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效應 大行庫加碼美債
2018-09-05 00:40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林子桓/台北報導
美國9月底可望持續升息,以及美中貿易戰延燒,大型行庫擬定後續投資因應策略,一方面準備繼續加碼美元債券,提高投資收益;另方面則是持續伺機處分人民幣寶島債庫存部位,賺取資本利得,且暫不新增部位。
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9月下旬將可望繼續升息1碼,使得聯邦資金利率區間突破2%,而相對中國大陸則因為美中貿易戰影響不排除繼續降息,且市場景氣受貿易戰影響與內部整頓持續等變數都需要留意,因此大型行庫傾向優先處分庫存寶島債實現資本利得,不必續抱至到期,並暫時不考慮再進場建立新部位;美元債券則是繼續伺機加碼,擴建部位,但各行庫策略不一,部分銀行以5年期以下美公債為主力,但部分行庫則是反而選擇10年期長天期債加碼。
彰銀副總經理凃鴻堯指出,彰銀目前台、外幣債券合計約1,000億元水位,占淨值約六成,後續還有很大加碼空間,因此彰銀會繼續擴大債券尤其美元債部位,同時配合政府部門、公庫放款持續縮減,將資金挪移轉進美元債等收益率更高的地方。
凃鴻堯指出,目前彰銀的政府公部門放款大約在七、八百億元,明年第1季可能降到約五、六百億元,投資操作後續加碼銀彈充足,至於寶島債,去年處分不少挹注獲利,今年剩餘庫存也會繼續處分。
美元存量最大的兆豐銀,外幣債券部位今年來持續加碼美債下,已達約4,000億元水位,並考慮拉長投資美公債天期至10年債,以賺取穩定利息收益。
華銀、一銀、台企銀今年來也都持續加碼美元債,包括優質企業債、金融債,以及公債,台企銀甚至改以10年期公債為投資操作的主力,策略上與其他公股行庫投資短天期、持有至到期賺利息作法不同,而是採取短線操作賺取資本利得,寶島債庫存已不多,也是採取獲利了結作法,擴增美債投資也使得台企銀整體台外幣債券部位近幾個月來約增加了兩、三百億元,操作獲利並挹注台企銀盈餘創新高。
投資策略...看兩大指標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大型行庫加碼美元債券力度調整,將以觀察長、短天期公債殖利率利差空間消長,以及聯邦資金利率觸及3%以上甚至停止本次升息循環兩指標,作為投資操作參考。
銀行財務主管指出,美10年期公債殖利率與2年期債的差距區間變化,也就是長率與短率的利差,是加碼長天期公債與否的主要參考指標,同時也是觀察股市資金變化與行情多空的關鍵,由於美國持續升息,短率上揚,但是長率卻未必同步,導致兩者間利差收窄,如此則表示若長期持有至到期,則投資長天期債的風險相對偏高,就不會考慮布局。
另外,現階段美升息至聯邦資金利率區間達2%,銀行高層主管表示,若是升息腳步繼續,年底、明年再持續升息三到四次,每次升1碼,則利率區間就會觸及3%,也是加碼訊號之一。此外,如Fed出現停止升息跡象,目前市場觀察明年有可能結束本波升息循環,則表示升息到頂,對銀行來說自然是此時不投資待何時。
內文搜尋

X