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問問大家的退休條件是什麼呢?

非常同意你的看法
AL168 wrote:
過快樂生活 不只是退...(恕刪)

kgy123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是一堆年輕的阿弟啊, 阿妹啊一個月領2萬多也活的好好的

為何一個退休的中年人.老頭子每個月動輒要5萬10萬才能過

恕刪)



南部的話小弟不太清楚不敢隨便說

中年如果指的是30-50歲之間的話,小弟自己每月花費的經驗,

光是小孩幼稚園一個月學費2萬2,還沒算一年幾次的註冊費和書本費

再加上家教費,鋼琴,游泳

一個月至少要3萬5左右


如果小孩再大一點,小孩變成您口中的年輕的阿弟阿妹一個月領2萬多

表示小孩可能吃家裡用家裡的機會很大,賺的錢僅付自己的生活雜費

甚至不夠還要和家裡伸手拿

爸爸拖的很辛苦的..........


現在正要準備退休的中年人,扣除60歲以上的那個世代

一代過得比一代辛苦

想要有餘力每個月出去玩耍吃好料不是這麼容易的


一定會有人說不一定小孩要花這麼多錢養

小弟也不想這麼養,問題是身邊的小孩都是這樣養

你不這樣養馬上就被洗出去(除非有家族事業可以接)

M型社會中最辛苦的不是兩端,而是中間

因為一個不小心,馬上就會以非常快的速度跌到谷底





我覺得在這個通膨的世代下,要無憂無慮的退休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

真的很不簡單,


1.至少要有擁有兩棟房子,且無房貸,

2.兒女能自力更生,養活自己,不當啃老族

3.現金至少2千萬元

4.投資型保單,儲蓄型保單,重大疾病險,壽險,缺一不可,而且是免繳狀態

5.如果有幾十張的牛皮股,每年還可以配息給你更好

6.如果還有一塊地,就可以租出去,那這樣每年都可以出國玩樂一下

市值加一加大概6~8千萬元

linpredator wrote:
不好意思我的回文從頭...(恕刪)



抱歉
不是針對大大
這棟樓蓋得頗高
只是隨意聊聊
我認同你的想法!!通常夫妻只要一起努力工作20年與投資得當!!相信很快就能享受生活了!!生活品質就決定你們的慾望了!!知足常樂!!不知足的永遠都痛苦!!
我是選擇先苦後甘!!畢竟沒人想一輩子在籠子裡跑吧!!當然也有人活在當下也很快活!!
人生就是在選擇中度過!!我已經選好路了!!你們呢?

lights0910 wrote:
我覺得在這個通膨的世代下,要無憂無慮的退休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

真的很不簡單,
icchenk wrote:
我認同你的想法!!通...(恕刪)



能降低物慾
人生已經先贏一半了
大家一起努力吧


話說要降低物慾
第一個要做的事應該是把01搞倒
這裡根本物慾橫流嘛
kira0403 wrote:
光是小孩幼稚園一個月學費2萬2,還沒算一年幾次的註冊費和書本費
再加上家教費,鋼琴,游泳
一個月至少要3萬5左右...(恕刪)


這部份, 台北市公幼學雜月費平均下來, 一個月5000不到。(以查得到的育航幼兒園為例)
你看看, 馬上7倍的差距就出現了。

kira0403 wrote:
如果小孩再大一點,小孩變成您口中的年輕的阿弟阿妹一個月領2萬多...(恕刪)


老婆月領3萬, 也是過得好好的, 每個月薪水全拿回家給父母。
結婚前每個月跟父母拿幾千塊的零用錢。也沒過得很辛苦。粗估一個月卡費+雜費不到5000。
結婚後, 薪水照樣全拿回娘家。每個月幫她付的手機通訊費、交通費、卡費也差不多5000。
吃飯錢, 全家2大3小一個月也才1萬出頭, 當然小孩再大點, 食量跟大人一樣時, 這筆支出可能會增加至2萬左右。所以即使將來都當啃老族, 也只是同樣的餐費而已。

