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2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看中 Micro LED 於大尺寸市場潛力,Sony 與三星積極布局

TechNews報導,從成本結構來看,Micro LED 單位面積的成本與 OLED 的單位面積成本距離已拉近。Micro LED 未來若逐漸克服巨量轉移的技術關卡,將能有效提升解析度及降低成本
在 Micro LED 仍需時間技術突破的情況下,許多廠商進而先布局 Mini LED,作為過渡型產品。



scorpian wrote:
不用真的收購,只要...(恕刪)



比如 傳大陸京東方有意收購友達(無內文) 這種的麻
收購不可能,台灣擋 陸資....

之前都有失敗範例了..

我覺得面版都土洋對作

友達外資連買,內資空

群創外資賣,內資多

所以兩隻股漲跌幅都很有限呀!
看友達這樓蓋這麼高

我只能說

別指望友達漲啦

融資那麼多張

不跌下來殺散戶你就該偷笑了

最終還是要跌下來殺散戶的啦

microLED 是好技術,真心不騙,有機會成為下一代顯示器,只是技術發展需要時間,五年後再討論其實不遲也不為過

p大的資訊很不錯,但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那張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重點,是的,就是以5um的microLED做假設

Sony今年"號稱"四月要量產的microLED 是40um * 40um,搞了半天到底出貨沒,我聽說是還沒啦!這個5um是什麼概念?就是LED 面積只有Sony的1/64,單顆面積好小當然”理論上"在試算表裡成本就好棒棒,業界有人號稱3um做出來,其實可以放上去,我猜這張圖應該會交叉,標題可以更聳動,”65” microLED 比OLED便宜,直逼LCD”,明天可以再來炒個股,反正了解的人屈指可數,你也不能說這圖表有錯,春秋大夢繼續編下去

就算以五年的時間來看,我認為大尺寸OLED還是比microLED 便宜很多,別忘了IJP OLED超多國際大廠在玩,雖然材料壽命現在不夠好,但五年的時間應該足夠改善到可以量產了,成本可以砍一半以上,但五年後5um的microLED 上市了沒?

我很懷疑,而且講那麼遠沒意義,不相關的摩爾定律18-24個月也才縮一半的面積,還是先看Sony 40um的量產狀況吧!

microLED 就是這麼簡單的架構與有趣的技術,不明白的人很樂觀,越了解的人越保守,我也只是半桶水道聽塗說,歡迎專家指教錯誤
ilovechupei wrote:
就算以五年的時間來看,我認為大尺寸OLED還是比microLED 便宜很多,別忘了IJP OLED超多國際大廠在玩,雖然材料壽命現在不夠好,但五年的時間應該足夠改善到可以量產了,成本可以砍一半以上,但五年後5um的microLED 上市了沒?

microLED 就是這麼簡單的架構與有趣的技術,不明白的人很樂觀,越了解的人越保守,我也只是半桶水道聽塗說,歡迎專家指教錯誤

我看前面大家的討論,也是指uLED未來幾年有機會取代OLED或OLED,好像沒說是現在馬上就要取代阿...

你個人認為5年後大尺寸OLED還是比microLED 便宜很多,你也是隨興亂猜,大家沒有時光機,也不知對錯.
幾千億的面板投資,蓋廠試產要花2~3年,再花7~10年才能完成折舊, 老天最好保佑10年內, uLED仍無法取代OLED. 不然上兆的投資,就沒能完成折舊規劃.

三星研究OLED超過10年,實際量產上市有7年了,仍無法克服有機材料老化迅速和色偏色衰的問題,越了解OLED材料的人,越不敢推出OLED TV, 三星到現在還不敢生產OLED TV,不知 三星明年,還是要再等個7年才敢推出OLED TV?

OLED 就是這麼簡單的架構與有趣的技術,不明白的人很樂觀,越了解的人越保守
今晚錢線100 ,要討論oled的缺點.
三星在TV目前應該是吃了秤砣鐵了心在推QLED, 我前一篇寫的只說microLED成本要比OLED低機會不大,但OLED TV成本要比LCD更低,也同樣五年內機會不大,我覺得這是三星不推的主因

未來會怎樣當然沒人知道,只能根據過去幾年的趨勢來猜,我內心也很希microLED 能異軍突起,最好讓中國那些投資都像丟到水裡浪費掉,台灣能重返榮耀,但很可惜目前還沒有看到這類的跡象

其實講這麼多,主要是要提醒版友,microLED 目前這題材跟基本面無關,若您是看長期基本面的,可以幾年後再來關心即可,如果是做短線衝來衝去的,題材是挺熱鬧的沒錯。不過miniLED應該不久就會發酵,值得長短線的人都花點時間注意

microLED 成本不難算,LED的成本佔了很重要的比例,面積抓一下成本就八九不離十了,也因為這麼清楚,再看看現在的電視售價,說真的我覺得十年內都沒機會用在電視,倒是戶外看板這類的少量應用有可能

技術或材料的演進有時候很難說,目前只能說,普遍應用在電視上,五年內OLED比microLED樂觀很多(microLED連demo的片子都很少看到,從以前的經驗,技術demo到有點量的量產,十年以上跑不掉),OLED還有IJP,不過LCD還是有很強的成本優勢,目前還看不出完全被OLED取代的跡象,跟手機情況完全不同
pqaf wrote:
友達ADR 的價格產生溢價,相當於$12.85台灣普通股.

法人也許會考慮,買台灣普通股去轉換發行ADR,利用兩者價差套利.
果然, 外資買了普通股,今天就拿去轉換發行ADR,利用兩者價差套利.

ADR 11/17 轉換日報表
ilovechupei wrote:
microLED 成本不難算,LED的成本佔了很重要的比例,面積抓一下成本就八九不離十了
等uLED真能量產再來看成本如何算,以現在的LED單體,去推算未來的巨量 uLED成本好像也很難抓吧...

比方說,主機板上一個CMOS電晶體報價$1台幣, 一顆32nm intel i5 處理晶粒電晶體數量 382 million (3.8億顆電晶體),卻不是賣3.8億台幣.

uLED未來若真能量產,畫質和穩定度也能如預期大幅超越OLED TV, 那成本就算比OLED貴5成,還是會有高階消費者幫忙買單的.先求有,再求好和便宜.
  • 380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