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和韓國大部分產能都已折舊完畢,折舊佔營收只有 9%(群創).10.8%(友達),LGD好像是10%.
大陸面板業要學台灣高鐵,把原本26.5年的攤銷年限,特許延長到35年以上,把每年折舊費用大幅降低後,和台廠才能對抗.

報價下跌,當台廠獲利受寒打噴嚏時,大陸業者財務可能已經送進加護病房,有的直接拔管轉送安寧病房了.

笨的人 wrote:
蘋果和SONY一旦開始大量採用OLED面板,到時候消費者的觀念一但形成只有採用OLED面板才能算是高階電視,那友達的高階LCD面板還能夠享有現在的高毛利嗎?
LGD E3與E4-1至2017年第2季末的合計月產能為3.4萬片,LGD計劃提升8.5代E4-2產線月產能至2.6萬片,訂立2017年底8.5代OLED產線整體月產能目標為6萬片(以玻璃基板投片量為基準),而2020年其10.5代OLED產線則可望具備月投3萬片產能。
,5兆韓元將用於擴充南韓8.5代(2250mm×2500mm)及新設10.5代(2940mm×3370mm) OLED產線,1.8兆韓元將用於與大陸相關機構合資在廣州設立8.5代OLED產線
今年銷售約150~180萬片面板,
2018年約250~300萬片面板,
2019年約400萬片,LGD期望,2019年其OLED TV面板事業,能正式轉虧為盈。
2020年約600萬片? (IHS 8月中,預測OLED電視出貨量2021年升至660萬台)
到2023年的年出貨量將超過1,000萬片。
全球目前有2.2億台LCD TV銷售,屬於高階的可能有2千多萬台吧.
以LGD的產能規劃,根本吃不下LCD TV所有高階市場,友達就算沒有高階市場,也還有中階市場.
市場上所謂高階電視一台賣$10萬,中階電視賣$5萬...這都是彩電廠在賺的爆利. 對面板廠而言,高階和中階面板價差可能只有幾百~1千多塊台幣.
LGD OLED TV目前是為了面子也為了將來,賠錢在搶占市場,內部預估要等到2019年後,產能稍具經濟規模後,才能獲利. 高階市場有限,LGD已經連陪好幾年,拖累集團獲利,一個和尚已經沒水喝了,二個和尚會脫水而死. 友達如果此刻砸幾千億去投資OLED TV和LGD 硬碰硬,可能會虧的很慘.
OLED TV如果獲利前景這麼美好的話,LGD的G10.5廠2020年不該只花1千多億台幣,只投3萬片,應該設法籌3千億直接投12萬片.
LGD這一年來的股價表現,也是和友達一個樣的慘.沒有因宣布4500億台幣在OLED大小尺寸面板的投資計畫而大漲特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