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新台幣能成為交易的工具
也是信用的問題
因為你認為NT$1000能交換NT$1000等值的貨品與勞務
而問題就在於
貨品
勞務
貨幣
到底他們的對價關係是多少
以上都是由人心所衡量
也就是供需原則
當人們認為對新台幣不信任的時候
就產生新的交易的工具或者以其他的貨幣取代
甚至恢復到以物易物的時代
景氣與不景氣
他本來就是個循環
景氣一直好下去
就像一個泡泡一樣
吹個越來越大
信用越來越擴張
那一爆下來
是會導至人禍
所以以往就以利率來引導景氣的擴張與收縮
也就是貨幣政策
而現在最大的問題
就是上述以利率引導的景氣循環
正在進行中
你可以查查美國在去年到今年
升了幾次息後又降了幾次息
2000年台灣股市從10393下殺到3411
雖然說的是網路的泡沫化
但是也是利率所造成的信用擴張
所引導下的泡沫
而現在呢??
何嘗不是.......
這幾年的信用卡`現金卡
所刺激的消費
到房價的飆漲
人心的信用擴張
敢用高報酬高風險的財務槓桿操作
所引爆的不景氣
該還的還是要還
也不是多不多印鈔票所能夠解決的
而是需等待下一波能量的累積與形成
說難聽一點的
就是等待下一波願意追逐泡沫有點財力或信用沒問題
的笨蛋的聚集
景氣才會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