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ine wrote:有在買股票的老年人算年輕人嗎 心態決定您的年齡、年不年輕由您自己決定。心態好的人,無論在什麼年紀,都會給人年輕充滿活力的感覺。能買賣股票代表心智健全(尤其是主動投資者),當然是年輕人。
《業績-金融》前10月獲利,開發金勇奪金控成長王2019/11/19 12:37 時報資訊【時報-台北電】中華徵信所最新統計,2019前10月金控業績,顯示稅後淨利成長項目,前五強名單中,開發金控以稅後淨利成長55.99%居於首位,國票金控成長41.15%次之,第3至第5名分別為永豐金控成長28.08%、中信金控成長21.71%、玉山金控成長19.75%,表現都非常突出,在合併營收不敗龍頭國泰金、富邦金等之外,同樣顯得耀眼。 中華徵信所指出,就今年前10月稅後淨利金額來看,國泰金控以562.8億元續居榜首,但只比排名第2的富邦金控高出1.97億元,富邦金控今年前10月稅後淨利達560.83億元,兩大金控差距非常小,這兩家金控都有機會挑戰全年獲利的歷史新高。 中華徵信所研究團隊認為,整體而言,未來一個半月仍然有所挑戰,因為本來要進入簽署第一階段的中美貿易協議又被卡住了,如果有新的利空影響到股市,也可能導致金控公司收益減少,同時,年底來自中國大陸子行和分行的收益也可能減少,這些潛在的風險仍需關注。(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陳碧芬)
weber2654 wrote:台灣的綠能發電是跑在...(恕刪) 中信证券(600030.SH)https://finance.sina.com.cn/realstock/company/sh600030/nc.shtml中信證券:2020年A股將迎2—3年的「小康牛」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191119/33363414.html我們綜合運用量化分析體系和行為金融方法論,以全新的策略框架立體研判A股走勢。2020年,A股盈利增速築底后將穩步回升;二季度穩增長政策將發力,資本市場改革突進;內外流動性全年趨松,二三季度相對更好;外部擾動主要體現在下半年。產業資本迎來中期拐點,外資流入主動性增強,兩者有望成為A股增量資金的主要來源。 2020年,在宏觀經濟決勝、資本市場改革、企業盈利回暖的大環境下,A股將迎來2~3年的「小康牛」;節奏上,預計二季度和四季度表現較好,二季度市場風險偏好明顯改善,TMT 和消費領漲;四季度基本面預期打開空間,工業和金融全面啟動,指數漲幅相比二季度更大。 從「復興新起點」到「奮進新時代」 我們2019年年度策略主題是「復興新起點」,提出2019年A股將迎來3~5年牛市的起點。在宏觀經濟決勝、資本市場改革、企業盈利回暖的2020年,我們年度策略主題是「奮進新時代」。在經歷了2019年估值快速修復后,未來2~3年A股將進入本輪中期牛市的第二階段。 方法論:以全新的策略框架 立體研判A股走勢 我們在傳統框架的基礎上,加入了量化和行為金融分析,以全新策略框架對A股走勢進行立體研判:先獨立研判基本面、政策、流動性、海外因素四條主線的全年趨勢與看點,並將其細化至季度定量打分;後分析各類投資者在這些主線共同影響下的行為;最後以量化方式得到支撐A股大勢研判與行業配置的核心指標(詳見附表)。 基本面:盈利增速築底后穩步回升 2019年壓制A股盈利的主要宏觀因素在2020年都將明顯減輕,基本面在逆周期政策、信用擴張、補庫存作用下企穩回升: 1)預計中證800非金融盈利增速將從2019年的-3%回升至2020年的11%,整體走勢前低后高,2019Q4~2020Q4同比增速-6%/+9%/+6%/+12%/+18%; 2)預計2020年中證800金融/非金融/整體盈利增速為8%/11%/9%; 3)分行業業績,二季度看點是TMT,四季度看點在權重板塊。 政策:二季度穩增長髮力 資本市場改革突進 2020年政策力圖營造宏觀活、改革實、產業精的大環境:1)政策重心先穩增長后調結構,二季度貨幣財政逆周期力度料最強,四季度看點在「十四五」規劃;2)資本市場改革突進:預計創業板註冊制、再融資、減持、信息披露、擴大開放、上市/退市等制度會成熟一項推出一項,上半年落地更密集;3)產業政策或聚焦工業強基;4)人口、區域政策值得關注。 