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7000 wrote:我只是很好奇 3D...(恕刪) 成本分析我比較不在行只了解大致上的原則一般而言,製程的成本(不算人力)最初投片時晶圓本身的價格就是基點。接著開始跑貨之後,每一道製程分開計價計價方式與機器價格與運轉費用通常會計算出晶圓製通過某製程的機器,每片成本多少,越昂貴的機器每片晶圓的費用就越高。將晶圓成本加上每一道製程的單價就會的到製造成本。再來就是製程微縮的成本效益以NAND來說cell size是4F^2F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幾奈米製程,又稱future size如20nm製程代表F=20nm製程世代20nm是線寬,線寬與線寬間還有間隙,一般間隙等於線寬,所以一個cell面積=[線寬(F)+間隙(F) ] 開平方於是得到4F^2面積假設製程世代進到10nm,那麼cell size面積會是多少呢?20nm世代,cell size = 4*(20)^2=1600nm^210nm世代,cell size = 4*(10)^2=400nm^2面積縮小微1/4,在cell的成本就是減少75%但是晶片不會只有cell,還有邏輯電路的區域,其微縮是根不上cell size的微縮,因此最終晶片大小可能只有前代的60%,不會是cell微縮的25%,於是單晶片成本就是減少40%。此外切割晶圓必須預留的切割道,這會吃掉固定的面積,所以當某些產品做到一定世代就不會再微縮,因為製程微縮增加的晶粒數量需要更多切割道,結果微縮後的產出量沒有明顯增加台多,但是製造費用會因為使用昂貴的先進機台而大增,一來一回間就吃掉了微縮代來的效益。至於3D每代微縮可以降低多少錢,這個我就不清楚了。
D9666404 wrote:有沒有可能現貨備不...(恕刪) 權證 做多做空 股票漲做多賺錢 做空賠錢自營怎樣都是賺錢,很多自營商會偷調委買隱波開高正上拉台可能偷調一點 在慢慢調回正常你感覺不太出來但實際上已經動手腳最近權證很多人一頭熱 最好的風險控制不要碰現股操作就好 除非你對這檔走勢非常有把握
shenfa01 wrote:小摩買 大摩賣 村...(恕刪) 感謝您分享這張比較圖,看完買賣方對比,再看三大法人買賣量,個人感覺就像左手換右手,右手再交左手,洗了些融資出來,也吸引了空方加碼上車,順便化解大盤的崩勢,非常好。
又來哈啦哈啦...話說趨勢圖已不像收斂三角形了,好像變成下降楔形...搜尋一下專業的解釋,參考參考...下降楔形(Falling Wedge)下降楔型和上升楔形恰恰相反,下降楔形也是個整理形態,一般出現在長期升勢的中途,下降楔型指股價經過一段大幅上升後,出現強烈的技術性回抽,股價從高點回落,跌至某一低點即掉頭回升,但回升高點較前次為低,隨後的回落創出新低點,即比上次回落低點低,形成後浪低於前浪之勢,把短期高點和短期低點分別相連,形成二條同時向下傾斜直線,組成了一個下傾的楔形,這就是所謂的下降楔形形態。下降楔形的型態特色 1、常發生於多頭行情的修正波。在整理過程中,會有空頭占優的假象。 2、下降楔形往上突破必須成交量的配合,而且指數在完成突破之後,常會有回測楔形的下降壓力線的走勢。 3、下降楔形向上突破下降趨勢線的壓力後,指數未來走勢將向上發展,剛好與其下降之名相反。 4、兩線延長所形成的交叉點,往往是未來指數的支撐點。 5、下降楔形若在頭部與底端的三分之二處向上突破時,型態的有效性會愈高。下降楔形的行情研判 1、指數向上突破確立後(3%),可採買進策略。 2、指數回測時不破下降趨勢線,可以加碼買進。 3、預估指數未來最小漲幅為楔形之高點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