動,第3季京東方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8300萬片,較去年同期成長6.4%,智慧型手機LCD面板出貨穩居全球第一

天馬(TIANMA)第3季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量達到近 5500萬片,較去年同期增長48%,中LTPS液晶面板出貨達到3300多萬片,天馬廈門6代線自2016年下半年量產以來,一直以穩定優異的良率表現實現滿產滿銷

JDI品牌需求下降,第3季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約3700萬片,較去年同期下滑26%,單一客戶為主的客戶結構使其面臨嚴峻考驗。

第3季樂金顯示器(LGD)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約3300萬片,去年同期下滑27.9%。



====================
京東方又得 調度更多的 G8.5產線,來維持全球 IT和手機面板 出貨龍頭的地位. 這對 電視面板供需平衡是好事.

天馬的LTPS生產遠比 友達順利太多了!! 友達昆山廠和群創路竹廠連天馬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日本JDI 和 LGD 的LTPS出貨量大降, LGD的IPS電視面板不好賣,出貨量下降, 過去獲利金雞手機面板出貨量也大降,難怪LGD獲利變差了,股價也盤弱,外資參考 LGD的股價走勢,作為買賣 台灣友達的依據,友達也得跟著盤弱.
moneydj的骨董資料(群創2014,友達2015)

群創 竹南 LTPS 3.5代

友達 新加坡廠 4.5代廠(L4B)LTPS

應該這方面技術沒啥問題吧?

LTPS各廠出貨情形要怎麼查呢?

如那之前原本屬於鴻海的LTPS廠

和友達在大陸的合資的LTPS廠

我是覺得大陸本身市場和投入資金夠大讓它們面板廠能發展得更快,

因為訂單穩定(大陸廠似乎用國貨意願頗高且稅務<成本>上有優勢)







就跟你說

分析得頭頭是道沒3小路用

我若是主力

就是要先搞死36W張的融資才爽拉

趕快殺出讓融券借券賺就對了

不信

半年後來看



這35萬張融資是主力的:還是散戶的,明天就知道......
  • 380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