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520 wrote:存股没人會選科技股吧(恕刪) 誰說科技股不能選50元左右的廣達 還沒見過配息低於3元的低於80元 最好是接近70元的鴻海 配息也超過5%很多年前 70元以下的台積電 也不錯 殖利率差了點 但也有超過4%夠低價的科技股 放著就存股股價高了就賣掉換資本利得 再把錢放到波動低的存股等機會再來一次鴻海減資後 我就跑了兩趟 這次是第三次存鴻海前兩趟 主要是80以下買進 90以上賣出 一次賣到97 一次賣到93中間如果有碰到除權 就多領一次股息這波鴻海 我從第一根跌停板 83元開始買進 一路買到66拿其中一半的股票 在83元以下 來回賺價差 賺2元就跑從最早的83元成本 到現在成本只剩下70.5如果換算殖利率 就接近6%怎麼不能存股我存股不會只買不賣 會用一半股票 在最高價(這次的83元)沒有漲回去前 來回操作賺價差對於66元買到的那兩張 1張只賺2元 一張未來至少也會賺18元 (84-66=18)等於我所有的持股 如果股價都沒波動 一路漲上去 平均每張也會賺10元 (2+18)/2 =10如果中間也波動 那就是 (2+2+2+....+2+18)/2這是資本利得的錢 沒有漲上去 那會有一張領股息 就是再加上4.2/2給你們看我每天收盤後預約單的做法吧當我我昨天賣到78.9 我就從77.1一路低接到跌停板剩下的從79.9一路賣到漲停板賺多少 看開盤開多少 賭運氣 跳空大漲 會多賺 跳空大跌 會少出一點錢用這種方式 成本壓縮到70.5不喜歡預測低點 估的準 也不敢買太多 如果估計差了一點 搞不好一張都買不到我知道過去歷史在逼近70元是最好的價位 但也曾經發生過跌到75左右就漲回去了 白等他跌下來我兩次都是用這種方式 一面壓低成本 一邊等它大漲 等不到就領股息當股價漲太多 我就會等大跌再進場 剩下的就看漲多少 賣到多少一次賣到97 一次賣到93留下來的現金 就轉買110以下的中華電 繼續領股息可以說我要投資的每一筆資金 都一定會賺到一定的股息電子股則是不浪費股價的波動 額外賺一筆
ASF9999 wrote:玉山金已回漲距離你賣出價格相距不遠了 是的, 玉山金有回漲, 但回漲的不只有玉山金.但我的習性是"留一些給別人賺".從4/11你留言那天到目前, 玉山金應該沒任何一天超過27.5元.我不否認玉山金不錯. 但其實我擔心的是因疫情關係, 整體銀行業壞帳會變多, 尤其下半年.銀行獲利下降
我之前出掉的股票, 還有3005神基, 出了30幾張, 價格出在50元.神基也有嘗試漲回高點, 先前也除息2.8元, 第一季營收並沒有受疫情影響多少, 但昨天公布獲利下降17%我有時在想, 股價是要看營收還是獲利?到目前為止, 我覺得我沒參與神基除息是對的, 配2.8元, 但依我繳稅的稅率, 實際上我每股只配1點多元.要不要再撿回來, 再看看吧.獲利年減17%
xpotter wrote:萬點以上還叫人存股的應該出來道歉了這類存股大師有幾個特色和口號1. 專注本業 閒錢投資問題是大部分人的本業並不好,年薪百萬左右的普普大眾沒有啥閒錢、沒有用不完的現金流、每一分一都必須謹慎投資、靜待低點甚至股災才可進場2. 我長期存股 成本多低多低問題是你倡導的對象普遍是最近萬點以上才開始存股的人,你成本低和這些追隨者有何關?看事情要站在別人的角度。以免造孽。當初病毒在過年前就傳開了真正的高手應該知道要避開系統性風險也就是托斯卡大師說的投資最重要的是想像力:預測未來疫情大爆發並在年前清空持股、100%美債 非常好的解說
存股就是長期慢慢買台積電,不要賣,很難賠。不要這樣 wrote:存股台積電的真慘,34萬一張買的今年配的息都不夠跌的,明年配息不知道有沒有5%,看樣子到年線之間肉還很多,跌破年線的話就等於說過去一年的都白作了 0 引言
sgconduty wrote:存股的人要意志堅定,...(恕刪) 個股存股,可能還是要看該公司經營方針及經營狀況,根據當時狀況來決定是否繼續投資買該公司股票存股。例如 宏達電 以前歷史價格曾上過1000元,現在才58元。怎麼存股宏達電,都不可能再上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