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l258 wrote:
很簡單1985 台灣...(恕刪)
首先,我一開始回覆這篇文章的目的在於:
1.我們的出口問題,不是完全依賴中國的!(二十三%)之前有網友拼命說統統都是大陸的錯,我認為這是不對得觀念!因為我們是個內需市場非常小的地方,所以這是先天的問題,但是我們靠出口來賺錢的!所以我認為,大陸的問題,也只是一部分而已!
2.代工業轉移到大陸去:兩邊的工資本身就不一樣,請記得一件事情,我們是靠出口賺錢的地方!今天如果兩岸薪資一樣,然後xxx國那邊突然釋放十億的勞工,剛好跟我們講同樣的語言,(假設在南美好了)薪資需要的是台灣的百分之一,請問,以代工為主的我們,不會將其他產業移植過去嗎?我們代工業,主要是將產品輸出到國外,拼的是國際上得所有國家!不會因為你是在大陸還是台灣生產。。。而有所區別。。。怪罪大陸。。真的太過了。。。就好比現在,大陸那邊的勞同法出來了。就有一堆公司又搬走了。他們還是不會回來台灣啊!那,你要怪罪誰呢?台灣這八年有多少資金流出到國外去投資。。這個是鎖不住的。。因為我們可以自由兌換一定程度的資金。。。所以。。很多小老百姓,會去買國外的基金,會換其他貨幣。。有很多管道。。這時候,反而要反向思考,為何台灣留不住資金才對吧?只要台灣有利基。。自然就會有資金回留了!咱們工作機會的消失,重點不在於大陸,而在於相對其他地方(包涵大陸,越南,東南亞),我們的薪資比較高,這就好像,你認為代工業,會把工廠設在美國嗎?以他們一般學生在校園打工一個小時要八塊美金來看。。正式勞工呢?你認為會有競爭力嗎?怪罪大陸,是錯得,那個是政治性語言。
3.整個經濟的問題,必需要這樣來看,台灣出口有70%是電子業,以代工業來說,事實上利潤太低了!(保四?保五?)政府應該要扶植,並且轉移我們的產業成為高附加價值的才對!大家也都知道,這個必需要3~5年的時間。。。你要怪現在的政府嗎?或許你可以怪他說選前的馬上好得廣告。。。但是,必需要說,次貸的問題,連美國政府本身都不知道他的嚴重性,跟垮台的快速性!不然不會慘到現在的地步!(還是有人會故意就是要讓自己國家經濟變爛?)(台灣的經濟與歐美經濟相關性很強喔!)(出口導向還不強?)而且,如果有人能那麼神準。。必需要說,以趨勢投資來說,這種人應該是世界前幾名的富翁了!
4.個人認為現在政府要跟中國連接起來是正確的(個人觀點):我們來作個模擬就好,如果同時有三個人,投資股票,一個是a,負債十兆美金但是滿手股票(腰斬程度就直接以該國股市最高點跟現在作比較就好),另一個是c,滿手現金,現金部位有一兆美金,還有還借錢給a大概快一兆美金,股票方面也是一樣,另一個則是t,沒啥負債,手上還有三千億美金,也是滿手股票。
好啦,問題來啦,如果現在你是t,我想問你,如果是你,你現在要投資或者借錢給人,你覺得,哪個人可能會讓你安心一點,(這邊先把所有其他風險先擺一邊,只看$,畢竟這個是投資論壇囉!)喔,別忘了,借錢給別人還可以收利息喔。。十兆。。每年可以收個一千億美金回來。。(a每年要吐出去一千億美金!)
答案還是在大家的心裡。。
ps:我還是希望,能夠看到政府有推出扶植產業,集中資源來轉型,利用大學來教育出新一代的產業所需要得學生的政策。
不過,現在是屬於經濟休克的味道,資金流動直接給你冰住。。。要先想辦法讓這些資金開始流動才行。。
至於大家說得要提出解決的方案。。。我不認為我有辦法,我本科是工程。。。。。。跟經濟完全沒關係啊!
不過,任何大型的活動,產業,所需要得時間本來就要以年為單位,能夠說馬上成功,那就是有點厲害了。。
頂多是將一些貪腐的事情給處理掉,把一些不法所得給弄回來。。。例如海角七億之類的。。。
政府目前能做的,大概就是舉債來招聘一些短奇功作人員,然後另一方面,在投資其他產業來轉型。
一個能夠養活很多人的產業,所需要得投資,基礎建設,相關設備,我相信都是很浩大的。。。
只能說。。以前不作,只好等到現在才來作。。。現在作總比永遠都不做的好。
而且,以前不作,只是喊喊口號,照樣可以當選,會讓人有那種感覺就是:我也會喊口號就好了!這是之前的選民造就的政治人物會有這樣的想法的!要不然,可以說說海角七億的貢獻。。。對經濟的貢獻。。對拼經濟的貢獻(教人怎樣$進他國,開設紙上公司?)(印象中海角七亦是要拿來x國用的。。。都轉回來了。。。難道放棄了嗎?不是號稱可以為了夢想而背負十字架,甚至去死?)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