流動性:內外全年趨松 二三季度相對更好 預計2020年全球貨幣繼續趨松,年中兩季的量價趨勢相對更好:1)歐美日央行整體擴表,月均擴表規模1000億美元左右,上半年節奏相對更快;2)人民幣匯率整體穩定,外資增配A股的主動性提升;3)預計MLF利率在二三季度各降10bps,準備金率2019年12月與2020年4月有兩次調降窗口;4)國內長端利率「V」型走勢,二季度降幅明顯,年中水平相對較低。 海外因素:外部擾動 主要體現在下半年 2020年外部因素對A股的影響弱於2019年,下半年的中美談判和美國大選是焦點:1)中美已進入務實的談判窗口,2019Q4和2020Q3有望達成第一、二階段經貿協議,但2020Q4美國大選結束后,不確定性會增強;2)英國協議「脫歐」有望在一季度落地,其後的過渡期中不確定性將逐步降低。 投資者行為:產業資本迎來 中期拐點,外資流入主動性增強 以上述四條主線為基礎,考慮投資風格,兼顧博弈,展望2020年的投資者行為:1)再融資和減持新規調整有望修復市場機制,強化產業資本進場意願,其中國有資本將先行;2)外資增配A股的主動性加強,偏好上先低估值后大消費;3)公募維持重倉股「抱團」,靈活倉位在低估值與科技間搖擺;4)保險與社保會緩慢增配低估值、高分紅板塊;5)私募和遊資更多受短期主題和交易性機會驅動。 大勢研判:2020年A股將迎來 2~3年的「小康牛」 對上述因素的市場影響進行季度打分並加權測算后,得到2019Q4~2020Q4的A股多空得分是0.5/-1.6/2.8/1.1/3.9,明年二四兩季A股行情更好。綜上所述,A股在經歷了2019年的估值大修復后,在2020年將迎來2~3年的「小康牛」,其特徵有三:1)市場上行更多由穩健回暖的基本面驅動而非估值驅動;2)資本市場改革夯實制度基礎,投資者結構不斷優化;3)宏觀槓桿、金融風險和產能問題基本好轉。「小康牛」不僅是A股一段健康、穩健、可持續的慢牛,也是中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後,新時代的「小康」牛。 配置建議:二季度科技與消費領漲 四季度超配工業與金融 1)一季度堅持以低估值板塊防守。基本面預期與通脹壓制是主要矛盾,包括資本市場改革在內的政策也是關注焦點;市場有一定調整壓力,建議伺機而動,堅持對金融、消費以及醫藥板塊的配置。 2)二季度科技消費兩手抓。穩增長政策發力,內外流動性改善,疊加資本市場改革密集落地;風險偏好修復驅動市場上行。指數空間雖然有限,但預計TMT、消費領漲下市場活躍度較高,賺錢效應比較明顯。 3)三季度緩慢切換風格。基本面向上,政策重心轉向調結構,兩者此消彼長;美國大選漸近下外部因素的重要性提升,市場震蕩,TMT和消費行情分化,建議季末逐步切換風格,增配工業與金融板塊。 4)四季度超配工業和金融等權重板塊。盈利增速彈性提升,預期持續改善,「十四五」規劃漸行漸近,基本面與政策再次成為焦點。宏觀決勝后,「輕裝上陣」的工業與金融等權重板塊驅動下,預計上證綜指上行空間會大於二季度。 風險因素 中美分歧加劇,經貿談判進展慢於預期;貨幣寬鬆力度明顯低於預期,資本市場改革進度弱於預期;國內基本面數據持續超預期下行。
金控股與上市公司比,優秀太多了;股價多表現些也正常吧!*****[經濟]金管會今(19)日公布,今年前第3季上市櫃公司累計稅前淨利1兆6,398億元,年減16.73%,其中上市公司前9月稅前淨利1兆4,391億元,衰退19%,一舉創下7年以來同期獲利最大衰退幅度。整體金控前十月累計獲利,也首次跨越3,000億元大關、達3,186億元,年增308億元,年增率達10.7%;前十月獲利賺贏去年的金控公司有富邦、國泰、中信、新光、玉山、台新、永豐、開發、國票金等九家。*****[工商]2019前10月金控業績,顯示稅後淨利成長項目,前五強名單中,開發金控以稅後淨利成長55.99%居於首位,國票金控成長41.15%次之,第3至第5名分別為永豐金控成長28.08%、中信金控成長21.71%、玉山金控成長19.75%,表現都非常突出。