小孩身教言教教好, 不學壞, 才是我們退休的最好保障。
不然賺再多的錢, 也不夠敗家子敗的。

其實以我的認知, 小孩只需要補英文, 能聽說讀寫, 跟外國人對話不怯場, 就足夠了, 其他補鋼琴, 補才藝? 能吃嗎?
說實話, 大部份補習, 只是不想顧小孩的籍口而已, 送去補習班, 大人想偷懶, 用錢換自己的空閒時間。
saya wrote:

這部份, 台北市公幼學雜月費平均下來

的確,補才藝非必要,小孩不喜歡沒興趣,學再多也沒用。
補才藝學音樂在二、三十年前就很盛行了。
這數十年下來,像周董這樣的人也沒幾個。
音樂、美術是很講天份的。
我小時候也學過鋼琴,可沒天份,學不來。

saya wrote:
其實以我的認知, 小孩只需要補英文, 能聽說讀寫, 跟外國人對話不怯場, 就足夠了, 其他補鋼琴, 補才藝? 能吃嗎?
說實話, 大部份補習, 只是不想顧小孩的籍口而已, 送去補習班, 大人想偷懶, 用錢換自己的空閒時間。


...(恕刪)


小弟只寫一次,若有冒犯之處請見諒

小弟直接寫自己小孩的經歷

每天早上8點半到校-下午五點放學

一天中有一個小時中文課,每周學校有兩次中文外的第二外語選修(小弟幫小孩選日文)

另外,五點放學後,每周再加上兩次日文家教

每周兩堂游泳課,一堂鋼琴課

六日則要參加和準備學校的活動(音樂發表會,運動會,舞蹈發表會,英語演講,中文課的古詩背誦....etc)

以及家長之間的交流餐會或是其他活動

學校要求家長都要參與上述活動的練習

更不要說現在家長之間都在開始討論要去哪補SSAT需要的英文以及數學課

之後還有日留相關的學科


至於成果,小孩目前和英日文外籍老師都還算可以自由交談

和學校以及鄰居日本小朋友玩耍,日文溝通也無障礙(和父母英日文交談也都還可以,缺的是單字量)

所以您提到是為了讓大人偷懶的論點,小弟身邊的父母應該不太常見

因為每天放學家長都會碰面,確認小朋友今天在學校和其他小朋友的交流和學習狀況

若有異常,放學後老師也都會用Line和家長溝通要注意的地方


至於學鋼琴,小弟沒有要小孩當音樂家

小弟當時也很排斥學鋼琴

不過當全班將近全部的小朋友都會鋼琴,只有自己不會的時候(小學一年級的春天...埃)

很自然自己就會想要去學了,而且還很拼命地趕進度(徹爾尼一個多月全部幹掉後,開始主動進攻小奏鳴曲)

小弟只能說,學鋼琴不需要天分,

需要天分的是當音樂家

學鋼琴需要的是練習和持之以恆
(小弟也沒天分.不過至少五線譜看得懂,幾首簡單的蕭邦可以湊合一下,李斯特就練不起來了....)

不過也不是只靠天分和苦練就能當音樂家,還需要拜個好老師和一推眉角

音樂界也是很黑暗的,朋友參加維也納的夏令營就遇到,鋼琴鍵盤裡面可以放暗器的....

回來第二樂器就改長笛(文章歪掉了,抱歉)



就像現在,當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開學時

發現全班都會英文,而只有自己小朋友不會英文一樣的感覺

所以講到最後,很多都還是那句: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除非不介意自己或是小孩在同儕間落後

那一切也都無所謂就是了

小孩還小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做家長只能先幫他把每種可能都先鋪好路

等他成年了自己再去選擇

免得將來怨父母當時為什麼不教他或沒幫他準備不是嗎.....埃









我只想說學任何事都需要天份加努力的。
為何?前陣子某節目介紹海軍新兵訓練,有人天生手腳不協調,加上害怕水,怎麼學也學不會游泳。
鋼琴也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學會兩手併用,我就是不行,只能單手彈。
包括吉他也是,完全不行。
學語言很好,能學會最好。可是台灣有多少人一輩子都學不會英語,至少每個人都曾學六年啊?
小孩有興趣想學才藝,多半都是受同儕壓力,很多時候興頭一過就沒了。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