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力晶再起

這個月營收很不錯,相較於我追蹤的華亞科營收和現貨下滑呈正比
世界先進的營收也下滑了,力晶真的很不錯這個月仍有34億
13.8小弟又進場開始接了,
剛好都是做華亞科認售賺的錢再轉入力晶
買著就放著忘了它吧,等上市時再來慢慢看
力晶CEO今天聯合的專訪...
中國如果真的祭出中國販售要50%零組件要中國製造
這招真的放大絕了...台灣電子業會哀鴻遍野或大舉白旗出走
以下專訪對力晶反感或者對黃崇仁反感的..或還在我不相信我不相信我不相信的..
請直接無視或下一頁..

=============================================================================================

力晶合肥廠 搶中國製商機
2015-07-13 05:08:42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力晶創辦人暨執行長黃崇仁表示,中國大陸正在醞釀半導體「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的政策氛圍,未來在當地銷售的半導體零組件至少要有五成是在中國製造,一旦成定局,會比紅色供應鏈崛起嚴重百倍,並造成全球供應鏈大地震,台廠必須密切注意。
黃崇仁在半導體業闖蕩數十年,儘管力晶先前因DRAM景氣不佳,導致負債上千億元,股票也因淨值轉負而下市,隨著近年力晶轉型有成,2013至2014年,連續二年獲利都超過百億元,今年6月已將上千億元債務清償完畢,擺脫紓困。

力晶轉型期間,黃崇仁密切關注全球半導體業動態,尤其關心中國崛起,對台灣半導體業的衝擊。

他強調,中國官方醞釀半導體「Made in China」,是不可輕忽的力量,包括高通、英特爾等全球知名半導體廠,已體認到這股「勢不可擋」的趨勢,紛紛展開與對岸合作布局,力晶也開始進軍中國,與合肥官方合資興建12吋廠。

黃崇仁並為力晶未來營運發展定調,將專注晶圓代工,強化LCD驅動IC、影像感測器、電源管理IC代工等公司既有強項之餘,也將布局銀行安全交易等行動支付、生物晶片、物聯網等應用,並藉由在合肥參股建立12吋晶圓產能,搶食中國龐大內需商機。

黃崇仁日前接受本報專訪,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如何看大陸官方積極發展半導體對台廠的影響?

答:我認為要非常慎重看待中國大陸對發展半導體業的決心。以最近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宣布與華為、高通以及比利時研究機構Imec成立合資公司,開發14奈米製程技術為例,這項合資計畫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見證簽約儀式,如此高規格行動,不容小覷。

儘管中芯這項跨國合作案,預計14奈米產出時程為2020年,屆時目前檯面上的半導體大廠包括台積電的技術早已切入10奈米以下製程,中芯等勢力仍不足構成威脅,但中國官方力挺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決心,台廠必須審慎看待。

掌握潮流 躍新舞台

問:中國「紅色供應鏈」崛起成為業界關注議題,你有何看法?

答:我最近參加全球半導體年會,與中共決策高層多次交流,發現他們正在醞釀半導體關鍵晶片「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的政策氛圍,有意規範未來在當地銷售的半導體零組件至少要有五成是在中國製造,即使目前全球最熱賣的蘋果手機,為了拓展中國市場銷售,勢必也要與此方向妥協。

一旦「Made in China」成定局,將比紅色供應鏈崛起嚴重100倍,並將引爆全球供應鏈大地震,尤其將牽動全球晶圓代工版圖,未來若未在大陸設廠的晶圓代工廠,恐將流失龐大的商機。

從對岸的政策走向,「Made in China」是不可輕忽的力量,包括高通、英特爾等全球半導體廠, 已體認到這是股不可擋的趨勢,紛紛展開與對岸合作的布局。

我認為,聯發科等與中國內需高度連動的半導體大廠,未來也會面臨對岸要求把賣到中國大陸的晶片交給在當地設廠的晶圓代工業者生產,這對目前還未在大陸布局先進製程的台積電,將是一大挑戰,值得台灣主管機關正視並採取因應對策。

問:中國市場崛起,力晶有何計畫?

答:力晶日前向經濟部提出申請與安徽合肥市政府合資成立合肥晶合集成電路公司(簡稱晶合集成),在當地投入0.15、0.11微米與90奈米製程,初期鎖定LCD驅動IC代工,卡位中國內需商機。

晶合集成合資案,總投資額約人民幣135.3億元(約新台幣676億元),力晶將逐步以少量資金和技術作價方式參股,第一年不出資,由對方先投資建廠,預期明年開始才投入少量資金,明年全年現金注資金額將不超過本次參股案總投資金額比重的10%,最快2017年開始量產。

合肥是中國大陸面板大廠京東方的製造重鎮,已有6代、8.5代面板廠量產,近期更宣布將投資興建全球最先進的10.5代廠,已形成面板零組件聚落,需要大型晶圓代工產能,力晶在合肥建立產能,將有助集團爭取當地LCD驅動IC訂單。 我認為,隨著中國內需市場蓬勃發展,中國將是力晶下一個活躍的舞台。

專注代工 成功轉盈

問:力晶今年6月脫離銀行團紓困,六年內還清千億元債務,是如何做到的?

