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存了7年的中鋼,為什麼還是虧錢!!

中鋼跟裕民一樣, 害死一堆 "價值型投資人".

徐胖子是 "價值型投資人" 的殺手. 還是離遠一點的好.

沒有永遠的定存股,見好就要收.中鋼曾經最高有到五十也是好幾年的股利了怎不先停利一趟.

tofa7290 wrote:
如果在15元時,買進100張,每年配一元 . . .
經過十年後持有成本一張將降低到5元上下。
若是十年後一張價格還在15元,到時在賣出。就有250%~300%的獲利。

250%~300%怎麼算出來的?
N年後成本降至0報酬率豈不是無限大。
為什麼許多人喜歡用這種澎風的報酬率來自嗨,
連券商提供的軟體報酬率也這樣算!

ggtiida wrote:
250%~300%...(恕刪)

哥 這裡多數人都是用這種方法來自嗨

瘦狐狸 wrote:
中鋼


行業區分有上游 下游
中鋼是鋼鐵原料上游 如果為了照顧下游客戶
就把鋼鐵原料價格壓低 讓下游有利可圖

如果上游不照顧下游客戶 把鋼鐵原料價格訂為跟國際行情同步
中鋼自然就賺錢多 相對的下游利潤就減少

此為景氣循環

所以不能光買上游股票 不顧下游股票

evan0202 wrote:
PO文讓大家參考,...(恕刪)


真是可以出書了,是一個破存股迷思的好負面教材,之前一直看存股書也再說別管股價,想來想去都覺得很怪。
2016-08-19 09:52 by ggtiida
250%~300%怎麼算出來的?
N年後成本降至0報酬率豈不是無限大。
為什麼許多人喜歡用這種澎風的報酬率來自嗨,
連券商提供的軟體報酬率也這樣算!





上一篇文的內容,依大大的算法
我應該是十年後假設市價15元時{(15000*162.8995張=2.443.342.5)+十年間領到的現金股利共(628,894.6268元)}/原始成本1,500,000元吧!!

1、計算方式100張1元股利(0.5股票股利+0.5現金股利)
放十年後會得到162.8995張(這部份是每年的0.5元股票股利來的,
這十年也會配現金股息628,894.6268元(是由每年0.5元現金股利來的,並沒有算進去在次購買,只是單純的配息)

『原始成本』算式1如下:
100張股票,0.5股票股利十年後會變為162.8995張=:15000*162.8995張=2.443.342.5元
100張票,現金股利0.5元十年共會領到
第一年50000元 (同期股票會變為105張)
第二年52500元 (同期股票會變為110.25張)
第三年55125元 (同期股票會變為115.7625張)

第十年77566.4108 (同期股票會變為162.8895張)

50000+52500+55125+57881.25+60775.3125+63814.07813+67004.78203+70355.02113+73872.77219+77566.4108
=628,895元

十年後的總價值為2.443.342.5元+628,895元=3,072,236元
總價值除以150萬原始成本來說。
(3,072,236元/1,500,000元)-1=104.8%
(150萬的104%)


如果一定要以原始成本算,第一年150萬/到第十年拿到N萬
會有下列兩個問題存在:
問題一:
因為這628894元是由1,500,000元配出,並沒有新增投入本金,
所以這筆股票股利,如果拿去投資別項商品時,變成120萬時,是否該回算到獲利內?
又或賠光了這六十萬,是否要減計獲利?

問題二:
如果是亂數加碼,不是單筆投入,用Excel報表在做紀錄時,很難去認列自已的原始本金到底為多少,請參考最下的圖1情況。

========================================================
『持有成本』算式2如下
原始成本 - 十年領取現金股息 =目前在裡面實際金額(成本)
1,500,000 - 628,895 =871,105元

裡面股票現值/目前在裡面實際金額(成本)
(2,443,342.5/871,105)-1 =180.4%
每張股票現值15/目前每張股票持有成本5.347831
(15/5.34781)-1 =180.4%
(871,105的180.4%)


這個方法的好處是,你可以很明確的知道,你的目前持有成本到底是多少,市價是多少。
而且你配出來的股票股利,拿去投資別項商品,也不影響到這邊的計算。
而且遇到亂數加碼時,也可以很快速的算出自已目前持股成本為多少。
缺點是單一個股獲利顯示可能會較高,
但在最後計算所有個股的總持股/總成本,數字其實是不會有偏差的。


所以我還是比較喜歡用平均持有成本的算法來算個股獲利,最後在以總資產的增加與減少來算總獲利。
端看大大想使用那種方式來計算罷了。

有一句話說的很好,大致的正確好過精準的錯誤。
在下只是在分享存股的可行性,
存股對在下而言是條正確的道路。



回到主題為何劵商跟大多數人會在這裡用平均成本的概念來算獲利,其實很簡單,只是為了簡單方便,數字只是讓自已看的懂,你想怎麼算都行。

我以下舉例為何要這樣算。
十年有3650日。
第一年分別在365天裡的120天有加減碼而且是亂數加減碼可能價位是在17元買1張,可能是在15元買3張,14元買5張,18元賣4張13.2元再買進11張。
第二年的365天裡,也許有100天加減碼,一樣可能是亂數加減碼。
這樣持續了十年,總計交易資數也許破千次了。有時總持股金額是1000萬,有時是八百萬,有時是九百二十萬。
中間不只會有買進,賣出的問題。還會有現金增資,現金減資,配息,配股。
這還只是單一個股。
通常存股的投資人不太可能只存一檔,版上就有大大存股超過五十檔。
絕大多數的人都是用Excel直接下去加減乘除來算自已的成本,包括卷商的軟體的概念應該也是。
如果不用這種方式算,硬要單純的加減法來統計,只會把數字搞的太亂。反而不利自已的統計。

因為其他方法真的很難算出,自已在十年的中間867次買進的股票減去第133次賣出的交易後,在經過十年持有,配股配息,增資,減資。到第十年這筆交易的成本為多少?

大部份的人最後獲利算法正常都會用比較簡單的算法,這十年買進賣出、現金增減資,除權息後的『總持股成本』-『目前市價』來做統計,很少人會去算自已一千次中的第302次的交易到十年後獲利是多少吧!?




這邊在補個一小段交易圖比較清楚(這還是算交易少的次數了),下圖二的合庫今年已除完權息,權息還沒進來,所以應該是204.0761張。預計十年的投資,亂數加減碼,又有除權息,中間還有現增不止一次。

圖一中的交易次數如果在放大十倍或五十倍。

不這樣算成本,我也沒有更好的方式了,也順便請問大大這樣到底該怎麼算成本跟收益?
也許大大有更好的方式可以分享給大家~


我3月買25元,一直呈現虧損,8月除息後2500股息會入袋,看到虧損剩400元,就趕快賣掉了
現在不敢買石油,各國都開採石油,要大漲很難,看油價就知

symerics wrote:
股票要賺錢,只有低...(恕刪)

我大概看兩個小時就能推測出這些東西~~


那股價17~23之間會有的風險在哪?如果今年接下來的每一個月或每一季的獲利不如6、7月,回到4月水準,股價約會在20,如果在5月水準那股價約20~22,維持6、7月水準股價能23~27。

玩這種股票有啥難度~~

收功~~~~~


如果你在2015年底可以做出以上的判斷,確實操作上就沒啥難度,而且可以在今年二月前買滿部位重壓,短短一個多月內就可以大賺三成以上出場...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