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

IET-KY (4971) (英特磊):世界唯二的MBE高端磊晶廠

為什麼只看到a大的前三句 後面都看不到...
cheng.0601a2558 wrote:
為什麼只看到a大的前...(恕刪)


調整囉 你再試試看

還是看不到呢....
asiguo wrote:


調整囉 你再試試...(恕刪)
asiguo wrote:
調整囉 你再試試看(恕刪)

請問A大,媒體報導level3 3D lidar,這個發展對iet有何影響?謝謝
glenho wrote:

請問A大,媒體報導...(恕刪)


MBE在生產高功率大尺寸的vcsel有利,但時間還早。而且,很多自駕公司都宣稱不喜歡Lidar,這一塊當作話題就好!

先看PA跟紅外。
20年 Q1出來囉,毛利因為營收規模縮小維持在28%,及格水平。

在這樣的營收規模下仍維持每股微幅獲利0.06元,未進入虧損,算是公司負債規模及營業費用控制良好下的預期狀態。同時可以再次觀察公司的損平點仍維持在單月4500萬,每月多賺1000萬可貢獻0.04元eps。

明天有法說,4月有遠紅外線的Pre-order訂單,再來聽聽後續發展如何。
asiguo wrote:
20年 Q1出來囉,...(恕刪)

法說會結果如何呢 好嗎?
結論上來說
1. Q2比Q1好,毛利跟營收都是。
2. 2020全年比2019全年好

公司揭露成長來自:
1. 電信基礎建設InP
2. VCSEL 25G高速傳輸產品開始穩定供貨
3. 重新回來的Skyworks GaAs Phemt訂單(先期貿易戰掉的部份慢慢回來)
4. 車用部分可能拖累,不過這部分要看未來幾個月疫情是否持續影響汽車生產跟銷售。

中期部分,我預估:
1. GaSb仍照計畫進行,最晚2021年Q1會開始大量供貨
2. 要開始自己做GaN生產用的MBE機台,21年有機會進入5G基地台業務。
3. 和Skyworks的5G毫米波PA也開始有動靜了,我預估21年PA業務可以切入手機市場
asiguo wrote:
結論上來說1. Q2(恕刪)
A大,請問一下,一般來說,機台組裝到開始生產,大約要多久時間?謝謝您。
asiguo wrote:
結論上來說1. Q2(恕刪)


今年最大的利多就是股災讓你可以把成本降低到30幾,其他的都是多餘的...
成本50~70或更早之前買到100以上,套牢到現在的應該就真的悲劇... 波動這麼大的年份,投報率預期卻很可悲,畢竟跟其他更多低檔位的比較,這檔中短期爆發力或潛在空間相對有限。

比較能夠期待的是砷化鎵回籠,雖然毛利比較低,但現在營收實在是損益邊緣了,Q1差不多就是2018Q2這麼慘的情況,這樣好歹能穩住跟去年持平的獲利,雖然目前從4月營收來看,要說樂觀還太早。另外就是國防的單,但實際上也沒人能估計營收獲利的貢獻,而且是下半年才開始,非常樂觀的話,就算毛利算60%以上,可能獲利多個0.5~1之間,勉強還可接受吧。其他的就沒什麼好說的了,新的APD客戶還要認證,新的VCSEL客戶也無法確定貢獻多少,而且基建、國防雖然受疫情影響甚小,但消費的部分應該是不太樂觀。氮化鎵、碳化矽都是很後面的題材,這些東西單價和毛利高但量很小,而且也越來越多競爭者投入了。PA也要看量,還有其他生物穿戴之類的,這些都是已經傳出很久了,但遲遲沒有落實在營收獲利上(永遠都在評估、開發、試單。而且什麼時候被砍單不知道,畢竟經濟緊縮時,消費性科技產品會很慘。),如果當初一廂情願地去追,那大概就是被套在100多以上的人吧...

雖然公司股本相對小,獲利要衝起來很快,但畢竟很多產品都是偏利基型,本來市場就很小了,要拓展真的不容易。可以看到很多題材,但是每項佔比都很小,有些還有期限性,而且累積起來沒有遠超損益兩平點的話,幾乎就是維持營運而已,投資者就吃渣吧... 消費性的PA估計也不能過於樂觀,畢竟IQE還是會拿走大部分的份額,晶片的用量能到幾萬片就差不多上限(畢竟手機元件的占用面積很小),毛利就算夠高,能有個幾億就差不多了,如果最後這項連EPS都不能多個3~4以上,那這個商機就真的是白等,不需要再追蹤這檔了(那股價頂多恢復到之前100多,那之前套在這個區間的真是情何以堪...)。
  • 5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