答:力晶先前本業是DRAM製造,但DRAM是大資本且技術密集的投資,經過連年大虧之後,力晶轉型、專注代工,是止血並轉虧為盈的關鍵。

力晶先前在DRAM產業跌了一大跤,但也學到了幾個寶貴經驗。首先是DRAM產業要連續性大規模資本投資,追求先進製程技術,即使現在持續留在這個領域的台灣同業,都脫離不了這樣的模式。

力晶先前累計虧損龐大,無法再承擔DRAM產業高度風險、以及大資本投資的模式,在既有的12吋晶圓產能基礎上,思索轉型之路,決定專注晶圓代工,開啟新契機。

力晶的製程從60奈米到2x奈米,雖然技術層次不比DRAM廠先進,但客戶層相當廣,且訂單非常穩定,可精準掌握每個月的營收進度。轉型之後,2013年至2014年,力晶連續二年都賺超過百億元,預估今年也可獲利逾百億元,寫下成立以來連續三年獲利逾百億元的紀錄,伴隨現金流與獲利穩定,逐步清償銀行貸款。

客製化服務 明年推生物晶片

問:力晶正式脫離紓困之後,未來發展方向?

答:這們多年,我們繳了很多學費,也記取很多教訓,現在力晶已找到自己的賺錢模式,誠如我剛所說,純DRAM公司要不斷砸錢、推進技術,力晶不可能再回頭去發展純DRAM事業。

力晶的代工不同一般的晶圓代工模式,我們是可以幫客戶設計,而且可接受客戶非標準化製程。

力晶未來會專注在幾個領域,除了維持LCD驅動IC領先優勢,並投注在影像感測器、電源管理IC外,未來還會切入可用於未來行動支付,並要求安全性的銀行卡晶片。

另外還有生物晶片,我們已突破技術瓶頸,並取得全球領先地位,運用12吋CMOS影像感測器製程等技術的基因掃描晶片,已正式產出,未來將用於掃描機,目前已交給全球知名基因掃描公司進行相關系統整合,以及設備效能再精進及降低成本作業,未來可作為癌症、孕婦胚胎形成前檢查等各式臨床醫療的檢測。

第三是物聯網應用。物聯網涵蓋五大主要晶片,包括微控制器、無線晶片、電源管理晶片、影像感測器、記憶體(包含快閃記憶體及DRAM),力晶具備能依客戶需求的設計能力,而且又有影像感測器和DRAM及Flash技術,透過這些技術橫向整合,可以解決客戶的問題,讓力晶未來可在物聯網大展身手。

問:力晶生物晶片何時出貨?如何看此市場?

答:力晶生物晶片技術已到位,出貨時間要視美國客戶進度而定,我預期最慢明年上半年會有產品問世。

力晶已完成關鍵的掃描晶片,掃描速度比現階段競爭產品快十倍,且錯誤率低於1%,精準度超越世界標準,也是我們相當看好的新成長動能。
敗家是美德

大陸資金炒熱記憶體整併風

電子時報

內容: 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2013年7月底,正式完成日本爾必達(Elpida)的收購案,之後與南韓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維持全球DRAM三強鼎立局面。稍早4月,傳出大陸面板業者京東方(BOE)打算涉入DRAM,引起業界側目,相關人士表示將網羅被美光合併的爾必達人才。此話言猶在耳,如今傳出大陸清華紫光集團可能以230億美元入主美光。未來美光如果接受提議,將成史上最大手筆的大陸企業購併美國企業案。


DRAM為資本密集產業,大陸政府看準大陸國內記憶體需求量驚人,因此不惜重金投入。除了資金與土地的配合外,技術、製程與人才也是大陸發展DRAM產業的重要關鍵,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取得技術與製程的突破?坐擁龐大資金的大陸,選擇購併應該是最快的辦法。2014年10月,大陸工信部宣布成立人民幣1,200億元規模的「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顯示大陸積極扶植半導體產業的雄心壯志。


目前大陸投資DRAM產業背後的龐大資金來源,除了中央投資基金外,也有地方政府的產業投資基金,以及與地方政府結合的創投資金。稍早3月武岳峰為首的聯合資本,提出以6.4億美元收購美國DRAM設計業者矽成(ISSI)。儘管後來傳出另一家美國半導體業者賽普拉斯(Cypress)可能搶親,但大陸除了晶片設計與製造外,布局DRAM的企圖心也開始漸漸顯露。


