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民 wrote:你怎麼會連這個都不懂?就是因為已經快要堆滿三座核電廠了,所以才需要趕快找到替代的發電方式。 所以找到替代的發電方式後,那堆滿三座核電廠的廢燃料棒,就會自動消失不需處理嗎?台灣是不大,但是找一兩個足球場大的空間來擺那些東西,不是問題,比起不受控制、四處飄散,無時無刻大家都在用肺過濾的pm2.5和硫化物好多了。另外,我是不反對設置離岸風電,但我反對把發電不穩定的風電當成可以取代核電的迷思。這迷思需要破除,大眾才不會以為我們有了離岸風電,就不需要核電,或不需要增加火力發電。
核四廠本身就有核廢料放置場,可以容納40年的核廢料空間,哪來的核廢料沒地方放的問題?反而風力發電量最大的季節在秋冬兩季,台灣最缺電的時候卻是在夏季。 最缺電的時候發不了電,不缺電的時候拼命發電叫你買還是兩倍價錢。 這樣真的是對的嗎?
rocket168cn wrote:唉~~把台灣的地...(恕刪) 水庫發電不是用高/低地勢差,利用水流衝擊力來使水車或動輪轉動而產生電能嗎,水資源應該是沒影響,除非雨水缺乏導致水庫沒水,那就另當別論了
台中市民 wrote:台灣超額用電不也就是盛夏酷暑那幾天?只要風電儲電設施能應付那幾天的額外用電需求,這樣問題不就解決了。 呵,看到這樣的回應就知道是外行中的外行.誰跟你說台灣用電吃緊只有幾天?台電只要備載容量低於6%就會向民營電廠緊急購電,購電計畫表都會提前公告,我之前待的汽電廠從6月開始到8月都是08:00~22:00滿載發電供給台電.這是3個月不是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