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小雪 wrote:
閱讀,是在整篇文章中找出適合自己的路. 每個人的路不同, 同樣的河看魚...(恕刪)
----------------------------------------------------------
不好意思,我對你這河比對版主的文更感興趣。不知這河的典故出自何處?
============================================================
我亂入一下:
看著河裡的魚兒逆流而上的典故,好像是在描述 蔣介石 而非指 孫文
那些...不畏艱難,逆境成長.....是對那些偉人的讚揚!
我只知道我小時候看到溪裡的魚,腦中只有一個想法: 就是要怎麼捉到那些魚!
蠻認同股海大的"價值型投機"法,小弟也認同價值型買股,但也認同成長型買股,兩者各有不同之處,前者是淨值高於價格,後者是淨值低於價格,到底買前者或買後者或買兩者投資組合,小弟似乎沒有確定結論,但若考慮風險分散,小弟比較傾向兩者投資組合. 價值型標的有可能變成成長型(因為產業基本面或經營體質改變),成長型也可能變成衰退或敗給後進者而末落,到底如何挑選?似乎難有定論,但不變的是保有對投資標的關注其動向(包括產品/財務/組織高階成員),是我們身為投資(或投機)人應該有的認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