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的發文中,我提到IP4S銷售應該不會比之前的IP好,
IPhone4s
果然這兩天就出現了新聞,引用版上朋友所發的
雙i銷售不妙 蘋果股價臉綠
雖然也有新聞出現各地出現排隊人潮,但是這一開始的APPLE控風潮能不能夠持續下去,帶動整個穩定的銷售量,是個疑問。
不管APPLE砍訂單的理由是什麼,但我想最主要的還是擔心消費緊縮帶來的業績下降,所以要先步步為營。
如果說是投資美股的話,在之前的時間點上,就知道該如何操作APPLE這檔個股。
當然了,所謂全球經濟風暴應該會影響到的不只APPLE一家,應該其他公司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
但是,在之前的APPLE漲幅是因為當初情勢沒有那麼糟,投資人預估看到的營業業績可以成長,所以願意撐高他的股價。而其他公司沒有當初的漲幅,所以這一波可能還是維持在基本價值左右。
但這種投資轉折點,還是需要再長一點時間觀察。
很多時候,投資需要連結很多資訊,加上很多聯想跟分析,才能夠抓到別人抓不住的點,比別人先走一步。
狂人楚說選舉行情正式起跑 大家怎麼看呢?
這一篇裡的某狂人信徒們,從一開始的堅信不移,到下跌時的懷疑,又漲上來時的自我安慰。直到今日,我想,應該終於破滅了。
我一直在講沒有選舉行情,並不是指看空或看多。而是事實上這所謂『選舉行情』全都是那些炒作集團,股市名嘴喊出來的『夢』。有那個政府單位,官員開口說過呢?全沒有,喊的最多的是誰呢?全都是在電視上,雜誌上的那些人。
那麼這些人在幹嘛呢?不就是騙散戶進場,然後把手中還套牢的清一清,要不然就是隨口喊喊,喊對了算我好運,就可以自誇為股神。喊錯了,十八『天』後又是好漢一條。
這麼不用本錢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讓我們從人、事、時這三方面來看這個天大謊言的真相
從人的方面來看,用『卡頭夫』想也知道,為了選舉,拉抬一下是可以的,要拉個一、兩千點單單靠那幾千億的本錢,一下子就消耗掉,人家『衝』哥有那麼笨嗎?真那麼笨就不可能混到今天的地位了。
從事的方面來看,『選舉行情』真正意涵是為了選舉可以當選,所以執政者應該不惜一切把指數拉到一萬點,然後大家高興。先不就社會公義角度來論,畢竟股民不代表所有人民。就事實上來講,這個時候要拉到一萬點,我看大概一半的上市公司都要變成國營的了。況且政府的那些錢要花多少?聰明點的人會想到,網友能夠嘴炮,難道政府不能夠嘴炮說些好聽的利多消息出來?問題是現在有什麼利多可以放?不就只有開支票,什麼黃金十年類似的東東,問題是誰要相信十年後的事情?這種嘴炮是政治人物的專長,大家就不用計較。那麼或許有人說,可以來個真正的利多,我只能說,在這個時候,如果你可以想的到什麼利多是不用本錢,又不會被罵,然後還真的能夠讓三大法人,散戶全部都相信,一股腦的衝進場搶股票,那今天也不會在網路上混了,老早就比某狂人更狂,開法拉利載名模去逛貴婦百貨了。
從時的方面,現在是什麼時機,相信如果還不清楚的人,趕快退出這個人吃人的市場。歐美日中所有世界上的強權國家,那一個不是抱著頭在燒?那輪的到你一個小小的台灣可以強出頭,一枝獨秀?就算是好了,人家全世界幾千億、幾兆的熱錢,對不起,這裡的單位是美金,不是台幣。看到你這個出頭鳥,不一棒來把你很很撈一筆,敲下去,那可真的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很簡單的東西,很容易思考的問題,卻偏偏在很多媒體有計畫的洗腦下,讓很多人傻傻的賠了一屁股的錢。這些錢如果可以得到教訓,那還好,如果還執迷不悟,還在別人身上找明牌,就算是金山銀山,也會被敗掉的。
所以,一句老話,投資這檔事,就是X+Y=Z
美國消費者荷包不充裕,仔細研究促銷廣告找便宜貨。
根據美國零售商協會預測,今年拉開節日購物季的「黑色星期五」可望吸引1.52億人在這個周末打開荷包搶便宜。但美國消費者聯盟的調查卻顯示,經濟危機烏雲籠罩,多數消費者感覺財務狀況比去年糟糕,41%的受訪者表示將減少節日開銷。
看來之前講的消費緊縮現象越來越嚴重,如果連一年一度的大採購節都消退的話,這表示日常開銷也是如此。
這個現象所帶來的是百業蕭條,不管任何物品都會有滯銷可能。但尤其是高價電子產品,價位在500USD以上的消費性電子產品都會受到影響。
明年應該就會有手機大廠會推出500USD以下的智慧型手機產品了。
同樣的,NB與PC銷售會下滑很多,多到什麼程度?不曉得,但是應該會讓台灣的電子大廠很難過。
全世界幾大市場,歐美日,都遇到了相同問題,大家不敢消費,那麼廠商所生產的東西要賣誰呢?
