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量被動型基金的特質(有誤請指正),與主動型基金不同的是,被動型基金比較是買進、持有的角色,被動型基金追求的是長期穩定的獲利,會比較受到退休基金等的青睞,因此我比較傾向假設被動型基金會持有並且領股息.各被動型基金或已計算好未來的殖利率,姑且不論msci實施後,被動型基金是否已買好買滿,就當前成本來看,此前殖利率與先前60相較是高的,我的算法如下:2017 EPS 2.85, 2018 配息 1.425 (以配息5成計算),10/20 股價60.1, 殖利率2.37%11/30 股價47.4, 殖利率3%2018 EPS 7, 2019 配息 3.5 (以配息5成計算),10/20 股價60.1, 殖利率5.8%11/30 股價47.4, 殖利率7.38%ARC527大提到外資會不會跑,我覺得會跑的理由很多,誠如ARC527大說配得不夠是其中之一.我只是在想,經過時間的推移,技術的進展,擴展的時程,產業的變化種種,到了2018季中有沒有可能 “配得不夠” 會變成外資留下來的原因??大戶籌碼連續數週在減少中,但外資持有已增至新高的41.02%.減資之前持有2000張以上的大(散)戶當初持有成本也許是4-7元,換算減資後是8-14元,現早已收穫滿滿,即便股價從10/20 60.1元跌至今依然獲利頗豐.另外千張以上大戶持有占比連六週下滑,應該可以證實是在實現獲利,落袋為安.而外資反是從38.8%上升至41.02%,現在比較在意的是外資動向.另外也在想.. 借券賣已達新高91213張,怪的,不敢不願也不想要想太多..anyway.. 這一役真的很有趣,學習到很多,謝謝各位大大,也謝了ARC527大.以上資訊若有誤植,或有邏輯缺陷之處,請不吝告知,謝謝各位.ARC527 wrote:配息不漂亮、外資會...(恕刪)
addfdsf wrote:雖然手上股票都出清,...(恕刪) 請再看清楚一點,指數成分股如在下次季度審核前之期間被刪除,將以本次候補名單遞補,候補名單自即日起生效也就是2017/12/18生效還不干旺宏的事,除非下次季度審核前有成分股被刪除,才有機會成為成分股,暫時沒影響基本上是一季審核一次,而季度審核前被刪除的情況很少見,例如下市、被併購等,能列入台灣50成分股通常沒這麼容易被併購或下市,您看矽品被併購的事都能拖這麼久
董事長的最後一戰,明年一定配息,也有員工分紅,留個讓人懷念影子!另外第四季營收大於第三季,第三季不如預期,可能是因為先提列明年的分紅。大家有現股要沉住氣!短期波動難免,這段時間就當作是韜光養晦!以上推測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覺得下週是關鍵中的關鍵...11月業績出爐小弟是站在多方的,原因如下:1.11月來外資狂掃1百多萬張認購權證,45~47價位也買了不少張,如果股價下跌是雙輸2.拉長紅後隔天下跌試探底部壓力有守住3.借劵數量來到最高;資劵比雖然上週五有下降,但也還有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