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1年有10億出售成交額 財力有多大


kantinger wrote:
要看歷史嗎?時至67...(恕刪)

降低綜所稅、關稅與印花稅........
這不就代表其他稅收降低加註在証交稅,只差一句本國未開徵証所稅而已,其意義不變
還是你我看文解讀有差?
若提到綜所稅稅收減少那更可笑,減少部分加註在交易稅
時至今日台灣稅制級距有低嗎?算是中等以上吧,雖不及歐洲國家,但比起另3小龍及美國都高吧
政府不是想打造更自由開放的經濟強國嗎?怎反其道而行,扯遠了

所以依這原po沒証所稅概念?那合其收取那麼高交易稅?
雷蒙斯 wrote:
降低綜所稅、關稅與印...(恕刪)


考量國內股票市場規模不大,
常有人為操縱、哄抬摜壓、短線進出等情形,
使股價高低無法真實反應企業營運狀況,
致真正投資者裹足不前,
反成集資投機者獲取暴利所在
...
將稅率由1.5‰提高為3‰

這一段有看到嗎?

稅制級距嗎跟證所稅有啥關係?

比起另3小龍

他們的證券交易跟所得怎麼課的

台灣學那好不好?
這麼愛比,人均所得趕上美國,新加坡,香港,再來搞稅好不好?。
kantinger wrote:
考量國內股票市場規模...(恕刪)
台灣以前跟新加坡比的甚至贏一些

怎麼對錢管的越寬稅制越鬆

經濟就差新加坡越多

新加坡交易所得都要稅

資本市場有差嗎

有像台灣那樣多公司胡搞

需要回顧台灣公司怎樣搞

搞過再分切出小公司再掛牌再搞歷史嗎?
sdxx666123 wrote:
這麼愛比,人均所得趕上美國,新加坡,香港,再來搞稅好不好?。

這麼愛比,人均所得趕上美國,新加坡,香港,再來上文發言好不好?
什麼都要趕上美國,新加坡,香港,再來搞 台灣什麼事都別做了
請問 如果台灣什麼事都別做 要如何趕上美國,新加坡,香港?

也不用趕上

別跟韓國新加坡越差越遠就好了好不好?
dulinsu wrote:
這就是菜籃族等一堆散戶最可笑的地方,
小散戶根本不太可能被課到證所稅(起課門檻應該一年賺幾百萬才起課,散戶輸多贏少,想被課所得也難!)。..(恕刪)


D大和幾位網大對稅制真是學有所長,令人望塵莫及~
咱這些小散戶比較不懂,只嗅出了點這二根毛象徵著什麼樣意義~

以K大的理想,大戶條款上路,怎能不來個中戶,小戶條款~
定門檻也是不合理,最好是通通有獎,而且是不只作股票,
凡是有交易的事情,都應先課個交易稅,健保補充費,
交易超過門檻的,算是必定賺錢的有錢人,再課個交易所得稅~
那麼國家興平,百業昌盛,豈不萬民之福?

至於散戶輸多贏少,怕腥何苦入廚房,繳稅應該,賠錢活該~
錢放銀行不就得了,銀行裡的進出交易多了利息,
至少這塊的交易稅和手續費,K大應該總算能網開一面吧~~
定存和定存股,不就差了個股字,又不像放銀行穩賺,
想想,這又是何苦呢??


定門檻不合理?

所得稅就那樣

免稅額扣除額

韓國新加坡在證券所得上也根據大戶跟交易多的兩者在課

他們不曉得拼經濟?
媒體常說要學韓國新加坡如何如何開放

但遇到法規跟稅制的部分還會報嗎?
kantinger wrote:
媒體常說要學韓國新加...(恕刪)


嗯~K大說的有理~交易定要課稅,定不定門檻其實也都合理啦~

反正100萬不課稅,跟101萬課稅,沒本事節稅的,要怪誰呢?
國家稅收的公平正義,實在有靠K大主持公義~
小民終究樂觀其成才是~~~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