同樣的今天也有消息說可能又要有QE3,但我覺得在明年的Q1左右才有可能,剩下的一個多月還沒有可能那麼快推出。就算推出,會有一些附帶的措施。
其實,要解決掉目前情勢,很簡單,就是小心翼翼,讓時間去消化掉該有的衰退,讓之前過熱與硬撐住的經濟成長和那麼多的熱錢回到該有的軌跡上。
可惜,每個國家都一樣,當權者沒有辦法,總是想在短時間解決,或是說在短時間要搞出沒有衰退的假象,但這樣一來,已經到盡頭的氣球會一下子爆裂,而不是慢慢消氣。
我想,沒有人不怕爆裂的氣球。
------------------------------------
今天所提出的這段消息,我想很多人都不會注意,就算看到也是一眼就瞄過去,點都不會點進去
大家應該都在注意一些這兩天大跌的消息,什麼外資賣多少,禁止借券放空,然後趕快找為什麼借券可以放空之類的新聞。
這些其實都已經是過去式的東西,對於眼下的投資一點用都沒有,我們只要知道,後面要怎麼走,經濟會怎麼表現?
要怎麼知道,就要看有那些消息是會影響未來幾個月的走勢。
12月還沒到,但現在就已經沒有人想花錢買聖誕禮物,這表示
一個是美國零售商場業績會大幅衰退
然後接下來客戶下訂單數量會大減
最後面,也最恐怖的就是
生產這些東西的廠商會閒閒沒事幹,然後又要一波的關廠或倒閉。
而這些消息會在明年Q1出現,因為新聞都是在事實已經過去了才會出現。
而大部分的人都是在看了新聞之後才知道原來過去幾個月是這樣的情況。
這一段時間的跌幅,其實是在反應過去幾個月來的消息,從一開始張忠謀說了春燕,到無薪假的沸沸揚揚,都已經在警示我們。
然而一大堆人還在期盼XX行情,那不是笑話嗎?人家手上有沒有訂單那是好幾個月前都已經知道的,都已經很明白的告訴大家了,就像我之前也提過電上的名嘴在批評張忠謀都說不準行情,讓我覺得這些人真的是作孽。
中國為什麼從去年就開始調高工資?接著緊縮銀根?打房跟著壓制通澎?
我不得不佩服他們那些高官,先用強制手段讓有錢人把手中的錢拿出來發給底下的打工族,讓大部分人的收入增加,然後縮緊銀根讓那些靠著熱錢轉來轉去的假象先破滅,跟著打房讓鎖死在房地產的那一大堆錢變成活錢到市場流通,一方面抵銷銀根緊縮的衝擊,一方面讓房地產回復正常。
我希望他們可以度過這一波,那麼至少台灣有些公司還可以找到生存之道。
Genin168 wrote:
這篇很早就被我收藏起...(恕刪)
多謝大家鼓勵,其實我有好久都沒有操盤,反倒是忙著自己公司的事情比較多。理由就像我前面說過的,當我沒空可以盯著大盤時,寧願不做。這是我自從上次電腦有問題造成盤中LAG後,整個影響我心態跟操盤績效後所得到的覺悟。
不過從客戶口中與新聞報導裡面,我得到很多訊息,然而看到很多人最近一直喊著選舉行情,我總是想提出一些看法,讓大家參考一下,當然不是一定準,但至少看看能不能夠一些朋友提醒,千萬不要太樂觀。
其實,很多人之前講要我坦白交代我是如何操盤,這一段時間我打的內容,大家仔細看一下就知道了。我不是指標技術派,我一直提到是川銀藏跟安德烈科斯托蘭尼的故事,大家去看過他們的自傳或書籍,就可以知道,其實他們也都是靠著訊息分析來判斷局勢,然後操作。
我從以前一開始就一直強調要有分析判斷的能力,尤其是很多看不起眼的消息。
而要有分析判斷能力,是需要有很多方面的知識,或是說經驗才能夠做的好。
我很幸運的是,我很年輕就開公司,就靠自己的技術設計產品,做出口生意。也跑過一些地方。因此,我有很熟的國外客戶,我們往往會在電話閒聊,我會知道一些產業上的消息。當然了,做出口,對於匯率是很敏感的,波動大的時候,換匯點很重要,因此這十多年來,我很早之前就養成習慣,會注意國際上的情勢,這對我很有幫助。
過去我沒有將這些跟股市連接起來,但是後來我發現,當我把這些連接起來後,可以得到很多預測股市的幫助。
這也是我說前面那兩位大師的自傳,我會記得那麼熟的原因。那是因為後來在讀的時候,發現到很多概念是一致的。
原本我就打算寫文寫到1500樓之後,就此罷筆,也算是對這篇討論文的一個交代,畢竟,在這裡遇到很多好朋友,也從各位身上學得更多東西,很謝謝大家。
我的操盤方式,或許跟很多人不一樣,而且可能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的。坦白講,要我交代怎麼做,還真不知如何教。因為很多東西是已經內化成直覺。
前幾天,以前的理專,跳槽到本土某家投信當經理。來拜訪我。
我們聊起當初他還在任時,我在2007年底左右把所有海外基金全部出脫,整個逃過後來的崩盤。他問我當初的為何會做這樣的判斷,我說,很簡單,美國客戶那段時間一直告訴我,他女兒要在LA念大學,想買間房子給他女兒住,卻發現到不到一年時間,一間Apartment就漲了快一倍。而他們自己在NY的房子附近也漲了一半以上。
當2007年下半年開始,就已經有一些兩房的壞消息出現,可是大家都還只注意股市要上萬點。
我一想,那是不正常的,也幸好我決斷力夠,一次就把所有基金贖回,就單靠這贖回動作,獲利不少,尤其那時候的印度基金,漲的真不像話,我忘記有多少了,但至少有30%以上,不到半年時間。
我前面也說過,因為我資金都在同一家銀行,所以那時候要拉回資金時,他們很在意,因為很少有客戶在同一家放那麼多資金。因此他的上司也透過他一直問我原因,只是我說了很多次我自己的判斷,他們都說不會有問題的。
但,後來就真的出問題了!
那次我就學到,投資,真的只能夠靠自己,不要亂聽別人的判斷。尤其是那些靠『別人的投資』來賺錢的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