國泰世華簽帳金額 稱冠2019-11-19 00:14經濟日報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銀行「檯面上」要衝信用卡發卡數,更要衝刺簽帳金額。10月簽帳金額最高為國泰世華銀的467億元,第二名為中國信託商銀的414億元,第三名為玉山銀392億元、逼近400億元大關。為了檯面上下的數字都好看,國內大型消金銀行持續砸錢衝刺現金回饋,刺激發卡量與簽帳金額,以便持續能保有現在的好成績,受益者當屬信用卡卡友,勢必可得到更多的好康。聯邦銀賴點卡11月開始就推出加碼10%回饋,包括網購、餐飲、代繳路邊停車、指定電信通路等刷卡,最高都有10%回饋。玉山銀的國民旅遊卡則規劃自2020年開始,國內外一般消費現金回饋1%,另提供「指定行動支付現金回饋最高2%」及「指定旅行社/交通消費現金回饋最高1.5%」刷卡優惠,一年最高加碼回饋7,200元。永豐銀今年積極耕耘數位品牌「大戶DAWHO」,力衝數位帳戶數量以及發行相關DAWHO現金回饋卡,也開始砍掉部分合約到期不再續約的聯名卡,包括悠遊HiCard聯名卡、天仁茗茶聯名卡以及漢神巨蛋聯名卡都將在明年2月底、今年年底以及本月(11)月底到期、不再續約。據了解,DAWHO現金回饋卡發卡數與大戶DAWHO數位帳戶開戶數相差不大,目前DAWHO數位帳戶開戶數約17萬戶、預計年底破20萬戶。
銀行企金大利多 消化爛頭寸 政府補貼利息 銀行股長多記住要有足額擔保 不要太排擠中小企業貸款 更重要的不要搶了台積電的電 劣幣逐良幣台商「回流」投資7000億元?匯回資金是零2019-11-19 00:16聯合報 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總統蔡英文日前才宣布「台商回流」即將達到新台幣七千億元,立委曾銘宗昨天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質詢究竟有多少投資額已落實,多少資金是從國外匯回?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今年已落實二二五○億元,但台商都是先運用國內資金,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海外資金。美中貿易戰持續超過一年,政府今年力推「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回台投資金額一路從年度目標二千五百億翻倍,蔡總統五月中即喊出提升目標至五千億元,行政院長蘇貞昌八月間更在臉書「報喜」、表示提前達陣。藍委驚嘆:會不會太誇張經濟部統計數字則不斷向上,截至十一月十五日回台投資資金六千九百多億,經濟部長沈榮津並樂觀表示,年底朝八千億元努力。不過,林全能昨天答詢時一席「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海外資金」,讓財委會立委驚呼連連,也就是說,台商從國外匯回投資是零,曾銘宗直說,「會不會太誇張」。立委賴士葆批評,政府補貼企業貸款投資,讓台灣的錢比匯回還便宜,台商不會將錢匯回,這是政策左手打右手。經部:未限定從境外匯回經濟部解釋,「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是鼓勵受到美中貿易衝突影響的大陸台商回台投資,並未限定要從境外匯回資金。在轉單效應急迫下,廠商多以自有資金及融資因應,趕快搶訂單,才能取得市場先機。曾銘宗表示,民進黨很會行銷,將上市櫃公司原本擴廠的計畫都加入投資台灣的計算,有灌水的嫌疑。林全能則澄清,八成以上都是台商回台投資,不是原本的擴廠計畫,是新增的投資計畫,要經過經濟部審查,符合智慧製造等要求。目前都是先運用國內資金曾銘宗追問,台商回台投資資金都是國外匯入嗎?林全能表示,統計七成以上會用國內資金,包括自有資金及貸款,三成用國外匯回資金,目前都是先運用國內資金。借錢企業 政府還補貼利息賴士葆表示,投資台灣回台專案貸款由國發基金補助銀行委辦手續費百分之一點五。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表示,已經借出三百億元額度,一年政府利息負擔約五億多,目前利率已降至百分之○點五。經濟部昨晚新聞稿澄清說,台商願回來投資是好事,只要合法,不必擾民、限定企業要從哪個口袋拿錢投資,也不必因台商用自有資金或融資來投資,就質疑回台投資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