當時大陸業界不少人士就指出,收購矽成只是第一步,如今看來果然一語成讖。回顧最近1年多來,記憶體產業界的大大小小整併風不斷。除了大陸的武岳峰之外,比較有名的還包括賽普拉斯以16億美元收購快閃記憶體業者Spansion,日立環球儲存科技(HGST)購併快閃記憶體新創公司Skyera,新帝(SanDisk)11億美元購併SSD開發業者Fusion-io,希捷科技(Seagate)4.5億美元購併Avago的LSI快閃記憶體事業部,以及儲存大廠EMC併購新創公司DSSD等。大陸挾豐沛資金與龐大內需市場為後盾,加速挺進DRAM市場,目前看來真正的衝擊約莫會在幾年後浮現。



表面上是力晶再起..實際上黃謀人再起..這種公司能再起..台灣實力早名列前茅...紅達電也可再起

mark168168 wrote:
表面上是力晶再起....(恕刪)


Follow一下這串!!

晶圓廠上演年中特賣會 買千送百大促銷? 2015/7/16 電子時報

內容: 眼見2015年第3季景氣略有回溫跡象,加上大陸及新興國家市場也安然渡過上半年匯率波動過大威脅,國內、外晶圓代工廠近期有志一同積極向各家晶片供應商促銷,希望能領先分食到產業鏈回補晶片庫存的急單商機。台系一線IC設計大廠指出,確實近期有明顯感受到各家晶圓代工廠業務代表的拜訪積極性,也有不錯的實惠代工價格,但是否會提前下單,還是得考量終端客戶及景氣面因素,目前尚無定論。LCD驅動IC設計業者則打趣表示,晶圓代工廠短期師法百貨公司週年慶,不斷祭出滿千送百的優惠,公司若行有餘力,當然會去下單,畢竟,先佔代工價格便宜,又可向晶圓代工廠賣乖,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熟悉台積電人士指出,第3季晶圓代工價格確實有往下調整,不過,台積電向來有適度因製造成本下降而回饋給客戶的動作出現,所以不一定直接跟晶圓廠產能利用率偏低畫上直接等號。只是,在一些特定製程上的價格減幅較多,頗有點戰略意味。以16/20奈米製程為例,台積電確實給予國內、外IC設計公司不小的價格優惠,性價比完全不輸競爭對手的14/20奈米製程,國外IC設計公司直言,台積電最新的報價,讓人可以節省不少轉廠成本。由於16奈米製程技術在效能上,還是無法跟上14奈米製程,但在台積電先前已表明會適度補貼客戶晶片性價比的競爭力下,此次針對16/20奈米的明顯降價動作,似乎有濃濃的留客意味。

至於8吋晶圓產能,台積電這次雖然只象徵性的微調,一切仍以客戶訂單量能做最終的價格考量,但其他競爭對手卻已坐不住,包括聯電、世界先進、和艦、中芯及力晶近期8吋晶圓代工價格跌幅都在10%以上,若敢下大單或長單,價格折讓空間還可以更大。這顯示全球8吋晶圓代工市場供過於求的警報,到2015年下半還是無法解除,由於8吋晶圓廠負責訂單多為終端消費性電子產品及一些必備的3C消耗品,8吋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在2015年上半自高點反轉向下,一直拖到第3季傳統旺季,仍然無法止跌回升。此一現象已先行為2015年下半全球經濟及產業景氣帶來一絲隱憂,整個半導體上、下游產業鏈的晶片庫存調整動作,恐怕會比原先預期的還要再拉長一些。台系IC設計業者表示,台積電在第3季主動降價示好,算是在這一波與國外IC設計公司大廠的博奕過程中,所能給予雙方的最好下台階,畢竟從製造服務業的精神來看,總不能老是一付無懼負評的模樣,那等於逼著客人跳槽或換口味。尤其台積電眼前已擺明有一關16奈米 vs.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英特爾(Intel)、中芯14奈米要過的挑戰下,徒長他人志氣的事情真不能做,哪怕私下藐視對手,檯面上也得十分重視。畢竟,晶圓代工業務已不再是三星及英特爾的小三,在這兩家全球半導體大廠本業持續萎靡的同時,晶圓代工部門扶正將是遲早的事,台積電其實沒有掉以輕心的本錢。

都上船了嗎?還沒要快哦


蝗蟲準備過境了


請問如果今日買入10張,下個月賣出,要繳多少稅阿? 還是要放到上市再賣出? 謝謝!!
大家好
未上市股票賺錢繳15趴的證所稅,跟買幾張沒關係!
那如果上市後再賣出呢?是否也要繳到15%?
大家好
  • 4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