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貧窮世襲多可怕?已把一個台灣撕成2世界!

bcheng1 wrote:
財富比較容易世襲吧...(恕刪)


不太對。以我小時候那年代,愛國獎券頭獎是100萬,中了可是可以買樓面了,現在大樂透中一億都不報了,你說世襲的財富遇上通膨有什麼用?如果不會用錢生錢,當年的100萬現在買台像樣的中型國產房車還不夠。所以一切的關鍵還是在自己眼光,沒有眼光再多家產投資一不慎還不是敗光。

讀書的目的是培養眼光與技能,追求名校也要看自己本事,很多老闆都不是名校出身,以我的經驗,脫貧的關鍵還是自己的眼光與自己的知識。其他的埋怨不過是無法面對自己不能是藉口。
國人大專畢業率冠全球 德國兩倍 收入卻德國一半

教育部統計,我國25-34歲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比率逾7成,比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全部35國都高,不但高過日、韓、美、加,更是德國兩倍多。我國25~34歲接受高教人口多達近7成2,更較OECD平均的41.8%高出近30個百分點,比OECD全部35個會員國都高;OECD最高的是韓國69%,其次是日本、加拿大近6成、美國46.5%。法國則只44.7%、德國更只有29.6%。

法、德等歐陸國家,不但重視培養工匠,也給他們較高社會聲望,例如瑞士的鐘表、義大利皮件、法國餐飲、德國的汽車機械業等,很多從業人員沒念大學,收入卻不低。

台灣應向德國看齊,他們不盲目崇拜大學文憑,孩子14、15歲就會根據性向分流,最後只有少數就讀學術性的大學,不喜歡念書的,就念技職、考證照,培養專精技藝,支撐起德國傲人的工業。但雇主仍會補助勞工到學校在職進修,不過是基於工作精進需求,不像台灣多半是為了拿文憑加薪。

pippenyen wrote:
無須悲觀,好好念書...(恕刪)

念電機之類的
以後也還都是工人
出賣自己的時間
頂多是領稍微多點
看這樓 好多人都說這類的志願
真的覺得 財富是世襲的

看看商人是怎麼成功的
他們是賺%的

例如房仲 賺6%
別人辛苦一輩子 可能只有一個房子
過他一手 3個月 賺別人辛苦一輩子的6%
生意好時一年成交好多件

賣菜的 公斤(1000g)買進 台斤(600g)賣出
進口的 日幣買進 台幣賣出

商人插手越多錢的地方 賺越大

台灣的教育 在培養工人
真是很可惜

明明 商科才是 發大財的路


abc003 wrote:
貧窮世襲多可怕?已...(恕刪)


讓我想到最近看的電影與神同行
有些人註定生下來就是被剝奪時間與自由在還債

abc003 wrote:
貧窮世襲多可怕?已...(恕刪)


我只想到館長
究竟
想想吧

486團購
youtube 聖結石 蔡阿嘎 谷阿莫
藝人納豆開店

裡面哪一個很帥? 或學歷很高?

跟你我一樣都很普通
但是呢 人家幾乎都破千萬年薪
486更是發出500萬給20多位員工當獎金

這年代 不需要靠外表學歷
還是能創造富有
方式一大堆 自己辦不到 就不用再怨東怪西
要怪就怪自己 別人也很普通 但憑著努力就能變有錢
魯蛇除了在各大網站留言當(怨婦)怨富 還有什麼作為呢?
要注意我們談得是真正的貧窮問題,如果是所得分配不公的社會問題又是另外一個議題了...

其實台灣目前的問題還算好,不算真的有嚴重貧窮世襲的問題。真要說,整體經濟的問題還比貧窮的社會問題來的大。在歐美國家的貧窮世襲問題要棘手多了,那是一個區域從結構上就很難改變的問題,特別在民主制度下更難去解決他。

台灣真正可說較為貧窮的區域多半在於資源較少建設較差的偏鄉,由於整體區域的經濟發展較差,就算學歷高在當地也沒辦法有高收入的工作,但是以就學來說,已經比美國有更多流動的機會。台灣的高等教育保障不少名額給較弱勢的團體,而且目前的入學方式仍相當程度的偏重考試分數,雖然教育資源對這些區域來說較為不利,但起碼在考試階段是一律平等的。如果以美國的申請入學制,特別是排名前幾的學校,如果沒有累積一定的經歷(學術成就、團體活動、社會活動、體育等),光靠學力測驗成績幾乎是很難達成的。所以在美國所謂貧民區的孩子真要進好學校通常只有一條路,就是體育。但是體育真的要獲得好學校的青睞必須是高中要達到很出色的表現才行,問題是第一能有很出色表現的孩子通常不多,特別如果是競技型比賽的成王敗寇很現實,再來要有好的運動表現也意味要花費不少時間在練習上,同時要能有好的學術表現十分困難,偏偏不少好學校還是得有一定程度的學術要求。

再說到所謂結構性問題,美國所謂的貧民區有許多是在大城市中心或周遭,所以不存在所謂建設落後城鄉差距這種本質上的經濟落後問題,更多的是家庭面社會面文化面甚至種族面上的問題,而要解決這類問題,民主制度下沒有有效的政策方案,就算少部份幫助,但是也很難整體的改變貧民區的結構與環境,這才是造成真正貧窮世襲的原因。在台灣,就算你出自偏鄉,只要有機會受了高等教育,有機會在其他地區獲得收入較好的工作,基本上你個人就脫離了這個貧窮的問題。但是在美國的貧民區,第一從小的生長環境就極度限制住你離開的機會,家庭社會文化種族上的考量又會限制你自己想要脫離的誘因動力,就算只要多開個半小時車程就能離開原本的環境,但是上述那些結構性問題又會不斷牽扯讓你無法擺脫,所以一再的變成一個世代一個世代循環難解,變成一個貧窮世襲的問題。
abc003 wrote:
貧窮世襲多可怕?已...(恕刪)

世襲貧窮該怪的是父母祖宗
而教育自古以來
就是在找出有能力幫權貴的分憂解愁的奴才
排憂解難的能力越強
就越接近權貴中心
如果自己本身天生就已是權貴
學習的目標
只是在學習如何鞏固權利地位
不被下層攻破打倒
而非學習如何被使喚

abc003 wrote:
貧窮世襲多可怕?已...(恕刪)


講著講著

有來賓紅了眼眶

。。。

AKB濕吧 wrote:
講著講著有來賓紅了...(恕刪)
很辛苦
https://ace0156.pixnet.net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